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45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78篇
外科学   164篇
综合类   280篇
预防医学   16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2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6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DLK1和Jagged1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深入分析两者与肝癌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1-01-01-2009-10-30顺德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查10例正常肝组织、50例肝炎、50例肝硬化和150例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DLK1和Jagged1的表达情况。结果 DLK1阳性表达率在正常肝组织为0(0/10)、肝炎组为6.00%(3/50)、肝硬化组为28.00%(14/50)、肝癌组为46.67%(70/150),四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38,P<0.05。正常肝组织和肝炎组,正常肝组织和肝硬化组,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肝硬化和肝癌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肝炎和肝硬化组(χ2=8.575,P=0.003),肝炎和肝癌组(χ2=26.757,P<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Jagged1阳性表达率在正常肝组织中为40.00%(4/10)、肝炎组为40.00%(20/50)、肝硬化组为62.00%(31/50)、肝癌组为71.33%(107/150),四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2,P<0.05。正常肝组织和肝炎组,正常肝组织和肝硬化组,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肝炎组和肝硬化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肝炎组和肝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85,P<0.001。DLK1表达与年龄有关(χ2=15.01,P<0.05),Jagged1表达与年龄(χ2=7.94,P<0.05)、分化程度(χ2=14.79,P<0.05)、HBsAg(χ2=4.53,P<0.05)和预后(χ2=3.92,P<0.05)有关。DLK1和Jagged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密切相关,χ2=12.79,P<0.05。结论 DLK1和Jagged1的异常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和分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休克早期即有过度的炎症反应,细胞因子的"瀑布样"释放是引发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原因之一.核转录因子-κB(NF-κB)是调节炎症反应的中枢环节,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新型抗炎靶点[1].甘氨酸可增加失血性休克、脓毒症及肝移植大鼠的生存率,对缺血/再灌注肝细胞以及肝脏具有保护作用,但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确[2].  相似文献   
3.
4.
5.
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儿童医院接受静脉化疗的13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儿的资料,化疗前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头臂静脉(BCV)入路技术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植入术,导管头端位置由术中DSA透视下确认。13例患儿均采用右侧BCV入路,技术成功率为100%,其中12例(...  相似文献   
6.
提出建立像经济特区一样的试点"特区医院",应用灵活的政策来突出中医特色,解决西医疗效不佳而中医办法较多的疾病治疗问题,期望以此为中医振兴开辟一条新途径,并提出了一些运作设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制一种供医疗仪器维修专业学生学习《心电图机的原理与维修》课程的辅助实验、实训仪器。方法:以经典的6511型单导联心电图机为基础进行改进,学习机电路板面积增大,元器件布局宽松合理,标注清楚,元器件的位置和连接、信号的走向、整体的布局等与原理图完全一致:采用高分辨率热点阵输出系统:配备240×128的图形液晶显示波形;用独特的高精度数字滤波器消除基线漂移;全触摸式彩色识别键盘控制。结果:记录频响可达150Hz,方便观察及波形判读,方便操作。结论:方便了学生对照原理图学习实际电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满足了《心电图机的原理与维修》这门课实验、实训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寰枢椎融合与颈枕融合治疗后路齿状突游离小骨合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行后路融合术治疗的29例齿状突游离小骨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具体情况与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2例行寰枢椎融合(寰枢组),7例行颈枕融合(颈枕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寰枢融合组切口长度显著小于颈枕融合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均在6年以上,寰枢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显著早于颈枕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颈椎前屈-后伸ROM和左右旋转ROM均显著减小(P<0.05)。术后相应时间点寰枢组颈椎前屈-后伸ROM均显著大于颈枕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的NDI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NDI和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的C0~2角显著增大(P<0.05),而C2~7角和ADI显著减小(P<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患者实施靶向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50例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依托泊苷软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安罗替尼靶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糖类抗原125(CA125)客观疗效、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客观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无病情进展生存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者CA125客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RECIST客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7.69±3.82)个月,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27±2.64)个月。试验组无进展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897,P<0.05)。结论 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应用靶向治疗能有效提高客观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运用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模型,从微生态学的角度探讨茵陈合剂对肝脏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设一组为健康对照组,其余用D-氨基半乳糖按2 g/kg浓度腹腔注射造模,分成不干预组、贝飞达组、纳米茵陈合剂组、贝飞达联合茵陈合剂治疗组,于14 d及28 d动态观察各组大鼠肠道菌群、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变化,门静脉血清内毒素(LPS)的变化及肝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D-氨基半乳糖(D-Gal)造模后,不干预组的各项指标同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贝飞达组、纳米茵陈合剂组、贝飞达联合茵陈合剂治疗组14 d天及28 d两次检测各项指标结果,同不干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各治疗组14 d及28 d两次检测各项指标结果组内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不干预组内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茵陈合剂通过促进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生长,抑制肝脏细菌易位,抑制G-杆菌生长,有效控制内毒素血症,切断FHF造成肝脏细胞损伤的关键环节,降低TNF-α分泌,促进HGF的表达,抑制肝细胞的凋亡,为肝细胞的再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