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春生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83,(5)
本文报道了用单克隆抗-HBs IgM 和IgG_(2a)预防或抑制注射 PLC/PRF/5瘤细胞的无胸腺裸鼠的肿瘤形成。PLC/PRF/5细胞是含有 HBV DNA 的人肝癌细胞系,能合成和释放 HBsAg,能使BALB/c 裸鼠100%产生肿瘤。 相似文献
2.
3.
患者,男,43岁。因黑便1周入院。既往身体健康。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无黄染,腹平软,肝、脾未触及,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B超示肝、胆、脾、胰未见异常。胃镜检查见食管中段有2个0.5cm×0.5cm紫色囊性包块,正在渗血,胃窦及球腔粘膜未见糜烂及溃疡。诊断:食管血管瘤并出血。给予局部喷洒凝血酶1000U,静脉滴注法莫替丁,3d后出血停止。转外科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食管毛细血管瘤。2周后治愈出院。 讨论 食管血管瘤是罕见的食管良性肿物。多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6个月,因周身出现条状花纹就诊。患儿出生7~8天后,四肢开始出现点滴状淡红色斑,部分红斑颜色逐渐加深呈褐色,部分红斑基础上出现绿豆至蚕豆大小水疱,水疱消退后留下色素沉着斑。患儿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发育良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及外阴见条状或不规则状或涡轮状光滑的紫色或褐色色素沉着斑,部分皮损呈疣状增生(图1)。组织病理示:基底层色素减退,细胞空泡化变性,真皮乳头层嗜黑细胞见大量黑素沉积。诊断:色素失禁症。2 讨论 色素失禁症是一种性联遗传病,具有水…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87年10月开始对32例房颤患者采用山莨菪碱+胺碘酮与地高辛、胺碘酮分组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前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2例均属持续性房颤,房颤史为20天~3年以上;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42~68 相似文献
6.
田春生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82,(2)
[Morser J et al:J Gen Virol 53(2):257,1981(英文)] 本文作者利用杂交瘤技术成功地制备出能产生抗α-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它被命名为NK_2。这个技术需要有适合的免疫过的动物,并且需要有一个筛选产生抗干扰素抗体杂交细胞的好方法。本文报告了用干扰素免疫动物和筛选抗干扰素活力的方法,并介绍了NK_2单克隆抗体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时使用利培酮后的远期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共58例,所有患者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并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将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作为对照组,将治疗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并通过随访评估药物使用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了体质量增加和锥体外系反应。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利培酮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远期疗效佳,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是常见的危急重症,临床上已有大量报道,但有关早期超急性损伤期的心肌梗塞报道甚少,为了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减少心肌坏死的发生,现将我们收治的12例早期超急性损伤期的急性心肌梗塞报告如下: 案例介绍 12例早期超急性损伤期心梗,11例心电图恢复正常。1例衍变成急性心肌梗塞的慢性稳定期,面向梗塞区的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正相R波减失,S—T段水平化,T波倒置。例1 男,63岁,因心前区压榨性疼痛胸闷不适两小时,于1988年12月19日上午10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