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T静脉肾盂造影的操作方法以及做为X线静脉肾盂造影补充手段的可行性。方法 50例常规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在完成造影检查后进行CT扫描。CT扫描方法及参数如下:层厚,常规7mm,无间隔,120Kv,自动mA(normal);靶区重建扫描:层厚1mm,高质量(HQ)无间隔扫描;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方法。结果 50例患者,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0岁。常规剂量造影剂静脉肾盂造影,44例肾盂、输尿管、膀胱正常显影;6例不显影。50例患者常规静脉肾盂造影后行CT扫描,50例患者肾盂、输尿管、膀胱均显影清晰;靶区重建效果良好。结论 CT静脉肾盂造影密度分辨率明显高于常规静脉肾盂造影,对于尿路梗阻或肾功能低下而导致常规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的患者不需要再做延时造影或双倍剂量造影来解决,直接做CT扫描即可完成CT静脉肾盂造影,完成临床检查目的。避免了肾功能低下的患者因增加造影剂剂量所增加的危险性;对于可疑病变区(怀疑输尿管狭窄、梗阻)进行靶区重建扫描,重建图像立体效果较好。故CT静脉肾盂造影可做为常规X线静脉肾盂造影的补充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CT检查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证实的40例膀胱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发的26例,多发的14例,为膀胱壁增厚,但CT不能区别肿瘤是限于粘膜抑或已侵入粘膜下层。较大而表浅的肿瘤,由于重量的牵拉可使膀胱轮廓变形。晚期可见肿瘤充满整个膀胱。结论 CT检查对膀胱癌可发现肿瘤浸润的深度,以及局部转移病灶。确定膀胱壁浸润范同和检查肿大的盆腔淋巴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螺旋CT诊断成人髋臼发育不良(Acetabular Dysplasia,AD),找出最佳的测量方法,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成人髋臼进行螺旋CT扫描,并对CT 图像进行对照测量研究。结果CT 可显示髋臼顶唇、前后唇及髋臼的全貌,能对髋臼骨进行直接测量,从而反映髋臼整体及各部分的发育状况。并提出了AD在CT上的诊断原则和评估方法。认为对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程度评估时,应以综合测量AASA和PASA值为准,其角度越大,髋臼发育程度越差。结论CT测量诊断成人AD 优于X 线平片,能直接测量髋臼各唇的长度,了解髋臼各部分的发育状况,可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后常见并发症的特点及其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对83例阻塞性黄疸进行PTCD治疗的术后并发症.结果主要并发症为出血、胸膜损伤、胆道感染、胆漏、胰腺炎、导管堵塞、引流管脱出等.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止血、抗感染、腹腔引流、支架再置入等.结论 PTCD 是治疗阻塞性黄疸的主要方法,预防和处理其并发症应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文分析普通×线.CT、MRI影像学诊断方法 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特点及其鉴别诊断,以提高对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方法 Ⅱ例病例,分别行普通×线、CT、MRI影像检查及诊断.对这些病例进行影像分析,与病理对照.结果 11例X线表现均为囊状膨胀性洛骨性骨破坏;6例MRI出现液一液平面;2例CT病灶内出现骨性分隔;3例CT表现骨皮质中断,骨包壳不完整.结论 普通X线,CT、MRI对骨细胞瘤的诊断各具特征,对这三种检查方法 认识及三种影像表现相互补充,对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提供更具充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16例大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28个病灶行HIFU治疗,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主要脏器功能、影像学检查(CT或MRI等)、并发症和肿瘤转归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肝、肾功能正常,6个月随访发现6个病灶体积缩小超过80%、18个病灶体积缩小30%~50%,4个病灶体积变化不明显;16例患者中1例失访.15例随访6~24个月,其中5例患者因病灶转移播散于术后6月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13个月;1例患者皮肤出现条索状灼痕,经治疗1周后愈合.1例患者治疗区的胸腹部皮肤、皮下出现轻度水肿.结论 HIFU治疗结肠癌术后肝转移病灶是一种非侵入性、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提高对原发性骨肉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回顾3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肉瘤的X线、CT或MRI检查资料. 结果 30例中经X线检查19例,正确率为89.5%;CT检查16例,正确率为90%;MRI检查12例,正确率为100%.骨肉瘤基本影像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骨和软组织肿块.19例X线表现为成骨型11例,溶骨型6例,混合型2例;X线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瘤骨和Codman三角的检出率分别为61.2%、95.9%、71.4%、73.5%和27.7%;10例CT表现均可见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及瘤骨,CT对骨膜反应、筛孔征和Codman三角的检出率为90%、90%和11%;CT对显示细小肿瘤骨和筛孔征最敏感,但对Codman三角的显示不如X线平片;16例MRI表现为骨髓腔内正常的骨髓高信号被肿瘤信号所取代,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4例合并出血,8例中央坏死囊变,12例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强化及瘤周可见水肿区.结论 X线价廉物美,空间分辨力高,是骨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MRI作为X线的补充,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X线、CT和MRI三者结合,可提高骨肉瘤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旋转DSA血管成像对肝癌术中介入的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siemens AXIOM Artis系统通过旋转DSA血管成像引导介入治疗患者26例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120ml,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3.5ml/s.进行三维血管重建,观察肝癌肿瘤供血血管情况,指导介入的术中栓塞.结果 旋转DSA血管成像能够清晰显示复杂的肝癌供血动脉入口及走行,为导管的准确插入提供可靠的插入角度,该26例患者常规血管减影(11例)43%的患者介入术中出现血管遗漏情况.通过旋转DSA血管成像指导,能够准确的提供肿瘤的所有供血动脉并栓塞.结论 旋转DSA血管成像对肝癌术中介入的指导意义重大,可以预防普通血管减影对肿瘤供血血管的遗漏情况,指导医生对肿瘤供血血管进行全方位的栓塞治疗,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的CT诊断体会。方法对临床6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行CT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T检查显示管壁增厚的柱状扩张,或成串成簇的囊样改变。结论胸部CT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病情范围及严重程度的判断非常有用,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可达96%和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