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玲  朱春连 《吉林医学》2005,26(1):76-76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因缺氧或产伤引起的脑损伤,早产儿发病率较高且预后较差。在产前、产时及产后,一切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缺血的因素如脐带绕颈、胎盘早剥、窒息等都可导致颅内出血,尤以早产儿多见。产伤则以足月儿多见,因胎头过大、头盆不称、急产、使用高位产钳和吸引器助产等,均可使胎儿头部挤压变形而导致大脑镰、小脑天幕撕裂而引起硬脑膜下出血,  相似文献   

2.
3.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早期的严重疾病之一,主要由缺氧、产伤引起,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状态为主要特征,早产儿多见,严重死亡率较高,即使存活也容易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因此,必须加强新生儿围产期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争分夺秒抢救患儿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5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增敏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3):1003-1003
1 病情观察 1.1 观察分析病因 由于助产时外力作用使用不当而致新生儿头变形引起损伤性颅内出血者,且多合并有缺氧性出血,出生后发生窒息。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早期的严重疾病之一,主要由缺氧、产伤引起,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状态为主要特征,早产儿多见,严重者死亡率较高,即使存活者也容易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因此,必须加强新生儿围产期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争分夺秒抢救患儿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5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艳 《中原医刊》2003,30(19):F004-F004
新生儿颅内出血多是由于分娩时胎儿缺氧或产伤所致 ,是新生儿致死率较高的病因之一 ,好发于早产儿。 2 0 0 1年 6月~2 0 0 2年 8月我院共收治此类患儿 196例。其中治愈 178例 ,好转 8例 ,死亡 10例 ,现将护理要点及体会报告如下。1 病情观察1 1 意识和精神状态 :密切观察意识的改变在颅内出血的患儿治疗中起主导作用。患儿烦躁不安 ,脑性尖叫伴有抽搐 ,结合有分娩窒息史 ,提示有小脑幕上出血 ,及时报告医生给予镇静和止血治疗 ,同时对抽搐的时间、次数、部位也作详细记录。为医生判断出血部位、出血量及预后估计提供了依据。颅内出血的患…  相似文献   

7.
新生几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疾病,多由于缺氧或产伤引起。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兴奋或抑制状态为主要特征。死亡率较高,存活者也常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我们自2005-01—2006-01间共收治32例,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和预防,以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方法:通过药物的治疗和护理,避免过多的翻动,保证安静,使患儿免受刺激,尽可能预防新生儿合并症。结果:提高患儿生存率。结论:高质量的护理和减少患儿翻动,保持病室安静是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和提高患儿生存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李良荣  赵云战 《中原医刊》2004,31(11):60-61
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由缺氧或产伤引起,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状态为主要特征。其发病原因:①损伤:多为分娩损伤,用力过大,致使小儿头部骤然变形,大脑镰及小脑幕撕裂,损伤颅内大静脉引起颅内出血;②缺氧性颅内出血,多为胎盘早剁、前置胎盘、脐带脱垂、产程延长、胎盘功能不全等引起胎儿宫内窒息或产后室息而导致缺氧;由于脑组织缺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疾病.多由于缺氧或产伤引起.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兴奋或抑制状态为主要特征.死亡率较高,存活者也常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我院2004年3月~2008年3月共收治30例,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早期疾病之一,多为损伤性和缺氧性颅内出血,是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依病情轻重而异,以窒息和中枢神经兴奋或抑制相继出现为特征,严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治率愈甚为重要。我院1997~1998年共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35例,经CT协助确诊,精心治疗后痊愈30例,死亡5例。现将我们对该病患儿的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观察对象凡胎儿有宫内窘迫,早产,分娩过程中机械性损伤史,臀位牵引,急产的新生儿均列为观察对象,出生24小时内都不能排除颅内出血的可能。本组颅内出血的新生儿中有20例为胎儿宫内窒息,…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干预手段。方法:通过加强临床观察,注意环境、保温、体位、吸氧预防感染及康复指导。结果:降低了残废率,减少存活者后遗症。结论:必须提高儿科护士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  相似文献   

14.
李春青 《实用新医学》2002,4(5):448-448
患,进行青霉素皮试5分钟后即出现消化系统过敏反应,由于护士能密切观察病情,与医生密切配合,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措施,使病人及时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崔冬梅牛庆婷刘云(山东省临沭县人民医院儿科临沭县276700)关键词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新生儿颅内出血多是由于分娩时缺氧或产伤所致,病死率较高,多发于早产儿。1993年1月至1997年1月我科共收治88例,其中治愈70...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损伤 ,胎儿或新生儿缺血缺氧的各种原因均可导致颅内出血 ,病情重、预后差。本文对 36例CT定位确诊的新生儿颅内出血 ,除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外 ,对其部分病例按其出血部位不同 ,分别采用反复腰椎穿刺放出脑脊液、硬膜下穿刺、脑室穿刺引流等综合治疗 ,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减少了死亡率 ,挽救了一些危重患儿的生命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6例来自 1989- 1999年收治的患儿 ,随访1- 6年 ,均经脑脊液化验除外颅内感染性病变 ,经CT检查定位 ,确诊为颅内出血。其中男 2 1例 ,女 15例 ;早产 6…  相似文献   

17.
邓成英 《重庆医学》1996,25(2):100-101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多见于未成熟儿。其临床表现视轻重而异,以窒息、惊厥及抑制状态的相继出现为特征。患儿即使存活,也容易遗留下严重后遗症。其主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质量,将从五个方面进行病情观察,从而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对症治疗、合理护理措施.如保持安静,取适当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体温稳定,合理喂养等护理措施,是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正>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病情变化快,颅内出血量仅6毫升即可造成严重的意识障碍,呼吸改变,如延误诊治可危及生命,需及时抢救治疗。 新生儿颅内出血并不少见,我科自1997—1999年共收治28例,由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治及护理都有其特殊性,现就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颅内出血观察及护理韦法莲,汪世琼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将我院1994年6月~1995年8月收治30例病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作者单位:舒城县人民医院儿科,安徽2313001临床资料30例新生儿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