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尔苏与珂立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与牛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7年1月~2009年7月收治的81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且进行机械通气的RDS患儿进行分析?81例RDS患儿分入两个组:固尔苏组(54例)和珂立苏组(27例)?分别气管插管给药,比较两组用药前后血气指标?机械通气参数?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结果:用药24 h后两组患儿氧合及机械通气参数较用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两组用药后的血气指数?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包括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气胸?肺出血和死亡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治疗后都有持续的平均气道压(mean airway pressure,MAP)和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改善,但起效速度有差别?固尔苏组在用药后的4 h内MAP和OI明显降低(P < 0.01),珂立苏在4~8 h内临床起效速度最快(P < 0.05)?结论:固尔苏与珂立苏在给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相当?固尔苏起效速度较珂立苏快,应根据不同的起效速度及时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和对照的方法观察神经外科术后分别采用曲马多和氯诺昔康进行术后镇痛的效果以及应用氯诺昔康对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39例,年龄18~65岁,ASA1~2级,无心肺肝肾疾患,无凝血功能障碍,无异常出血。随机分为2组:曲马多组(T组,n=20)、氯诺昔康组(L组,n=19)。入手术室后开放足背静脉点滴,依次静注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mg/kg、异丙酚2mg/kg麻醉诱导后气管内插管,IPPV控制呼吸。术中吸入异氟烷并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调节吸入药浓度,使血压控制在基础平均动脉压的-20%-+10%之间。手术缝皮结束或卸头架后,停止吸入异氟烷。术后采用病人自控镇痛(PCA),药物配方:曲马多500mg,稀释至100ml,背景剂量1ml,单次剂量2ml,锁定时间15min;氯诺昔康40mg,稀释至100ml,背景剂量1ml,单次剂量2ml,锁定时间15min。术后48h内定时观察VAS疼痛评分和镇痛药用量。测定术前及氯诺昔康镇痛结束后凝血象和血小板。结果(1)2组病人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输血量、补液量、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2h2组之间PCA总量和按压次数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24h和44~48h曲马多组PCA总量和按压次数均大于氯诺昔康组,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氯诺昔康组镇痛后门,FIB,TT和PLT较术前轻度增加,APTT则稍有减少,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术后应用曲马多和氯诺昔康进行术后镇痛均可有效抑制术后疼痛反应,但氯诺昔康在不同的时间点的用药量低于曲马多。术后应用氯诺昔康镇痛对于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出血早产儿生后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变化,及其早期诊断颅内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医疗中心,胎龄小于37周,均经头颅B超确诊颅内出血的早产儿44例,并根据Papile分级为Ⅰ、Ⅱ、Ⅲ、Ⅳ级。生后5d内采用脑功能监护仪CFM6000描记患儿振幅整合脑电图,根据aEEG轨迹背景类型将脑电图结果分为正常aEEG波形、轻度异常aEEG波形和重度异常aEEG波形。结果 44例颅内出血早产儿中,aEEG正常14例(31.8%),轻度异常17例(38.6%),重度异常13例(29.5%)。44例患儿中,Ⅰ级颅内出血11例(25.0%),Ⅱ级颅内出血22例(50.0%),Ⅲ级颅内出血8例(18.2%),Ⅳ级颅内出血3例(6.8%)。异常aEEG预测Ⅲ、Ⅳ级颅内出血的敏感性为42.4%,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36.7%。aEEG重度异常预测Ⅲ、Ⅳ级颅内出血的敏感性为87.9%,特异性为81.8%,阳性预测值为93.5%,阴性预测值为69.2%。结论对早产儿生后aEEG监测能早期预测颅内出血轻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正常胎儿肺发育调节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胎儿肺的宫内发育情况与新生儿呼吸系统的严重疾病密切相关,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除产后的对症、支持治疗外,对产前胎儿肺发育规律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围生医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调节正常胎儿肺发育的内分泌激素、细胞因子及其他调节因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背景大量研究报道了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形态学上的变化,但是,再灌注早期皮质超微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血脑屏障的变化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早期脑皮质神经元、胶质细胞和血脑屏障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麻醉科和电镜室.材料实验于2003-02/2004-02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对6只Wistar大鼠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缺血再灌注组(3只)和假手术对照组(3只).干预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组于缺血再灌注1
h、假手术组于手术后1 h取脑,利用电镜技术观察皮质超微结构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皮质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早期(1
h)皮质神经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固缩.胶质细胞肿胀,核内染色质溶解,核膜不清.血管周围足突轻度肿胀、与基膜分离.微管有部分溶解.结论再灌注损伤早期皮质神经元、胶质细胞、细胞骨架和血脑屏障即发生变化.提示降低脑水肿、保护血脑屏障等脑保护治疗应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术中皮质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功能区肿瘤62例,肿瘤位于中央沟或附近,术中监测MEP。按照麻醉维持用药,将病例分为3组:静脉麻醉药+阿片类镇痛药组(n=16),吸入麻醉药+阿片类镇痛药组(n=15),静脉麻醉药+吸入麻醉药+阿片类镇痛药组(n=31)。按照是否应用肌松剂,分为无肌松剂组(n=21)和肌松剂组(n=41)。结果不同麻醉维持用药组间MEP监测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肌松剂组和肌松剂组的MEP监测成功率分别为76.2%和41.5%,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MEP监测过程中,麻醉维持应选择静脉麻醉药,并且不使用肌松剂。 相似文献
7.
