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内外合治结合点灸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结合点灸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患者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内服,解毒消肿膏外敷,患侧角孙穴点灸治疗。结果痊愈45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内外合治结合点灸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尿潴留是前列腺增生的常见并发症,多发于前列腺增生的中晚期。我院中医门诊采用真武汤加减内服及醋炒麸子外敷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发尿潴留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方合热敷法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患者全部为门诊患者,年龄在18—30岁之间,给予口服中药方并配合热敷法治疗,用药期间停用其他治疗痤疮的药物。结果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3%。结论中药内服方合热敷法治疗面部痤疮,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冻结肩”、“漏肩风”、“五十肩”等,是指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强直的一个临床综合征,多发生在50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病因不明,可能与老年组织退变有关。现代医学研究,常因肱二头肌肌腱炎(长头或短头),岗上肌肌腱炎或肩峰下滑囊炎等引起,也可因肩部或上肢其他部位损伤,使肩部长期固定所致。病理变化主要是关节囊的慢性炎症,使关节囊的皱襞相互粘连。  相似文献   

5.
内外合治带状疱疹24例赵传谟(山东省泰安市郊区汶口医院,271026)主题词带状疱疹/治疗,中药外敷疗法笔者自拟复方大青叶汤,配合外用药物治疗带状疱疹24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4~7岁者2例,22~30岁者7例...  相似文献   

6.
1995年~1998年,我科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带状疱疹26例,临床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6例患者中,男18例,女8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1岁,平均年龄45.3岁;病程最短者4天,最长者11天,平均6.5天。2 治疗方法及结果(1)、内治法:以龙胆泻肝汤(龙胆草、当归、柴胡、生地、泽泻、栀子、车前子、黄芩、木通、甘草)为基本方,随症加减。皮疹潮红,疱疹密集成片,灼热疼痛、舌红苔黄,脉弦数者,为肝胆火盛之侯,加丹皮、赤芍;皮疹破溃糜烂流水,伴面赤烦燥,口干苦、便结、尿赤,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者,为肝胆湿热壅盛,加大黄、茯苓、苡仁清热祛湿…  相似文献   

7.
哮喘病为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类疾病,是临床上常见但又不易治愈的呼吸系统疾病,所以《临证指南》称哮证为“宿哮”,系“沉痼之病”,《张氏医通·哮》云:“凡哮证见胸凸背驼者,此肺络散,为痼疾,不治”,常反复发作,可逐渐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及其严重并发症。治疗上有一定难度,根据临床体会,内外合治疗效尚好,现介绍如下:1 哮喘夙根非独痰,痰瘀气壅是根本《景岳全书·喘促》云:“喘有夙根,遇寒而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秘传证治要诀·卷六·哮喘》云:“喘气之病……此为嗽而气喘,或宿有…  相似文献   

8.
银蒲解毒汤合消肿散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0例高慧琴中药系郭小平兰空司令部门诊部临床资料30例患儿中18例经西药(病毒灵、病毒唑、扑热息痛、维生素C等)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后改用中药治疗。12例初诊时即用中药治疗。年龄最大14岁,最小5岁,病程最长5天,最短...  相似文献   

9.
10.
痤疮为皮肤科临床常见病,也是青少年青春发育期的易发病,常规用药疗效久佳,我们自2005年元月-2006年10月应用中药内外合治法,治疗痤疮60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内服祛风散寒除湿、涤痰化瘀通络的方药治疗“类风关”往往毒副反应较大,以补法为主又取效慢、疗程长。本文以内外合治的方法,攻补兼施、整体与局部同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又减少了毒副反应的发生。具体方法是内服狗脊、淫羊藿、当归等补肝肾扶正以治本,外用雷公藤、乌头、大黄等作中药离子导入祛邪以治标,治疗32例,总有效率达96.9%。  相似文献   

12.
内外合治慢性盆腔炎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是妇女常见多发病 ,而慢性盆腔炎是妇女生殖系统炎症最常见疾病之一 ,我院自 1998年 3月~ 1999年 8月间应用中药内服、中药灌肠、理疗方法治疗盆腔炎 36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的家庭病床观察病人 ,年龄最大 4 6岁 ,最小 2 0岁 ,其中 2 5~ 35岁的 2 0例 ,平均年龄 33岁 ;病程最长 7年 ,最短 1年 ,平均为 4年。有 12例做过输卵管通液术 ,提示通而不畅的有 9例 ,不通畅的有 3例 ;有人流史者 18例 ,不育者 7例。所有患者均有下腹坠胀、腰骶痛、月经失调等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诊断…  相似文献   

