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人类肠道病毒71(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多发生于婴幼儿.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抗EV71天然药物中的单体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抗EV71的新药发现和药物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在PubMed、Medline、The Co...  相似文献   

2.
目的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 71)是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主要的病原体之一。研究RNA干扰技术抑制肠道病毒71型复制。方法以RNA干扰技术(RNAi)为干预手段,抑制病毒EV 71在人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D)细胞中的复制。通过Western blot、Real-time PCR和病毒滴度3种方法验证,其抑制效果体现在感染细胞内部病毒RNA,病毒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和培养基上清中子代病毒颗粒的数量上。结果靶向病毒基因组5'UTR和VP2的siRNAs具有明显的病毒抑制效应。结论此研究证实RNAi方法具有特异性抑制病毒复制的潜能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HFMD可并发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甚至导致死亡.事实上,EV71一直被视为继脊髓灰质炎病毒消灭后最重要的嗜神经病毒.此文就EV71感染的易感因素以及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EV71感染的防控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4.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HFMD可并发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甚至导致死亡.事实上,EV71一直被视为继脊髓灰质炎病毒消灭后最重要的嗜神经病毒.此文就EV71感染的易感因素以及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EV71感染的防控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5.
肠道病毒71型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HFMD可并发神经系统疾病,甚至导致死亡。对于EV71感染,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措施,因此研制有效的疫苗是控制EV71流行的最佳方法。此文就EV71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7.
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萍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4):127-128
本文对Ev71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等方面进行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8.
9.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EV71传播广泛,感染后可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并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极大挑战.EV71的致病机制与病毒和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密切,涉及EV71病毒复制、微RNA等多个环节.此文就近年来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近年来我国流行的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并且由其感染引发的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比例较大.目前尚无治疗手足口病的特效药物.我国大陆有3家单位完成了EV71灭活疫苗的Ⅲ期临床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其中两家单位的灭活疫苗.目前,减毒活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亚单位疫苗和DNA疫苗等已开展动物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1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以婴幼儿为主,临床表现以典型皮疹、易惊、持续高热、肢体抖动、恶心呕吐等为主。重症EV71感染的本质是以脑干脑炎为主的脑炎和脊髓炎,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以对症等综合治疗为主,一旦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应立即采取积极的诊疗措施,将病情控制。结论 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病情重,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是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手足口病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危害巨大,会引起患儿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传染性、传播方式多样、病原体复杂多样等特点。引起小儿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属和人类肠道病毒71(EV71),作为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之一的EV71,感染性极强。目前,已经研制出的抗EV71的有效药物,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途径。该文围绕EV71及抗EV71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进而为今后新药物的研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人肠道病毒71型实验室检测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肠道病毒71型(emerevims 71,EV71)感染在世界各地特别是亚太地区呈上升趋势.EV71感染主要引起手足口病,但所致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可导致死亡或永久性肌麻痹,因此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此文主要就EV71的实验室检测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常见的手足口病由重症肠道病毒71型引起,并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为了更加科学地认识肠道病毒71型与手足口病的关系,该文就重症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流行病学、预防与诊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在我国持续流行,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控制EV71流行的重要手段.全球有多家研究机构正在开展EV71疫苗的相关研究,目前由我国自主研发的3种EV71疫苗已获准上市.同时,为保证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已在研发中建立了合适且规范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体内体外的方法初步探讨金银花-连翘(以下简称"银翘")药对提取物对肠道病毒71型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银翘"药对提取物对Hela细胞的毒性以及抗EV71作用;采用腹腔注射20μl EV71建立感染模型,观察小鼠的一般体征,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银翘"药对提取物对Hela细胞的半数有毒浓度(TC_(50))为123.3 mg/ml,最大无毒浓度(TC_0)为15.6 mg/ml(按生药计)。无论同时加入药物和病毒,还是药物在病毒感染后加入均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并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剂量依赖关系。体内抗病毒研究显示,中、高剂量组的"银翘"药对提取物均能显著改善小鼠的不良症状和心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效果接近利巴韦林。结论 "银翘"药对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EV71,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7例肠道病毒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病例资料。比较普通病例组和重症病例组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多见于1~3岁婴幼儿(64.96%),主要症状为皮疹(98.29%)、发热(98.29%)。重症病例发生率较高(占82.05%),多有肢体抖动及易惊(77.78%)。常见并发症有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经对症及抗病毒治疗,重症者早期使用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甘露醇等治疗,治愈113例(96.58%),好转1例(0.85%),死亡3例(2.56%)。结论: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多见于婴幼儿,主要症状为发热、皮疹。重症病例发生率高,多有肢体抖动及易惊。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救治关键在于早期干预,控制进展,减少难治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引起严重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研发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控制手足口病的关键措施.目前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除外)已有3家公司完成了EV71全病毒灭活疫苗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在婴幼儿中安全性良好,预防EV71引起手足口病的保护率达到90%以上,预防EV71其他相关疾病的保护率达到80%以上.此文对这些EV71疫苗临床试验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的流行在亚太地区呈逐渐上升趋势.EV71导致的手足口病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成为医学预防和基础科研的挑战.此文就EV71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临床和实验室诊断、预防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