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鸿茅药酒稳定性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鸿茅药酒内控质量指标,增加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同时为有效期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抽查了1996~2000年10个批次的鸿茅药酒,分别做了人参皂甙Rg1、Re、胡椒碱、阿魏酸等10余项检测实验,并与出厂时原始检验记录作对比,结果显示:同一批号药酒色泽未见明显变化;乙醇量、PH值、总圆体、装量差异均符合药典规定;有效成份含量测定与出厂时无明显差异。故有效期3年的制定有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2004年中国甲3亚型流感病毒(H3N2)抗原性及基因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阐明2004年中国流行的甲3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抗原性及其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对2004年分离的甲3亚型毒株先进行单向血凝抑制试验及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在此基础上选取不同时间、地点的甲3亚型流感毒株进行血凝素基因HA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然后进行基因进化特性分析。结果单向血凝抑制实验结果表明,2004年共有52.3%毒株与A/Fujian/411/2002(H3N2)(20042005毒株)有4倍或以上的血凝抑制滴度差异,交叉血凝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它们间的抗原比为4。HA1区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我国从2004年2月分离的甲3亚型毒株开始出现了与A/Fujian/411/2002(H3N2)和A/Wellington/1/2004(H3N2)(2005年国际代表株)相比较,在其HA1蛋白分子上存在有4个氨基酸位点(159位Y>F,189位S>N,145位K>N,226位V>I)发生了替换。此类毒株首发于我国南方,然后到我国北方。结论我国2004年2月份以后所分离的甲3亚型流感毒株已经发生抗原性及基因特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我国猪群中H9N2亚型毒株HA和NA基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我国内地从猪中分离到H9N2亚型毒株HA和NA基因来源及它们使猪致病的原因。方法 用PCR扩增目的基因,与P^GEM-T Easy Vector4℃过夜连接,重组质粒转化DH-10β细菌,筛选阳性菌落,酶切鉴定,测序。然后,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 两株猪H9N2毒株HA蛋白分子上第226位上氨基酸为L,这与从人和猪所分离出的H9N2毒株相同,其连接肽属对禽致病的毒株,但它们的序列为R-L-S-R,而不是R-S-S-R;其NA蛋白茎区第62~64位存在掉失,这与A/Shaoguarn/408/98,A/Swine/Hong Kong/9/98及A/Duck/Hong Kong/y280/97(H9N2)毒株相同;HA与NA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两株猪H9N2毒株的HA基因接近于A/Chicken/Hong Kong/G23/97和A/Chicken/Hong Kong/G9/97.而NA基因接近于A/Shaoguan/408/98毒株。结论 两株猪H9N2亚型毒株的HA和NA基因可能性最大来自禽H9N2毒株。由于其HA蛋白分子上连接肽氨基酸序列发生替换,可能造成了它们对猪具有致病性。禽H9N2毒株NA蛋白茎区氨基酸掉失,造成了它们能直接感染猪。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株从人分离出的H9N2亚型毒株内部基因特性,并弄清其来源。方法 用RT-PCR扩增目的基因,用P^CEM-T Vector(美国Promega公司),4℃过夜连接,重组质粒转入dH5a细菌,筛选阳性菌落,酶切鉴定,送六合通公司自动测序。然后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 2株测定毒株内部基因均为G9基因系,它们相互间除PA基因有差异外,其余5个基因均相同。结论 2株测定毒株的基因组均为G9基因系,它们是由携带不同基因特性H9N2毒株的禽群分别直接感染人,而不是来自同一禽的H9N2亚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5.
咪达唑仑(midazolam,1),化学名为8-氯-6-(2-氟苯基)-1-甲基-4H-咪唑并[1,5-a][1,4]-苯二氮革,是由瑞士罗氏公司研发的苯二氮革类受体激动剂,1983年在英国首次上市,商品名Hypnovel.本品临床可用于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前给药和全麻的诱导[1]. 本文按起始原料和构建顺序的不同综述了1的合成路线,归纳如下(图1).  相似文献   
6.