13.
痤疮,祖国医学称为肺风粉刺,多发于青春期的男女,是一种常见的损伤人体容貌的皮肤病,据临床报道80%的人.在青春少年时期都患过轻重不同的痤疮。痤疮如果延误治疗会引起瘢痕、囊肿、色素沉着、凹等容貌改变。为此.痤疮的治疗已越来越引起医疗界及美容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内外合治足跟痛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五年来,以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足跟痛8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患者中,男42例,女38例,其中年龄30岁 ̄40岁4例,50岁 ̄60岁34例,60岁以上42例;病程半个月 ̄2个月18例,2个月 ̄1年40例,1年 ̄2年15例,2年以上7例。1.2诊断标准以跟下或跟后疼痛半个月以上,固定不移,行走则痛甚为主要表现,除因鸡眼,胼胝及感染等因素引起外,不论起因如何,有无骨质增生或骨刺形成,均可诊断。2治疗方法2.1内服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2.1.1风寒阻滞型症见局部疼痛,行走不利,行走则疼痛加剧,畏风寒,得热痛减,舌淡苔白,脉浮…  相似文献   

15.
王燕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6):83-84
黄褐斑与妇女的经、带、胎、产及情志关系密切,故临床上中年女性患者较为多见.为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从中医药方面采取多种方法,内外结合,以达到标本兼治.由于本人的方法全面、独到,其结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骨质增生是由于关节的局部损伤、炎症或慢性劳损引起的软骨退行性病变,关节边缘形成骨刺,关节腔内滑膜增厚,导致关节出现疼痛、变形、活动功能受限,且颈背、腰椎骨质增生,由于骨刺压迫神经根,常可出现臂腿麻痛。笔在临床工作中,对该病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电离子导入法外治,收治病人80例,效果良好,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骨痨是中医外科中的虚损性疮疡疾病,本病起病慢、化脓迟、溃后不易收口.因病发生在骨与关节,故多损伤筋骨,治疗颇感棘手,近年来,我们采用内服"加味清骨散"、外用"排脓丹"治疗2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内外合治108例带下病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1 0 a来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洗法治疗带下病1 0 8例 ,疗效较为满意 ,现小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0 8例患者中 ,年龄 2 1~ 35岁者 38例 ,36~ 55岁者70例 ;病程 1 5d~ 0 .5a者 82例 ,0 .5~ 1 a者 2 0例 ,1 a以上者 6例 ;滴虫性阴道炎 2 8例 ,霉菌性阴道炎 2 2例 ,宫颈炎 2 0例 ,慢性盆腔炎 1 8例 ,宫颈炎伴阴道炎 2 0例(伴滴虫性阴道炎 1 3例 ,伴霉菌性阴道炎 7例 ) ;湿热(毒 )下注证 4 8例 ,脾虚失运证 35例 ,肾气虚弱证 2 5例。2 治疗方法2 .1 内服法  ( 1 )湿热 (毒 )下注 ,治以清热解毒 ,利湿止滞。方用止带方加减 :生黄栀…  相似文献   

19.
内外合治复发性口腔溃疡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它口炎,属中医“口疮”、“口破”、“口疡”、“口疳”等病症范畴,是一种以口腔黏膜反复发作的疼痛性溃疡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易反复发作。目前对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师洪钱江主任医师采用内外合治法治疗该病38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治疗方法内服自拟“冠心康复汤”:丹参25克,生蒲黄20克(包),川芎5克,郁金10克,生山楂15克,琥珀4克(冲服),法半夏10克,薤白10克,瓜萎仁12克,枳壳6克,桔梗4克、日服1剂,2个月为一疗程。外贴自配“冠心膏”:外贴穴位:内关、神门、通里、三阴交、膻中。每次贴2~3个穴位,贴48小时后撕去,休息24小时后再贴。贴20次(2个月)为一疗程,“冠心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