气管插管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常见的侵袭性操作,会使新生儿产生不适和疼痛,甚至出现严重的心血管系统反应、低氧血症和明显的颅内压升高等.国外报道选择性气管插管前用药能够减轻插管的副反应,减少插管次数,提高插管成功率[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导管室内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镇静下进行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5例ASA分级Ⅱ~Ⅲ级,接受脑血管造影的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两组:35例年龄大于60岁为老年组,50例年龄18-59岁为中青年组。于手术开始前静脉输注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老年组为0.5μg/kg、中青年组为1.0μg/kg,手术开始后以0.5μg/(kg·h)持续静脉输注。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后5、10、15、30、45min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两组给药后10、15、30、45minBIS和Ramsay镇静评分均较给药前明显降低[老年组:84±22、83±22、85±15、75±23比94±5,(2.0±0.4)、(2.3±0.6)、(2.8±0.7)、(3.0±0.7)分比(1.7±0.5)分;中青年组:91±8、89±11、86±12、81±13比96±2,(1.9±0.6)、(2.3±0.7)、(2.7±0.9)、(3.0±0.9)分比(1.6±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药后10、15、30、45min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较给药前明显降低[老年组:(152±23)、(144±23)、(140±21)、(135±21)mmHg(1mmHg=0.133kPa)比(165±25)mmHg,(87±11)、(83±11)、(78±8)、(75±8)mmHg比(89±13)mmHg,(106±14)、(100-I-13)、(99±12)、(95±12)mmHg比(113±16)mmHg;中青年组:(131±24)、(127±23)、(124±25)、(124±26)mmHg比(142±23)mmHg,(81±13)、(79±13)、(77±13)、(76±13)mmHg比(86±14)mmHg,(97±16)、(94±16)、(91±19)、(92±20)mmHg比(104±1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降低幅度在基础血压20%以内;两组给药后各时间点心率、呼吸频率、SpO2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脑血管造影时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无明显呼吸抑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10.
地塞米松与倍他米松对大鼠胎肺形态发育影响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产前小剂量应用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对大鼠胎肺形态发育的影响.方法 15只孕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1 d组、3 d组和倍他米松治疗1 d组及3 d组,每组3只.地塞米松及倍他米松3 d组分别于妊娠第16、17、18天连续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剂量为0.2 mg/(kg·d);地塞米松及倍他米松1 d组于妊娠第16、17天腹腔注射4 m1生理盐水,妊娠第18天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对照组大鼠于妊娠第16、17、18天连续注射4 ml生理盐水.光镜及电镜观察各组孕鼠的胎仔肺组织形态发育变化. 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倍他米松3 d、1 d组及地塞米松3 d组肺泡结构发育较为成熟.(2)倍他米松3 d组的肺泡间隔为(23.38±7.77)μm,地塞米松3 d组为(30.82±5.32)μm,倍他米松1 d组为(33.37±9.30)μm,均小于对照组[(71.15±48.72)μm](P<0.01);倍他米松1 d组的呼吸膜周径为(43.24±18.20)μm、肺泡表面积为(412.71±298.45)μm2,倍他米松3 d组分别为(61.22±23.58)μm和(780.23±428.34)μm2,地塞米松3 d组分别为(40.31±15.20)μm和(471.08±324.63)μm2,均大于对照组[分别为(32.06±11.40)μm和(285.70土175.77)μm2](P<0.01);倍他米松1 d组与地塞米松1 d组相比肺泡间隔薄,呼吸膜周径及肺泡表面积增大(P<0.01).倍他米松3 d组与地塞米松3 d组相比肺泡间隔薄(P<0.01),呼吸膜周径及肺泡表面积增大(P<0.01).(3)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倍他米松1 d、3 d及地塞米松3 d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内可见板层小体,以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3 d组改变最为明显,而对照组未见板层小体.结论 小剂量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均能促进胎肺发育,但倍他米松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