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我院1979~1986年收治的6例眼眶神经鞘瘤,均有手术病理诊断。其中良、恶性各3例。结合文献复习,重点描述了该肿瘤的X线表现。在X线表现上,作者建议将该肿瘤分为三型,即锥内型、锥外型、外侵型。并指出锥外型有比较特征性的X线表现,外侵型为恶性征象。文中还讨论了本病的鉴别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2例喉部神经鞘瘤,例1为28岁女性,发生于杓会厌皱襞,例2为14岁男性,发生于室带。术前难以确诊,依据活体组织检查,均诊断为Antoni A型。采用颈侧切开术及喉裂开术将肿瘤摘除。例2并用带蒂胸舌骨肌瓣修复缺损区,术后观察4~10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3.
胃神经鞘瘤十分少见,可发生于胃的各部位。现将我院胃镜室检查发现并经手术病检证实的两例报道于后。 1 临床资料病例1,男,35岁,因上腹隐痛,两次柏油大便昏倒而入院,曾两次胃镜检查发现,胃底有多  相似文献   

4.
肺原发性神经鞘瘤临床少见,本文报告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分别位于气管和右支气管腔内,4例发生在肺实质,依据病理观察分为3类4型,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和X线所见肺内神经鞘瘤分为中心型和周围型,其临床症状由肿瘤的位置来确定。  相似文献   

5.
<正> 神经鞘瘤又称“许旺氏瘤”、“神经膜瘤”或“神经鞘膜瘤,起源于许旺氏细胞,为一种良性单发肿瘤。我们两院在30年中治疗8例,占同时期治疗骨肿瘤1,368例中的0.58%,故属少见。此瘤多发于脊椎,本组8例中就有5例,而发生在长骨者更少,本组仅2例;另1例发生在骶骨累及腰椎和骶骨。本文结合临床病例和文献作一复习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神经鞘瘤原发于下颌骨极为少见。本文报告8例下颌骨神经鞘瘤,并结合临床进行了讨论:1、病种比:我院自1969年~1985年的16年间经病理证实的159例下颌骨良性肿瘤中  相似文献   

7.
头颈部神经鞘瘤(附13例报告)孙国辉王闽全李雪玉于冰(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神经鞘瘤是起源于神经鞘的良性肿瘤,临床少见。我院从1983~1993年共收治头颈部神经鞘瘤13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17~54岁,平均38岁。病...  相似文献   

8.
<正> 恶性神经鞘瘤亦称神经细纤维肉瘤,是由神经鞘细胞、神经束衣和神经内衣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多数起源于神经纤维瘤,少数起源于神经鞘瘤。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4:1。年龄从14岁~62岁,但以青年和中年多见。临床恶性神经鞘瘤罕见,因缺少神经鞘瘤的特点而易漏诊。我院遇一例经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胸腺瘤的内分泌、免疫功能及X线诊断等方面有较广泛的研究。临床具有重症肌无力及前纵隔块影者,大多数是胸腺瘤,X线诊断亦较易;但无重症肌无力,块影不在前纵隔心底部或与心血管阴影混淆者,则易误诊。本文31例(本校附属一、二院18例,大连医学院附属医院13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胸腺瘤。其中4例有重症肌无力表现,其余各例症状不典型,有赖于X线诊断。X线诊断有时仍有困难或发生误诊。为了提高X线诊断准确率,本文复习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着重讨论不典型病例的误诊原因。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成骨不全症的X线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确诊成骨不全症患儿的临床和X线表现。结果:本组成骨不全症患儿骨骼普遍性骨质疏松,长骨见不同时期骨折,骨干弯曲变形,其中1例肋骨后部变形,前端膨大,脊柱椎体双凹变形或压缩变扁,骨盆畸形。结论:X线诊断成骨不全症有一定的特征,为临床提供重要诊断依据。结合临床及X线特点,可以和多种骨质疏松性骨病鉴别。  相似文献   

