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结直肠癌缺失(deleted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DCC)基因是于1990年确定并命名的重要的肿瘤抑癌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8q21.3.DCC蛋白具有跨膜分子特征,其胞外部分氨基酸排序与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相似.细胞黏附分子介导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的相互作用,促进细胞与细胞间的黏附,是维持细胞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有研究表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DCC基因的表达缺失率为20%,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DCC基因的表达缺失率为5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在临床分期晚、组织分化差、盆腹腔有转移的卵巢恶性肿瘤中DCC基因表达缺失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于海微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9):2092-2094
目的:对孕晚期妇女进行以家庭为核心的综合干预,分析孕晚期妇女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行产前检查的孕晚期妇女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孕晚期妇女常规睡眠障碍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核心的综合干预,通过对比2组孕妇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健康生活方式评分、生命质量评分、满意度等数据,作为干预措施作用和效果评判标准。结果:通过以家庭为核心的综合干预,孕晚期妇女SAS、SDS评分明显降低至健康心理水平,睡眠质量也恢复到良好睡眠质量标准内,并且养成了适度锻炼、注意饮食健康和营养、生活作息规律的良好生活习惯,干预措施结束后,观察组孕妇较对照组而言,对实施的干预措施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以家庭为核心的综合干预不仅可以减轻孕晚期妇女负面情绪,缓解孕妇睡眠障碍,还有助于提高孕晚期妇女生命质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起到降低胎儿宫内缺氧、畸形发育、生长发...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DCC基因对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细胞在体外、体内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有DCC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DCC导入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中,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DCC基因表达情况。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经梯度浓度紫杉醇处理后的细胞存活率。体内观察DCC基因转染后裸鼠移植瘤对紫杉醇化疗的反应。结果 DCC基因可在HO-8910细胞中稳定表达。转染DCC基因后的HO-8910细胞经梯度浓度紫杉醇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HO-8910-DCC裸鼠移植瘤化疗组重量抑瘤率和体积抑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沦DCC基因可增强HO-8910细胞在体外和体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了解社区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状况,探讨影响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对社区234例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社区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感总量表均分为6.68±2.30,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文化程度与家庭人均月收入(均P〈0.05)。结论:社区慢性病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水平较高,社区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需更加关注低自我效能患者,提高他们对自身和疾病的控制主导力。 相似文献
7.
于海微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4,(1):86-86
目的:消除沟通障碍,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岁前,2~5岁以及5岁以上患儿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给予相适应的沟通方法和技巧,沟通技巧按输液前,输液中和输液后进行阐述。结果:了解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沟通,有效的沟通使护患纠纷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沟通技巧是每位护理人员需具备的能力,在护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欣普贝生应用在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孕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液泵滴注小剂量催产素方法,试验组采用放置1枚欣普贝生在阴道后穹隆方法。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宫颈成熟度评分、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产程及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的宫颈成熟度评分、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欣普贝生应用在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中具有着安全有效的特点,对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缺失基因——DCC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其失活和表达异常与大肠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关系密切。DCC基因在妇科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已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