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3篇 |
免费 | 32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8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49篇 |
内科学 | 15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95篇 |
预防医学 | 77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23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24篇 |
肿瘤学 | 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ICU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75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40株临床分离株中革兰阴性菌、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83.75%、7.08%和9.17%。29.14%患者存在病原菌混合感染,60.78%为2种及2种以上革兰阴性菌混合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皮氏罗尔斯顿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超过90%,除肺炎克雷伯菌外,其余主要革兰阴性菌多重耐药率大于85.19%。54.55%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63.64%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结论 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以感染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口源性口臭是一种常见的口腔临床病症,与口腔内厌氧菌分解代谢蛋白质,产生挥发性硫化物(VSCs)密切相关.口腔中VSCs的产生与舌苔增厚及牙周炎发生有着重要联系,针对性抑制VSCs产生也是当前减轻口源性口臭症状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口腔中VSCs的来源以及通过控制细菌及菌斑、直接作用于VSCs等手段治疗口源性口臭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入住本院的15例(15眼)NVG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单抗1.25 mg/0.05 ml,前房角及虹膜新生血管消失后接受小梁切除术(联用抗代谢药丝裂霉素C).随访观察患者视力、眼压、虹膜、前房角新生血管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注射后7d所有患者前房角及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均消失,平均眼压为(27.53±5.25) mmHg,术后1d、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平均眼压分别为(14.93±4.11)、(16.40±3.48)、(17.33±3.15)、(19.27±4.54)、(19.60±3.68) mmHg,均明显低于注药前水平[( 37.80±6.25) mmHg,P< 0.01].随访结束时眼压完全控制10只眼,部分控制5只眼;视力无变化或较术前改善,虹膜新生血管无复发. 结论 术前使用贝伐单抗可以有效清除虹膜和前房角新生血管,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风险,有助于后期通过显微外科技术来治疗NVG.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心率在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CA中对血管图像质量的影响以及辐射剂量变化。方法选取91例患者,男性51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58岁。分成三组,A组30例,心率≤65次/分;B组30例,65次/分心率≤80次/分;C组31例,心率80次/分。扫描完成后选取最佳时相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进行血管重建,根据4分法对血管图像质量分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记录各组的辐射剂量程度乘积(DLP)。结果三组的血管图像质量在可评价比例及优良率无统计学意义,心率与血管图像质量等级呈负相关。A组DLP为(3.37±2.12)m Gy.cm,B组为(4.78±1.92)m Gy.cm,C组为(6.11±2.79)m Gy.cm,三组的辐射剂量有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心率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CA在高心率患者能较好的显示图像,同时辐射剂量也增加,应该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心率至65次/分以下,在获得优良血管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有利于冠状动脉CTCA的可持续发展,以便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他达拉非联合复方玄驹胶囊对早泄合并E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来我院男科门诊就诊的106例被确诊为早泄合并ED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56例患者给予每晚口服他达拉非5mg,同时联合复方玄驹胶囊3粒/次,3次/d,连续1个月;对照组50例患者仅给予口服复方玄驹胶囊3粒/次,3次/d,连续1个月。结果:106例患者均完成了本次临床研究,所有患者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IELT)平均可延长至2.01min;对照组患者的IELT也可平均延长1.07min,两组患者经治后,IELT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其伴侣性生活满意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达拉非联合复方玄驹胶囊能提高早泄合并ED患者及其性伴侣的性生活满意度,延长患者的阴道射精潜伏时间,对早泄合并ED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肾病综合征4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细致的护理内容包括:口腔护理、饮食护理、泌尿系毒性反应预防护理、药液外渗护理等。结果:冲击疗法治疗1周不良反应发生有血压升高2例,感染4例,消化道反应4例。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完全缓解28例,部分缓解12例,无效6例。结论:细致的观察护理与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术前CT平扫观察结石成分与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清石效果的关系。 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收治的310例肾结石PCNL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按照术前CT平扫观察的结石成分,分为易碎石组(208例)、难碎石组(102例),并与术后实际结石清除率比较,观察术前CT判断与术后实际结石清除率的一致性。 结果:310例肾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清除288例(92.90%),其中一水草酸钙结石28例(9.72%),磷酸钙结石48例(16.67%),二水草酸钙结石91例(31.60%),磷酸镁铵结石70例(24.31%),尿酸结石51例(17.70%);310例肾结石患者术后未清除22例(7.10%),其中一水草酸钙结石7例(31.82%),磷酸钙结石9例(40.91%),二水草酸钙结石3例(13.64%),磷酸镁铵结石2例(9.09%),尿酸结石1例(4.54%)。易碎石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难碎石组(P<0.05),术中出血量、CT值显著低于难碎石组(P<0.05),住院时间较难碎石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L术后实际碎石效果显示清除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未清除组(P<0.05),术中出血量、CT值显著低于未清除组(P<0.05),住院时间较未清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术前CT判断与术后实际结石清除率存在一致性。术前CT判断结石清除效果灵敏度为71.53%,特异度为90.91%,准确率为72.22%,阳性预测值为99.04%,阴性预测值为19.61%,Kappa值为0.73。 结论:术前CT平扫观察结石成分对PCNL的清石效果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川崎病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培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1):1634-1635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KD患儿36例(其中无冠状动脉损伤组15例,冠状动脉损伤组21例),按病程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1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MMP-1蛋白水平.结果
KD急性期患儿血清MMP-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1),且冠状动脉损伤组较无冠状动脉损伤组升高更显著(P<0.05);亚急性期、恢复期其MMP-1水平明显降低(各期间比较Pa<0.01).KD组急性期血清MMP-1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r=0.791
P<0.01).结论 检测血清MMP-1水平对预测和早期诊断KD并冠状动脉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DDX46基因对结肠癌细胞的电离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DDX46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转染的SW480细胞为实验组,空载质粒慢病毒转染的SW480细胞为对照组。两组细胞转染72 h后,分别进行0和4 Gy X射线照射,采用CCK-8方法检测两组的细胞活力;实验组联合4 Gy X射线照射24 h后,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γ-H2AX foci数量以及DNA损伤修复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确定DDX46与辐射诱导的DNA损伤修复的关系。结果 4 Gy X射线照射24 h后,实验组的细胞活力比照射前降低(15.02±3.92)%(t=-4.696,P<0.05),比对照组降低(17.43±1.83)%(t=4.844,P<0.01);而对照组照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γ-H2AX foci数量相比于对照组增加了(43.03±17.6)%(t=-3.108,P<0.05),ATM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t=7.530,P<0.01),而ATM的活性形式p-ATM以及ATM的下游靶蛋白Rad50的蛋白水平则明显降低(t=4.260、4.260、P<0.05),同时γ-H2AX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t=-3.090,P<0.05),DNA-PK在两组细胞内的蛋白水平变化不大。结论 沉默DDX46可以提高结肠癌细胞系SW480的辐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DDX46表达沉默抑制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中ATM的活化,从而抑制辐射诱导的DNA损伤的修复,提高SW480的辐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