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考查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民族认同、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的状况,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为高校开展少数民族预科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民族预科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生430名,使用少数民族认同问卷中的本民族认同分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ASLSS)进行施测。结果:ASLSS得分与本民族认同分问卷得分、SSRS得分均呈正相关(r=0.47、0.48,P<0.01)。以民族认同得分作为自变量,社会支持得分和生活满意度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民族认同感分别能够解释社会支持14%和生活满意度22%的变异量;以社会支持得分作为自变量,生活满意度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支持能解释生活满意度23%的变异量。社会支持得分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社会支持得分在民族认同得分和生活满意度得分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8.12%。结论:民族认同和社会支持与少数民族预科生生活满意度存在相关,增强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民族认同和社会支持感可有助于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本科毕业生人格特质在就业压力与择业取向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择业取向量表,大学生就业压力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对314名本科毕业生进行集体施测。结果:男生在择业目的、职业定位和薪酬期望上得分高于女生,而在择业标准上低于女生(P0.05);在择业标准、职业定位和薪酬期望得分上理文艺术,而在地域选择上,理科生得分要低于文科生和艺术生(P0.05)。就业压力与择业目的呈显著正相关(r=0.248,P0.01),与择业标准和薪酬期望呈显著负相关(r=-0.175,-0.143;P0.01)。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外向性在就业压力与薪酬期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6.5%;情绪稳定性和尽责性在就业压力与择业目的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6.9%和15.8%。结论: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人格特质影响其择业取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攻击的发生状况。方法:利用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数据库,对23753名中国4-9年级学生的身体攻击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对不同身体攻击类别在不同性别和年级内的分布进行差异检验。结果:①4-9年级学生的身体攻击分为三个潜在类别:高发组、边缘组和低发组,比例分别为:5.2%、36.7%、58.1%;②男生高发组、边缘组的比例(4.5%、44.6%)显著高于女生(1.9%、22.8%);③4-9年级学生高发组的比例在6.8%~1.4%,呈现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边缘组的比例在30.2%~37.0%。结论:身体攻击可以分为三类,每个类别在不同性别和年级内部的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