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复方玄驹胶囊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分类标准,诊断为Ⅲ型前列腺炎的患者24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研究。治疗组121例,应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每天3次,每次3粒;辅以盐酸坦索罗辛缓释片,0.2 mg,每天1次。对照组121例,按常规方法治疗,以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主,辅以盐酸坦索罗辛缓释片,以及解痉镇痛和镇静催眠剂。分别治疗6周。疗效观察采用NIH-CPSI评分,及相关合并症治疗改善程度情况。结果:242例全部进入评估。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人数为94例,占77.69%(94/121),合并症治疗总有效人数78例,占71.56%(78/109)。对照组总有效人数57例,占47.10%(57/121)。合并症治疗总有效人数34例,占31.78%(34/107),NIH-CPSI评分及相关合并症治疗对比,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P<0.05)。结论:复方玄驹胶囊对Ⅲ型前列腺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4.
改良阴囊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阴囊小切口术式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将手术切口改进移位于阴囊小切口的改良术式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60例.其中左侧23例,右侧37例.结果:60例全部手术成功,切口一期愈合.术后1例阴囊出现小血肿,5例阴囊轻度水肿,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11 a,阴囊切口外观满意,无1例发生腹股沟疝,未见它他远期并发症.结论:改良阴囊小切口术式不破坏腹股沟管的解剖和生理功能,不遗留腹股沟疝形成的隐患;手术切口隐蔽,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990年 7月至 2 0 0 0年 5月 ,利用小切口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下极囊肿 16例 ,发现比传统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具有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6例患者男性 9例 ,女性 7例 ;年龄 30~ 56岁 ,平均 4 4岁 ;病史 5个月~ 6年 ;单侧 15例 ,双侧 1例 ;囊肿位于肾下极 ,直径 5~ 9cm ;IVP检查肾盂肾盏受压变形者 4例 ,腰部胀痛者 8例 ,伴高血压者 2例 ,腹部包块 1例 ,无症状者 7例 ;术前尿常规检查及肾功能测定正常 ,经B超及CT对照检查确诊 ;手术时间2 5min~ 4 5min ,平均 30min ;术后住院日 3~ 6d ,平均4d ;… 相似文献
6.
小前列腺增生致膀胱出口梗阻经尿道手术的改良(附3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4月~2000年7月,我院采用经尿道电切加膀胱颈内切开术治疗小前列腺增生致膀胱出口梗阻病人,疗效更加理想,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9例,年龄53~78岁;平均65岁;病程2个月~180月,平均50个月;病人术前都有排尿困难,无糖尿病性不稳定膀胱及脑血管意外病史,行尿动力学检查除外膀胱功能障碍;术前采用经腹B超测量前列腺体积,依π6×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长度单位为cm[1],计算前列腺重量10~49g,平均256g,切除后称重2~15g,平均75g。术后随访时间5~23个月,平均16个月;彻底切除前列腺组织至外科包膜,在膀胱颈5、7点处充分切开至… 相似文献
7.
隐睾扭转发病急、易误诊,常导致睾丸梗塞、坏死或不可逆萎缩,早期诊断与手术复位是关键。我院近20年遇到16例,占同期睾丸扭转手术的889%(16/18),治愈6例,占375%(6/16),余因误诊或就诊过晚致睾丸坏死而切除,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筛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心肌梗死(PMI)的危险因素,建立PMI发生风险的危险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801例择期PCI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及PCI操作资料,并就此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分为PMI组(n=113)和无PMI组(n=688)。同时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M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危险模型。结果:PMI发生率为14.1%(113/801),经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MI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1.040,95%CI:1.015~1.065,P=0.001),多支病变(OR=1.740,95%CI:1.028~2.945,P=0.039),支架数目(OR=1.787,95%CI:1.404~2.275,P=0.000),旋磨(OR=4.046,95%CI:1.336~12.252,P=0.013),并建立了危险模型。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6(95%CI:0.657~0.754)。结论:年龄、多支病变、支架数目及旋磨均为P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建立的危险模型能够较好地指导临床工作者评估PMI风险。 相似文献
10.
252Cf中子腔内后装加体外照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锎(252Cf)中子腔内后装加体外照射与单纯体外照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副反应及晚期并发症.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均分成252Cf中子腔内后装加体外照射(腔内组)与单纯体外照射(外照组)组.外照组采用医科达医用直线加速器三维适形或常规体外照射,总剂量DT70Gy分35次7.0周完成.腔内组外照射方式、方法同外照组,但总剂量DT60 Gy分30次6.5周完成另加腔内照射.腔内照射方法是经口置特制带水囊的食管施源器于食管病变部位,以距离源10 mm处为剂量计算参考点,病变上下两端外放1~2 cm;4 Gy/次,1次/周,共3~4次.先中子治疗,第2天开始外照射,腔内与外照射同步,腔内治疗之日不进行外照射.结果 治疗后进食阻挡改善者腔内组明显早于外照组,腔内组中6例进水困难者经1次食管球囊扩张、252Cf中子腔内治疗加外照射5~6 d即可进流食,2周后进软食.结束后3个月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和无改变率腔内组分别为33%、67%和0%,外照组分别为19%、76%和5%,两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5%(χ2=4.32,P<0.05).腔内组和外照组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4%和70%(χ2=4.57,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81%和61%(χ2=4.17,P<0.05);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61%、51%;(χ2=1.75,P>0.05)和晚期食管狭窄发生率5%、7%;(χ2=0.35,P>0.05)相似.结论 食管癌采用252Cf中子腔内后装加体外照射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体外照射,且未明显增加放疗副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