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喜波  杨平 《中医正骨》2000,12(9):59-59
颈椎枕颌带牵引是治疗颈椎病及颈椎相关疾病的常用方法 ,主要应用于颈椎病颈型、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及部分髓型 ,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管狭窄症 ,颈椎失稳 ,颈椎小关节紊乱 ,寰枢关节移位 ,痉挛性斜颈等。牵引一般分为坐位和卧位两种姿势 ,住院病人通常选用卧位牵引。作者在运用该法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护理经验。现总结并浅谈体会如下。1 护理措施1.1 准确执行医嘱 ,备齐并检查用物 认真阅读医嘱 ,确认患者的牵引重量、角度、时间方式。了解牵引角度是前屈位还是后伸位及其度数 ,牵引方式为间断性牵引还是定期持续牵引。间断性牵引…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常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颈椎病发病年龄逐渐有年轻化的趋势.发病率也逐渐上升.临床上可采用牵引、理疗、手法、针灸、药物甚至手术等方法治疗,在患者规范治疗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及正确的护理手段,既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症状和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又可避免该病的复发.自2005年以来,我科共收治200余例颈椎病患者,并对其中112例患者实施卧床持续牵引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枕颌牵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颈椎病是骨伤科的常见病 ,根据常见的症型可分为 :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等五种。枕颌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常用而又比较有效的方法。笔者自 1 996年~ 1 999年期间 ,用枕颌牵引治疗以上各型颈椎病共 5 4例 ,取得了不同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为 5 4人 ,均来自门诊。其中男性 1 5例 ,女性 39例 ;年龄最大者 47岁 ,最小者 1 8岁 ( 1例 ,系在校高中生 ) ,平均 2 8.5岁 ;病程 :最短者 5天 ,最长者 3年 ,平均 2 .5个月 ;初次发作者 39例 ,反复发作者 1 5例 ,经常“落枕”或虽为初次“…  相似文献   

4.
刘建文  顾夙  李振武 《中医正骨》2005,17(8):40-40,42
颈型颈椎病是其他各型颈椎病的早期阶段,临床上很常见.目前未引起医患足够重视并正规治疗,往往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颈椎严重的器质性病变.为了解除患者的痛苦,阻止病情的恶化,作者自1998年6月~2003年6月选择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颈型颈椎病75例,采用Glissin枕颌带牵引为主,配合七叶皂甙钠应用、手法及项背肌锻炼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葛根汤合四物汤配合枕颌带牵引治疗颈椎病2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作桓  彭雪锋  陈宇宁 《新中医》2004,36(12):46-46
笔者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葛根汤合四物汤口服,配合颈椎枕颌带牵引治疗颈椎病,获得较好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枕带牵引治疗颈椎病的体会胡玉香甘肃省中医医院(730050颈部脊柱为了支持头颅的重力,需要有坚强的支持力,同时为了适应视觉、听觉和嗅觉的刺激反应,还需要有强大而敏锐的可动性,颈椎病由于急性创伤或者慢性劳损等原因引起颈椎间盘组织以及颈椎骨与关节缓慢进展...  相似文献   