11.
彭家武  葛庆生  陈德钢 《安徽医学》2007,28(6):F0003-F0003
肾上腺神经鞘瘤临床上极罕见,且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术前很难与其它肾上腺肿瘤特别是静止期嗜铬细胞瘤相鉴别,我科收治1例,术前按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准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肾上腺神经鞘瘤,现回顾本例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本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和病理特点,及治疗和愈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林剑军 《广西医学》2005,27(10):1652-1652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常见腹部重症,病死率高.现将我院近五年来所确诊2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肾上腺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与诊治(附4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上腺神经鞘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肾上腺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的40例肾上腺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该疾病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4例,均在体检时发现肾上腺占位,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结论肾上腺神经鞘瘤较为少见,且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治疗选择为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4.
腹膜后神经鞘周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我院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报告如下。例1,男,23岁,因右下腹有鸡卵大小肿块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右下腹可触及5×6cm质硬、活动差、表面光滑、无压痛之肿块,心肺(-)。B型超声检查:右下腹可操及4.5×6.0cm边缘规整.呈低回声团块.其内回声久均匀。该肿块位于下腔静脉右侧,脊柱右前方与肝、脾、胰、肾均无相连。B超诊断:腹膜后肿瘤。术中诊断:腹膜后肿瘤。病理诊断:腹膜后神经鞘瘤。例2,男,29岁、左上腹部不适感.自觉有包块就诊。查体:一般状态良,左上腹可触及包块SX6cm质…  相似文献   

15.
黄成都 《微创医学》2002,21(2):214-215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Lumber posteriorintrao sseous cartilaginous node,LPMN)于X线平片表现为椎体后缘局部骨质缺损,常被误诊为椎体外伤性骨折、永存骨骼及椎间骨等[1],并常导致不必要手术治疗.本文收集我院1995年5月至2001年8月经CT确认为LPMN者15例,并摄有腰椎正侧位平片,回顾性分析总结X线平片表现及征象,旨在提高X线平片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复习了6例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X线表现。本病发病年龄较轻,常以上腹痛、纳差、消瘦及上腹肿块而就诊。X线可分为溃疡型、浸润型、局限肿块型及多发结节型。胃壁受侵广泛,但柔韧度及扩张度尚存,此为该病与胃癌鉴别诊断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17.
下肢应力骨折的X线诊断(附28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小余  鲁宏 《重庆医学》2003,32(7):953-954
应力骨折又称“疲劳骨折” ,多见于新兵、运动员、舞蹈演员、工人、跑步者、护士、医生等[1] 。发生在下肢者 ,以跖骨和胫骨多见 ,而后者目前有增多的趋势。本病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 ,易误诊为骨低毒感染和骨肿瘤。作者收集 2 8例应力骨折 ,探讨其X线表现及诊断价值。1 临床资料本组 2 8例下肢应力骨折 ,均为男性武警战士 ,年龄 17~ 2 2岁 ,共 2 1例 ,平均 18.8岁 ,均发育良好 ,体检合格 ,无明确的外伤史 ,2 2例为入伍后参加急训的新兵 ,6例为参加高强度训练的老兵。主要症状为患处局限酸痛、隐痛、活动后加剧 ,休息后减轻 ,大多数尚能坚持…  相似文献   

18.
头颈部神经鞘膜瘤据报道仅占全身发病的25%,而在耳鼻喉科范围内,发生于咽部者较多,发生于鼻及鼻窦者则极罕。国外文献中偶有记载,尚无详细的统计资料可考。作者于1982年遇原发于鼻腔鼻中隔前上方巨大神经鞘膜瘤1例,并经冷冻下完整切除而治愈,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1968——1981年共收治咽旁肿瘤21例,其中神经鞘瘤15例;脑膜瘤、血管纤维瘤、甲状腺腺瘤、纤维组织细胞瘤、未分化癌及平滑肌肉瘤各1例。21例中男9例,女12例。发病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以25岁到45岁发病率较高。从发病到就诊时间3个月至10年不等。肿瘤位于右侧14例,左侧7例;侵占上咽腔4例,侵占整个咽腔17例,颈部可扪及肿块9例。除1例未分化癌外,其余20例均手术摘除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22例脊柱脊索瘤(骶尾椎14例,胸椎4例,腰椎3例,颈椎1例)的 X线表现,其中以骨质改变(包括溶骨性破坏、骨膨胀变形、骨质增生硬化、压迫性骨质吸收等),软组织肿块,肿瘤内钙化为多,少数可见到椎管占位和椎间隙的改变。文中就检查方法、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作了讨论,并提出骶尾椎脊索瘤的特征性 X 线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