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1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儿科自1994年至1997年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44例,其中并发胆红素脑病12例,占2.7%。现将此12例胆红素脑病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治疗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新生儿分为两组,非感染组45例,感染组63例;分别对两组新生患儿治疗前血清的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定量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原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所表现出的特异性高于超敏C-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使用在诊断中的特异性高于其中任何一种单独检测。结论降钙素原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能够更早期、更灵敏、更准确地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红素、血红蛋白、肝酶、心肌酶在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早期诊断中的意义,为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9例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患儿为观察组,40例感染性黄疸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血红蛋白、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肝酶及心肌酶,记录黄疸出现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两组胆红素、血红蛋白、黄疸出现时间、治疗后黄疸消退时间、乳酸脱氢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碱性磷酸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浓度稍高于对照组,而谷酰转肽酶、总胆汁酸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性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增高,乳酸脱氢酶增高,黄疸时间出现早,血红蛋白下降明显,黄疸消退时间长,监测上述指标有助于溶血性黄疸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粤北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诊治的70例重症黄疸足月患儿为研究对象,诊断为胆红素脑病的28例患儿为观察组(胆红素脑病组),排除胆红素脑病者42例为对照组(非胆红素脑病组),比较两组患儿血清NSE的水平及NSE与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儿NSE均有增高,经两组比较,观察组NSE水平(74.31±62.05)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40±23.50)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76,P=0.033 <0.05),观察组NSE与胆红素无明显相关(r=0.282,P=0.146>0.05).结论 NSE可做为胆红素脑病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可导致多脏器损害 ,心脏是较常受累的器官 ,现将我科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11月收治的 75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 男 5 4例 ,女 2 1例 ,年龄 10min~ 6d ,早产 16例 ,足月 5 3例 ,过期产 6例 ;轻度窒息 4 5例 ,重度窒息30例 ,宫内窘迫 16例 ,羊水Ⅱ~Ⅲ混浊 38例。2 分娩方式 : 顺产 2 8例 ,臀位牵引产 5例 ,产钳 2例 ,胎头吸引产 2例 ,枕横位 1例 ,剖腹产 37例。3 临床表现 : 本组均有不同程度面色苍白 ,其中发绀4 4例 ,气促 4 2例 ,反应差 4 5例 ,哭声低 10例 ,不哭 8例 ,心音低钝 2 6… 相似文献
6.
7.
呼吸衰竭是呼吸中枢或 /及呼吸器官原发或继发的病变 ,引起通气及 /或换气功能障碍 ,使呼吸系统输入O2 及排出CO2 的功能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的外呼吸功能障碍[1] ,是新生儿期多种危重疾病的共同临床表现和死亡的重要原因[2 ] 。我科于 90年代初开始应用国产CPAP氧疗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 ,现就资料较完整的 2 4例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1990年 11月至 1997年 4月应用国产CPAP氧疗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 2 4例 ,男 17例 ,女 7例。年龄 2 4小时 16例 , 7天 5例 ,>7天 3例。胎龄 37周 5例 , 42周 17例 , 42周 2例。…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患儿男,14d。因"气促、发绀、腹胀13d"于2008-09-06入粤北医院儿科新生儿区。患儿系第2孕第2胎,于2008-08-23在江西省某县人民医院足月顺产娩出,出生体重3100g,有脐带绕颈1周,无窒息抢救史,生后喂奶后即发现患儿出现呛咳,伴有气促,颜面发绀,偶有口吐泡沫,中间有呕吐,均为奶液,腹胀明显,4d后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提示胸部有大量积液,10d后再次复查胸部CT仍 相似文献
9.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名咳型哮喘、隐匿性哮喘或过敏性咳嗽,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容易误诊。1995年8月~1997年8月我们遇到被误诊的21例,分析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1例中,男13例,女8例。就诊时反复或持续咳嗽时间1个月~2年。曾在外院或我院门诊按支气管炎、肺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而经久不愈。1.2临床特点咳嗽以干咳为主。夜间频咳发作12例,早晨剧咳9例。运动或吸入冷空气后咳嗽加重7例。呈刺激性咳嗽5例,有痰3例。发作无明显季节性,冬春发作多见。家族中有过敏史考5例。本人有过敏史9… 相似文献
10.
区域卫生规划工作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我国在1995年进行“两江”医改试点时。首次公开提出要实施区域卫生规划,1999年下发了《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区域卫生规划目标和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