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琴芬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19)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 48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0.5 g/d,使用7~10d,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0%(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6%(16/23)(P<0.05).在改善cTnI、CK-MB方面,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磷酸肌酸钠用于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具有确切、显著的疗效,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目的证实复方五爪龙的抗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S180、Heps),给药8d后解剖,根据平均瘤重与对照组比较,计算抑瘤率,从而判断抑瘤效果。结果经3次重复,复方五爪龙当剂量为每公斤体重250mg、500mg、1000mg时,对肉瘤180(S180)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44.20%、49.87%、55.26%,对肝癌(Heps)的平均抑瘤率为30.27%、39.69%,44.17%,经统计学处理(t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五爪龙对小鼠移植性肿瘤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及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对高危儿1岁时神经发育状态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住院的71例高危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38例,女33例;胎龄<37周23例,37~42周43例,>42周5例;病种为早产23例,窒息13...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探讨天然化合物抗肿瘤抗突变效应,本研究采用人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方法,对天然植物无花果提取物(Fig Extract, FE)抗突变效应进行了实验观察。实验分为FE致突变与FE抗突变两组,FE实验剂量为0.05 g/ml~0.45 g/ml。致突变组分别用生理盐水、FE(0.05 g/ml~0.45 g/ml)处理;抗突变组又分为FE抗-线实验组(-线3 Gy+0.05 g/ml~0.45 g/ml FE),FE抗丝裂毒霉素C(MMC)实验组(MMC0.12 μg/ml+0.05 g/ml~0.45 g/ml FE),FE抗老年人自发微核实验组、FE抗癌症患者自发微核实验组共4个组。结果分析微核率(MNF),同时实验还观察了老年人组和癌症患者组FE对淋巴细胞转化率(LTF)和有丝分裂指数(MI)的影响。结果显示:FE在0.05 g/ml~0.45 g/ml剂量范围内,对体外人淋巴细胞和培养人淋巴细胞无明显致突变作用,和阴性对照比较P>0.05:经-线和MMC诱变剂处理后,实验剂量的FE能显著拮抗-线和MMC诱发的微核形成,P值均小于0.01; 在抗老年人自发微核组和抗癌症患者自发微核组,实验剂量的FE明显降低对照组的MNF(P<0.05),结果均表明,FE能显著提高老年人和癌症患者LTF和MI。本实验结果分析表明,FE对人体无致突变作用,具有明显抗突变效应,并有抗衰老和提高肿瘤患者免疫力的作用,可作为肿瘤效应、化疗毒副作用的辅助制剂用于肿瘤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UCMSCs)移植及联用神经节苷酯GM1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HIBD)的效果。方法 RICE法制备七日龄新生大鼠HIBD模型, 随机分为hUCMSCs移植组(n=15)、hUCMSCs+GM1组(n=15), 72 h后经颈静脉移植等量的hUCMSCs, hUCMSCs+GM1组再腹腔注射GM1, 两组均在移植后第31、32、33、34、35天用Morris水迷宫对两组大鼠行为学测试, 比较两组大鼠脑功能恢复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DiI标记的hUCMSCs移植后在两组大鼠脑中的分布情况;神经元前体细胞标记DCX特异性染色观察hUCMSCs移植后分化成神经元前体细胞的情况。结果 Morris水迷宫测试:hUCMSCs+GM1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hUCMSCs移植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hUCMSCs能迁徙到脑组织中, 并分布于缺血区的小血管旁, 能分化成神经元前体细胞。hUCMSCs+GM1组大鼠脑片干细胞分布明显多于hUCMSCs移植组(P<0.05)。结论 hUCMSCs移植对HIBD新生大鼠脑功能有修复作用, 联用GM1, 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白黎芦醇苷的抗癌作用及对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蓼科植物虎杖中提取的白藜芦醇苷的抗癌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移植性肿瘤为动物肿瘤模型,观察给药后小鼠肿瘤生长情况,以对肿瘤的百分抑制率为判断抗癌作用指标;同时对癌细胞进行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结果:当剂量为l、2、4mg/kg时,对小鼠Heps和EAC的抑制率分别为21.74%、45.41%、48.31%和37.58%、38.26%、44.97%,对癌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能使癌细胞G0—l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不明显,G2—M细胞增加。结论:白藜芦醇苷对小鼠移植性肿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使癌细胞增殖周期的细胞趋于同步化,有利于化疗药物选择和合并使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息隐配伍前列腺素类早孕药物流产60例中,27例预防性加用苯乙哌啶,结果其腹痛,腹泻,呕吐的副反应皆显著低于未用苯乙哌啶组,且不影响其流产效果,胚囊排出时间及流产时出血量。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