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38篇 |
内科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18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3篇 |
肿瘤学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1],但化疗药物的骨髓毒性限制了药物剂量的提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BSCT)能迅速重建造血免疫功能,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缓解率并延长生存期,对复发或已转移的晚期肿瘤亦可达到再缓解并有可能进一步治愈[2].护理在PBSCT中起重要作用,我科1995~2001年底共对7例恶性实体瘤患者选用了ABSCT疗法,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难治性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期间确诊为难治性、慢性ITP患儿9例,给予利妥昔单抗100 mg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用4周。结果治疗起效时间1~6周,有效率为67%,复发率为33%,2例切脾患儿无效。结论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难治性、慢性ITP起效快、缓解率较高、毒副作用小,但有复发倾向。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第4因子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factor4,PF4)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第1组(单纯照射组)、第Ⅱ组(PF4保护组)、第Ⅲ组(正常对照组),第Ⅱ组在照射前26h及20h腹腔注射PF440μg/kg,全身一次性5Gy60Co—γ射线照射后瑞氏染色法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数。胸腺、脾脏制成细胞悬液计数后,MTT比色法测定胸腺及脾细胞增殖能力。结果:第Ⅱ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数下降趋势较第1组明显减慢。胸腺、脾细胞计数,第Ⅱ组明显高于第1组。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第Ⅱ组与第1组相比,小鼠胸腺及脾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结论:PF4对免疫系统有辐射保护作用,可明显增强辐射损伤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化疗是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措施之一,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能引起病人胃肠道不适、口腔粘膜溃疡、骨髓抑制及血管损伤等不良反应。因此,对化疗期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除常规护理外,必须针对不良反应做好对应性护理。我科自2001-02~11共收治23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均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的身心状态有明显的正性改变且无化疗引起的死亡和永久性的脏器损害。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35例,女99例;年龄6~79岁。诊断:ANLL62例、ALL52例、HD42例、NHL53例、MM8例、MDS7例、CML10例,均接受不同药物不同剂量的化… 相似文献
5.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易发生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患者,其特异性免疫依赖于T细胞活性。本研究探讨CMVpp65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对自身T细胞的活化作用。采用具有高效转染非分裂细胞的慢病毒系统将CMV全长pp65基因导入鼠源性DC;采用CpG—DNA诱导DC细胞成熟;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方法测定T淋巴细胞抗原及IFNγ表达。结果表明:慢病毒感染DC的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50,最佳感染效率可达30%-40%;表达pp65基因的成熟DC能刺激自身naiveT细胞表达CD69;表达PP65蛋白的成熟DC能够刺激自身CD4^+或CD8^+T细胞分泌IFNγ。结论:pp65基因修饰、CpG—DNA诱导成熟的DC能体外激活CMV特异性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髓性白血病经混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应用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白细胞介素2治疗的效果,并与移植后未经特殊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①选取2000-01/2004-07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全军血液病中心收治的19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8例,年龄17~40岁,M2a 4例,M4 1例,M5a 3例;对照组11例,年龄19~39岁,M2a 2例,M3a 2例,M4 3例,M5a 4例。②两组患者采用化疗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方法动员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后液氮中保存5d备用。③术前采用直线加速器对患者全身及肺部照射,预处理完毕后实施混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首先回输自体单个核细胞中位数为4×108/kg,CD34 细胞中位数为6.2×106/kg,粒-巨噬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中位数为5.8×104/kg。间隔1~6h后,采集人类白细胞抗原半相合异体骨髓,按回输自体单个核细胞数的1/6~1/10输注给患者。④两组患者移植期间均住无菌层流病房,给予相应并发症的防治及支持治疗。在粒细胞降至0时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μg/12h,促进造血恢复。观察组给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白细胞介素2治疗,每次采集的供者淋巴细胞中,CD3 淋巴细胞中位数为1.43×108/kg,CD4 细胞中位数为0.97×108/kg,CD8 细胞中位数为0.41×108/kg,中位治疗次数4(1~7)次,回输后即开始应用100wu/d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共10d。对照组混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未给予特殊治疗。结果:19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造血恢复:两组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术后4~9d粒细胞均降至0,12~17d粒细胞达0.5×109L-1,16~21d白细胞达4.0×108 L-1,19~23 d血小板达20×108 L-1。16~21 d骨髓检查示恢复期骨髓象。②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不同程度地出现口腔溃疡,随着造血恢复,7~10d溃疡消失。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出血性膀胱炎,两组各2例患者出现发热。无肝静脉闭塞病和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③嵌合体形成:观察组中1例M4患者形成嵌合体,对照组中2例M4患者与1例M5患者形成嵌合体,嵌合体持续存在3~12个月。④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白细胞介素2疗效:观察组中有1例M2a患者在接受2次特殊治疗后7个月复发死亡;1例M2a患者接受2次特殊治疗后1年出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脑出血死亡,1例M5a患者应用特殊治疗1次后出现不明原因高热、抽搐,死于癫痫持续状态,其余5例患者随访2年均健康存活,长期生存率为62.5%(5/8)。对照组有2例M2a患者、2例M4患者、1例M5患者于移植后1~7个月复发死亡,1例M3患者于移植后25d死于脑出血,其余2例M3患者、2例M4患者、1例M5患者随访2年均健康存活,长期生存率为45.4%(5/11)。结论:混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应用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白细胞介素2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且无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其长期生存率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7.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1] ,但化疗药物的骨髓毒性限制了药物剂量的提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BSCT)能迅速重建造血免疫功能 ,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缓解率并延长生存期 ,对复发或已转移的晚期肿瘤亦可达到再缓解并有可能进一步治愈[2 ] 。护理在PBSCT 相似文献
8.
9.
本研究探讨混合造血干细胞移植(mix-HSCT)后给予单倍体相合供体淋巴细胞输注(hiDLI)加白介素2(IL-2)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mix-HSCT即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与单倍体相合异体骨髓造血干细胞混合移植,49例AML患者在完全缓解期采用全身照射加VEMAC预处理方案后,接受了mix-HSCT。所有患者均经过化疗加G-CSF方法动员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或供者骨髓造血干细胞未经过G-CSF动员。试验组33例患者在造血恢复后给予hiDLI+IL-2治疗1-8次。对照组16例患者造血恢复后未做特殊治疗。随访时间>3年。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无1例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4(12-18)d和14(11-16)d,白细胞数≥4.0×108/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7(16-22)d和18(16-20)d,血小板数≥50×108/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25(24-29)d和25(23-26)d。移植后16-21 d时显示恢复期骨髓象。试验组有9例形成混合嵌合体(46XX/46XY),持续存在时间3-12个月,随访显示存活21例,长期无病存活率为63.6%。对照组中有3例形成混合嵌合体(46XX/46XY),持续存在时间3-6个月,随访显示存活7例,长期无病存活率为50.0%。结论:mix-HSCT后应用hiDLI+IL-2治疗对AML患者的造血功能恢复正常、长期无病生存可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