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27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2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微阵列初步分析髓母细胞瘤的基因表达谱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应用微阵列技术研究髓母细胞瘤的分子发病机理。方法 收集新鲜髓母细胞瘤 4例及正常脑组织 1份的组织标本 ,提取总 RNA,逆转录成 32 P标记的 c DNA探针 ,与 Atlas人肿瘤芯片杂交 ,通过放射自显影获得基因谱 ,应用 Atlas Image TM1.0 1a分析。结果 与正常脑组织相比 ,髓母细胞瘤下调基因 6个 ,上调基因 35个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相符。除少数基因外 ,大部分基因的表达趋势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相符。结论 髓母细胞瘤是与星形细胞起源胶质瘤具有不同分子发病机理的多基因病变 ,不同基因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癫痫的产生是由于兴奋作用增强,抑制作用减弱或两者兼有之。苔藓状纤维发芽致局部兴奋性环路形成机制、突触抑制作用减弱机制包括GABA能抑制性神经元选择性缺失及“篮状细胞休眠学说”分别从兴奋、抑制两方面阐述了颞叶癫痫发病机理。近年研究表明苔藓状纤维发芽使颗粒细胞兴奋性增高的同时,突触后GABA_A受体亦发生功能变化,易被MF末梢释放Zn~(2+)阻断,导致GABA抑制作用减弱,由此提出苔藓状纤维发芽/Zn~(2+)敏感性GABA_A受体机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MRI引导下立体定向海马纵向穿刺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院自2001年7月至2004年3月,设计应用磁共振(MRI)扫描定位、立体定向颞角下沿海马纵向穿刺技术,对32例颞叶癫痫患者的海马实施深部电极脑电监测、活检和射频毁损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敲低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AKT1和COX-2表达后,在体外对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rAd5-A-C同时搭载靶向AKT1和COX-2的shRNA干扰序列,将其转染至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Realtime PCR检测RNAi后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及MMP-2、MMP-9、TIMP-2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转染前后分泌到细胞外的MMP-2和MMP-9的浓度变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评价肿瘤细胞转染前后的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rAd5-A-C转染组AKT1和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抑制;MMP-2、MMP-9表达下调,TIMP-2表达则上调。ELISA检测胞外MMP-2、MMP-9浓度明显减低;划痕实验显示细胞转移运动能力明显减弱,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结果显示穿过细胞数明显减低(P0.001)。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RNAi技术可以序列特异性地抑制U251细胞AKT1和COX-2的表达,在体外对U251细胞侵袭转移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可能成为恶性胶质瘤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神经导航系统对脑重要功能区附近的神经胶质瘤手术定位的意义。方法:2000年6月-2001年10月 ,的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完成19例邻近脑重要功能区(额后、额顶交界、额颞交界、顶叶和基底节区)神经胶质瘤的切除手术。结果:导航系统对19例患肿瘤病灶的定位误差为1.2-2.3mm,平均1.7mm。肿瘤全切除16例(84.21%),次全切除3例(15.79%)。术后病理学分类为星形细胞瘤(9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5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3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星形-少突混合性胶质细胞瘤(1例)。手术未对患重要神经功能造成不良影响。结论:借助神经导航系统可明显提高脑神经胶质瘤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并可显提高肿瘤的切除程度。 相似文献
6.
大鼠海人酸颞叶癫痫模型及病理和致痫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建立海人酸颗叶癫痫模型,观察症状、脑电图(EEG)和病理改变,探讨病理和致痫机制。方法 立体定向注射海人酸(KA)于大鼠单侧海马腹后部致痫。视频监测;深部EEG;Nissl染色、。Timm’s染色。结果 大鼠症状及EEG呈急性期、静止期和慢性期3个阶段性变化。海马结构神经元死亡主要在急性期,以实验侧CA3区最明显。齿状回(DG)出现苔藓状纤维(MF)发芽并进行性增加。结论 KA模型是模拟人类颗叶癫痫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间充质干细胞是来源于中胚层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全身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以骨髓组织中含量最多,胎儿脐血中亦可分离得到[1]。因为在体外不同诱导分化条件下其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及神经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因此命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c ells,BMSCs)。目前国外已经建立了鼠、兔及人的BMSCs的培养体系,并成功将其诱导成为各种结缔组织。而国内对于BMSCs的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的研究刚刚起步。 相似文献
8.
七十年代末期以来国外开展了颈动脉内灌注卡氮芥等药物治疗颅内胶质瘤和转移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并显示了良好的前景,我们对1985年7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 ,以提高诊治水平 ,改善预后。 方法 分析 80例 60岁以上老年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受伤部位以颞枕最多 ( 80 % ) ,血肿部位以对冲部位为主 ( 68 8% ) ,受伤原因以跌伤最多。意识变化多呈进行性恶化趋势。 结果 按GOS评定预后 ,良好中残 3 0 % ,重残植物状态 2 2 5% ,死亡4 7 5% ,并对CT应用前后进行了比较 ,CT应用使病人的预后明显提高。 结论 术前的意识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 ,早期诊治及预防并发症是提高疗效 ,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