中国2000~2001年流行性感冒流行概况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目的:了解中国2000-2001年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及抗原性变异情况。方法:鸡胚传代病毒用于抗原分析;病毒液提取RNA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CR),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然后用MegAlign(Version1.03)和Editseq(Version3.69)软件进行基因种系发生树分析。结果:2001年流行的H1N1亚型病毒血凝素蛋白重链(H1N1)相比,在抗原决定簇D区的190位发生了氨基酸替换;基因种系发生树表明2001年的H1N1亚型流感病毒存在基因特性不同的两系病病毒株,国内人群中仍然同时流行着两种抗原性明显不同的B型流感病毒(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Yamagata系病毒占大多数,Version系的HA1区基因与B/山东/7/97毒株相比,其197和199位氨基酸发生了替换。B型的基因种系发生树也证实Version系病毒株的抗原性改变。2000年分离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HA1区氨基酸序列与A/悉尼/5/97(H3N2)间有7-8个氨基酸的差异;2001年分离的H3N2病毒株与2000年的病毒株相比,又有83、186、202、222位发生了氨基酸替换,表明H3N2亚型病毒株间的抗原性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异。结论:2000-2001年中国流感的流行情况较为平静;H3N2亚型的抗原性发生了变异,H1N1亚型和B型病毒的抗原性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异,但它们均同时流行着两系抗原性不同的毒株。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免疫血清针对我国流行株的抗体水平及我国流行株与疫苗株的匹配性. 方法 采集不同年龄组人群疫苗接种前后的血清,利用流感流行株和疫苗株作为病毒抗原,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方法对血清进行检测. 结果 三价流感疫苗对我国A(H1N1)Pdm09亚型流行株产生的抗体平均几何滴度(GMT)低于针对疫苗株病毒的GMT,血清抗体滴度 40的比例为57.0%~63.3%;对我国A(H3N2)亚型流行株产生的GMT与针对疫苗株病毒的GMT类似,血清抗体滴度超过40的比例为57.6%~63.0%;对B型流行株产生的血清抗体GMT低于针对疫苗株的GMT,不过超过了疫苗株抗体GMT的50%.不同年龄组的血清抗体反应不同,成年组相对较高. 结论 2013-2014年季节性流感疫苗与同期流行的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和B型流行株Yamagata系流感病毒较为匹配;H3N2亚型疫苗与流行株的匹配性较低,有可能会导致疫苗的保护效果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种不同化学发光系统(A:Elecsys 2010、B:Architect i2000、C:Dxi 800)测定甲胎蛋白(AFP)和糖类抗原125(CA125)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取不同浓度AFP的血清79份和CA125血清55份,分别在3种化学发光免疫系统上进行AFP和CA125检测,分析比较结果。结果AFP和CA125测定结果在3种检测系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个项目在3种检测系统之间各相关系数均>0.975。以A系统作为基准系统对B、C系统作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AFP结果B系统临床部分接受,C系统全部接受;CA125结果B和C系统临床全部接受。结论3种检测系统测定CA125结果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具有可比性,他们之间差异可为临床所接受,AFP在A和C系统之间的差异可为临床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SD/EMR)术后出血的可能影响因素,以便降低出血风险,对术后出血高危人群进行特殊关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6月至2018年5月于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因诊断早期胃癌而行ESD/EMR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人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疾病史)、临床特征(病变大小、部位、形态)及术后病理信息(病理类型、浸润深度)等,分析上述因素对ESD/EMR术后发生出血的影响。结果:共有255例早期胃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1例发生术后出血(4.3%)。术后出血病例与未出血病例相比,心脑血管疾病史、氯吡格雷服药史、多发病变在两组间分布有统计学差异 (P=0.004, P=0.017及P=0.042)。多因素分析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史(OR=5.151, 95% CI:1.242-21.356, P=0.024)、多发病变(OR=7.245, 95% CI:1.471-35.684, P=0.015)及主要病变≥2cm (OR=4.713, 95%CI:1.011-21.982, P=0.048)是术后发生出血的可能危险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有心脑血管疾病史(P<0.001)、多发病变(P=0.013)、主要病变≥2cm的患者(P=0.031),ESD/EMR术后发生出血的风险明显增高。结论:ESD/EMR术后应重点关注具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病变部位多发、病变较大的患者的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一种敏感的H5禽流感病毒血凝抑制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敏感的禽流感病毒血凝抑制方法检测H5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方法采用不同动物来源的红细胞,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H5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比较其灵敏性。结果通过对鸡、豚鼠、马等动物红细胞的比较,发现在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H5禽流感病毒抗体时马红细胞灵敏度最高。结论可以利用马红细胞建立测定H5禽流感病毒血凝抑制抗体的敏感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人群中禽流感病毒血清抗体水平的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