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海军某舰的20个部位进行噪声强度测定,并对53名舰员(106耳)进行了听力调查。结果表明,舰上的主机舱、副机舱、尾轴舱和锅炉舱的噪声平均超过90dB(A);其中高频听力损伤的有32名(57耳).发病率为60.3%;机电部门发病率最高达64.5%;高频听力损失中以6000Hz受损最明显.占70.2%,听力曲线呈V字形的最多,占78.9%。造成32名舰员听力受损的主要原因是对噪声的个人防护不够。 相似文献
2.
3.
4.
1983年4月15日~5月15日,我们随舰出海,对在北海海区进行锚训的8种舰船共××艘舰艇的若干名参训人员做了健康状况的调查。资料和方法远航前印发舰员健康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职务、海上生活时间、晕船史、过去病史,远航前后的血压、心率、体重,晕船程度、抗晕措施、抗晕效果、进食情况、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职业噪声暴露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 对6854人生产作业工人进行听力检查,并根据听力损伤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2140人(31.22%)出现高频听力损伤,其中新发病例819例,旧病例1321例,按接触工龄分析,发病率随着工龄增加而逐年减少(P<0.001),累积患病率随工龄增加而逐年增高,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P1.5<0.05,P2.5<0.05)。结论 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高频听阈听力有影响,应采取积极的综合预防性措施来控制噪声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噪声对高频听力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稳态、脉冲噪声及接噪工龄对作业工人高频(10~20kHz)听力的影响。方法:应用频率范围(0.5~20kHz)的纯音听力计对374 名18~25 岁噪声作业工人的高频听力进行检测,以同年龄50 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脉冲组的高频阈值明显高于稳态组(P< 0.001),两组高频听阈的出现率较正常组明显下降。接噪工龄5 年之内,各工龄组间的高频阈值没有明显的变化,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01)。结论:噪声性质对高频听力有影响,脉冲噪声比稳态噪声对内耳高频听力危害更大,噪声工龄对高频听力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接触噪声第一年。同时对噪声引起高频听力下降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煤矿井下工人噪声性听力损伤与噪声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煤矿井下生产性噪声对工人听力损伤的影响。方法 首先对煤矿井下采掘现场进行噪声测定 ,然后对 2 5 2名井下工人(其中掘进工人 15 9名 ,采煤工人 93名 )进行纯音听力测听 ,将测听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 5 2名工人中近 90 %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 ,以高频听力损伤为著 ,平均听力曲线为缓降型 ;工龄愈长 ,听力损失愈显著 (P<0 .0 1) ;掘进工人听力损伤与采煤工人听力损失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煤矿井下生产性噪声能使大多数工人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 ,噪声聋与噪声级及噪声暴露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8.
对工业噪声致听力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噪声暴露工人0.5 kHz~16 kHz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扩展高频测听进行研究.探讨工业噪声对作业人员听功能的影响,以期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方法:用精密积分声级计记录北京人民机器厂机加工车间噪声强度及频谱分布,对42例耳科正常人和20例噪声暴露工人进行0.5 kHz~16 kHz DPOAE、常频纯音测听(0.5 kHz~8 kHz)及扩展高频测听(9 kHz~16 kHz)检查,比较DPOAE和纯音测听的结果.结果:生产车间噪声强度为87 dB~95 dB SPL(A),噪声频谱以 0.5 kHz~2 kHz为主.噪声暴露工人纯音听阈在6 kHz处和扩展高频区升高明显,DPOAE幅值在4 、6 kHz和11.2 kHz处较正常组明显下降,而在12.5 、14 、16 kHz三个频率二组几无差异.随着暴露噪声中的工龄延长,噪声暴露工人纯音听阈逐渐升高,DPOAE幅值逐渐降低.结论:长期暴露在工业噪声下可引起作业工人噪声性听力损失,且暴露时间对听力的影响具有累积作用.常频DPOAE检查及扩展高频测听均可用于噪声性聋的早期诊断和监测.DPOAE的产生部位和机制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情况的动态变化,为控制和消除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单位对某企业接触噪声作业且工作岗位相对固定的工人2008—2012年的纯音听力检查结果,并对听力损害与工龄、年份、工种(车间)的关系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效调查1929人次,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1.51%(222)显著高于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8.09%(156)有统计学意义(χ^2=12.78,P〈0.01);2008年与2012年高频及语频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份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组在6年与9年比较时,高频及语频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种(车间)不同听力损失有差异,综合车间、工艺车间LAeq8h(8h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暴露水平高的岗位,听力损伤程度大于噪声暴露水平低的岗位。结论噪声暴露时间越长、暴露水平(剂量)越高,听力损伤率越高,且高频听力损失明显高于语频听力损失。 相似文献
10.