7.
韩洁 《江西中医药》2006,37(11):57-57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现代化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颈部遭受风寒、外伤、劳损机会都大幅增加,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颈椎病的发生也不断上升。2000年以来笔者选用针刺加枕颌牵引治疗颈椎病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钢  许学猛 《内蒙古中医药》2014,(22):F0002-F0002
目的:观察颌枕带牵引结合靳三针疗法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疗效。方法:对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用颌枕带牵引后,患者静坐休息5分钟后进行针刺取穴,主穴天柱、百劳、大杼;根据不同症状相应配曲池、肩井等穴;对照组仅用颌枕带牵引。两组均每周治疗一次,一共8周。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70%,经f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颌枕带牵引结合靳三针疗法是较好的治疗方法,疗效优于颌枕带牵引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颈汤结合枕颌带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7例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2例,采用通颈汤口服+枕颌带牵引,对照组35例,采用TDP+中药贴敷治疗,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2.3%,对照组45.3%。结论:通颈汤结合枕颌带牵引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建军  温海棠  黄黎 《新中医》2006,38(5):68-69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配合枕颌带牵引、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68例患者服用独活寄生汤并配合枕颌带牵引、推拿治疗。结果:显效83例,有效57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83.3%。结论:独活寄生汤并配合枕颌带牵引、推拿治疗各型颈椎病均有一定疗效,其中以神经根型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配合枕颌布托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6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疗法配合枕颌布托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灸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CAS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疗法配合枕颌布托牵引治疗可有效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疗程短、复发率低、无后遗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笔者采用枕颌牵引合中药内服及骨肽注射液治疗颈椎病1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卧位颈椎牵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供血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卧位颈椎牵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供血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卧位颈椎牵引,对照组采用传统坐位颈椎牵引,持续牵引20 min,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以经颅多普勒(TCD)所检测的数据为指标,观察卧位颈椎牵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动脉系统供血的影响。结果:卧位颈椎牵引治疗后异常血管数量明显减少,与坐位颈椎牵引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卧位颈椎牵引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椎—基动脉系统供血情况,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颈椎病与颈椎牵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扼要叙述了历代中医文献中关于脊柱牵引的有关内容,说明了颈椎牵引在颈椎病治疗中的作用;提出了颈椎牵引的分类方法,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全面讨论了颈椎牵引在牵引时间、牵引方向、牵引重量等方面应遵循的一般原则。还论述了颈椎牵引的禁忌症及使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正颈椎病是受椎间盘变质影响,致颈椎骨、软骨以及韧带等身体结构出现严重退化,进而使脊髓、神经根以及血管等周围组织严重损伤的现象,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1])。当前,人们由于生活方式改变、工作压力较大以及户外运动减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在目前临床治疗颈椎病的诸多方案中,颈椎牵引是一种较理想、治  相似文献   

16.
颈椎病是骨伤科的常见病、高发病。2005年~2006年,笔者采用加颈枕仰卧式垫平卧式颈椎牵引治疗本病102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观察185例,均为本院中医骨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2例中,男69例,女33例;年龄22~68岁,平均56岁;平均病程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进一步探索防治颈椎病的新方法 ,笔者研制成集牵引、矫形、药疗、磁疗于一体的药磁颈椎枕 ,供患者在家庭中应用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一般资料全组共 96例 ,其中男性 4 5例 ,女性 51例 ;年龄 2 0~ 69岁 ,平均 4 4岁 ;病程 1个月~ 2 0年。其中颈型者 3 1例 ,神经根型者 2 0例 ,椎动脉型者 14例 ,脊髓型者 5例 ,交感神经型者 6例 ,混合型者 2 0例。治疗方法药磁颈椎枕主体按人体头颈部生理曲度设计 ,软硬适中 ,富有弹性。颈枕的部位较高 ,呈圆弧性凸起 ,高度约等于自身拳高 ;头枕的部位低而平缓 ,高度约等于颈枕部高度的一半。枕主体中…  相似文献   

19.
颈椎枕治疗颈椎病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 ,治疗方法颇多。自1998年我们采用中草药制成的颈椎枕治疗颈椎病 3 6例 ,收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 6例患者均为我院骨科门诊病人 ,其中男 15例 ,女2 1例 ;发病年龄 3 0岁以下 1例 ,3 1岁~ 40岁 8例 ,41岁~ 5 0岁17例 ,5 1岁~ 60岁 7例 ,61岁以上 3例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6浕 ,平均 ( 3 2 4± 10 8)个月 ;以上均经X线颈椎正侧位检查 ,生理曲度平直或消失 6例 ,颈椎间隙狭窄 9例 ,骨质呈唇样改变2 1例。临床症状 :颈背部不适或上肢疼痛、麻木活动障碍 ,头痛、头晕、恶心、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