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胎妊娠的单脐动脉(SUA)缺失侧别发生率及其与胎儿各系统畸形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经产后病理证实为SUA的单胎妊娠孕妇资料,按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左位缺失组和右位缺失组,对2组不同系统畸形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单胎妊娠SUA发生率0.59%(130/22055)。130例SUA中,单纯性SUA发生率为70%(91/130),非单纯性SUA发生率为30%(39/130),其中合并心血管畸形30例(30/130,23.1%)最常见。130例SUA中,左位缺失82例(63.1%),右位缺失48例(36.9%);左位缺失组合并多发畸形和复杂性心血管畸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右位缺失组(24.4%vs.8.3%,P=0.023;23.2%vs.6.3%,P=0.013)。结论:在单胎妊娠的SUA胎儿中,左位缺失者更常见,且更易合并多发畸形及复杂性心血管畸形。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MIPHD)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以及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80例HICH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MIPHD组和开颅手术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分析影响HICH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SBP、出血量、凝血机制异常是影响HICH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均可改善HICH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对于术前SBP过高、出血量偏大、凝血机制异常的患者,应警惕术后HICH的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CEUS观察肝外胆管癌(ECC)的灌注过程及增强特点。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55例ECC患者。先行常规超声检查,再启动实时CEUS成像技术模式,评估分析病灶的增强方式、始增时间,并与常规超声比较诊断准确率。结果 CEUS的诊断准确率(52/55,94.55%)高于常规超声(44/55,80.00%;χ2=5.24,P<0.05)。不同类型病灶造影增强方式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4.12%(16/17)厚壁型病灶为均匀增强,63.16%(12/19)团块型病灶为周边环形增强。不同类型病灶的始增时间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4.12%(16/17)厚壁型病灶始增时间晚于肝脏/胆管壁始增时间,63.16%(12/19)团块型病灶始增时间早于肝脏/胆管壁始增时间。结论 采用CEUS可以提高ECC的诊断准确率,不同类型ECC的始增时间和增强方式有其特征性,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206例肝外胆管癌超声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对肝外胆管癌定位、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6例经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的超声显像特点,其中105例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并就定性及定位诊断符合率与CT/MRI比较.[结果]肝外胆管癌好发于胆总管上段(63.6%,131/206);超声对上段胆管癌的定性诊断符合率较中下段高(上段87.0%,114/131;中下段65.1%,41/63;P<0.01);超声和CT/MRI定位、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8%、80.1%和92.2%、88.3%,其中定位诊断符合率超声和CT/MR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定性诊断符合率,超声和CT/MRI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对于中下段胆管癌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CT/MRI优于超声.105例行彩色多普勒检查,53例检测到血流信号(50.5%,53/105).各类型肝外胆管癌中团块型所占比例最大(46.6%,96/206),且主要位于上段(94.8%,91/96).[结论]超声对肝外胆管癌定位、定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超声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在肠梗阻的诊断及定位、定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手术证实的74例肠梗阻病例与超声诊断对比,分析超声对肠梗阻诊断及定位、定性符合率。【结果】超声确诊肠梗阻69例,诊断符合率93.2%;定位诊断34例,符合率45.9%,定性诊断33例,符合率44.6%。【结论】超声在诊断肠梗阻特别是伴有肠腔积液时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可作为肠梗阻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三石止痒洗剂联合枸地氯雷他胶囊定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丘疹性荨麻疹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胶囊口服,每晚1粒,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三石止痒洗剂外洗,每天2次,连续用药2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31/34),高于对照组为70.6%(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防脱育发精华液对雄激素性脱毛大鼠局部皮肤组织睾酮(testosterone, T)、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米诺地尔酊组、防脱育发液精华液组,每组9只。模型组、米诺地尔酊组、防脱育发精华液组连续6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注射液(5 mg/kg)建立雄激素性脱毛大鼠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造模同时给药,实验过程中定期观察大鼠一般状态,运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ELISA等技术手段,检测大鼠局部皮肤T、DHT、HGF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DHT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H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米诺地尔酊组和防脱育发精华液组T、DHT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防脱育发精华液组H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米诺地尔酊组比较,防脱育发精华液组DHT含量明显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消风败毒散联合盐酸多西环素肠溶胶囊治疗肺经风热型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肺经风热型中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多西环素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消风败毒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85.00%(34/40),高于对照组的60.00%(2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12.50%(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风败毒散联合盐酸多西环素肠溶胶囊治疗肺经风热型中度痤疮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中医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