高功率微波武器对舰员的损伤及其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世界主要军事大国都在加紧高功率微波武器(又称射频武器)的研究,这种可用来攻击敌方电子设备并杀伤作战人员的新式武器已在战争中崭露头角.美国海军在海湾战争中就使用了高功率微波弹头,数枚高功率微波炸弹配合其他武器曾使巴格达指挥系统、国家电视台等一度中断运转,显示出其作为新一代高技术武器的强大威力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在现代海战中也将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有关高功率微波武器医学防护研究已成为军事医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13.
赵晋林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19(3):64-65
目的:了解噪声对纺织女工听力的影响。方法:对太原市某纺织厂接触噪声作业女工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纺织噪音对女工语频听损的检出率为16.48%,高频听损随声级或工龄的增加明显加剧。结论:纺织噪声确实能引起纺织女工听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对豚鼠噪声性听力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3只豚鼠随机分为丁咯地尔组(5只),噪声损伤组(5只),正常对照组(3只)。采用105 dB SPL(sound presure level,声压级)白噪声刺激,连续5 d(5 h/d)制造噪声性耳聋动物模型,其中丁咯地尔组在每天噪声刺激前30 min给予丁咯地尔(200 mg/kg)灌胃。豚鼠在给噪前后进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测,给噪后采用形态学方法观察耳蜗外毛细胞受损情况。结果噪声损伤组及丁咯地尔组豚鼠噪声刺激前后ABR阈值分别为(17.50±3.80)dB SPL、(16.00±3.94)dB SPL和(67.08±6.20)dB SPL(、49.00±4.59)dB SPL,两组豚鼠经噪声刺激后阈值的升高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DPOAE幅值的下降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丁咯地尔组豚鼠ABR阈值的升高和DPOAE幅值的下降与噪声损伤组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耳蜗基底膜铺片观察到凋亡、坏死和缺失的受损外毛细胞,计算其受损率发现,丁咯地尔组豚鼠外毛细胞受损率明显低于噪声损伤组(P<0.01)。结论预防性使用丁咯地尔可以减轻噪声对豚鼠耳蜗的损害,对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神经生长因子对豚鼠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听阈,耳蜗酶组织化学检测等为指标,观察豚鼠每天在115dB(A)稳态噪声连续6d的暴露(45min/d)前,肌肉注射不同剂量的NGF及鼠皮层声诱发电位,听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succinic dehydrogenase,SDH)活性的影响。结果:A「NGF:100BU/(kg.d),im.」 相似文献
16.
工业噪声对生产工人听力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录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6):868-868
生产性噪音是影响劳动者身体健康的主要职业性危害因素之一。噪声接触可引起身体多系统和多功能的损伤。通过对某企业的现场调查,了解噪声对职工听力损伤的程度,探讨影响听力损伤的主要因素,为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工业噪声对生产工人听力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工业噪声对生产工人听力影响.方法对246名某集团噪声作业职工进行了听力检查.结果噪声作业职工听力损伤发生率是41.5%,听损检出率显高于对照组(8.1%).听力损伤检出率随接噪工龄的增长而增高,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r=0.975,P<0.05).结论工业噪声影响工人的听力,与接噪工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太原市电信局主要科室噪声强度和作业工人健康状况。同时选择所处噪声强度一致的报务员和挡车工进行同声级不同工种健康对照。结果表明,报务员暴露噪声最高,为85dBA。耳聋和高频听损最高检出率分别为4.2%和30%。耳鸣和神衰综合征最高检出率分别为35.7%和36.9%。所述健康指标,其检出率均显示了报务员高于其它工种,但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常规训练舰艇舰员的心理健康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常训舰艇舰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CML、SCL-90、情绪社交孤独量表进行测量。结果:潜舰、护卫舰与驱逐舰在多项身心症状指标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不同类型的舰艇上不同个性的多项身心指标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舰艇上睡眠有问题与无问题在多项身心指标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结论 心理卫生工作必须实施。 相似文献
20.
甲苯与职业噪声暴露对听力损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苯与听力损失的关系以及甲苯和职业性噪声对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利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广州市某冷轧厂连续性噪声作业人员224名男性接触甲苯者为甲苯组,在相同的噪声暴露环境中选择140名男性不接触甲苯者为对照组,对噪声暴露作业场所进行测点选择和噪声强度测量〔dB(A)〕,并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CNE)。对工人进行左、右耳500-6000Hz6个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测试,并问卷调查。分析噪声和甲苯对听力的影响以及两者的联合作用。结果同一噪声暴露环境下,在4000Hz频段,甲苯组左、右耳听阈位移分别为[(30.1±13.3dB(A),30.2±13.6dB(A))]6000Hz听阈位移为[(27.0±12.9dB(A),28.4+16.4dB(A)]均高于对照组(P0.05)。甲苯组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为20.5%,对照组为1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接触甲苯量50mg/m3以上听力损失发生的相对危险度是不接触甲苯的2.3倍(P0.05)。累积噪声量达80(dB(A))及以上时,甲苯与职业噪声联合作用的RR值(9.773)大于两个变量独立作用之和。结论大量接触甲苯可导致听力损失发生率增高,在高强度噪声暴露情况下,甲苯和职业噪声暴露对听力损失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