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综合疗法对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16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康复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96%,高于对照组的6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或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法,对三个中心共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采用治疗前后中医辨证证候打分比较、Brunnstrom评定法对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行为能力情况比较、血脂、血凝、血流变等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研究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表明,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可以明显改善中医证候,具有治疗意义;对肢体功能障碍的降低、日常生活行为能力的提高具有明确疗效;对血液中血脂、血凝、血流变中各指标的变化都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结论: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是一种客观、系统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脑梗死的早期治疗和康复具有极高的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0%,对照组为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A和BI评分两组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疗效显著,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中医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针灸、中药以及推拿等中医中药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则为75.6%,两组差异显著(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的FMA及B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药加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采用中药辨证施治配合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30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并与同期单纯采用中药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所有病人均经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笔者运用反射疗法配合背部推拿点穴、针灸和金针疗法成功治愈10多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效果良好,举一典型病例介绍如下。一、基本情况余某,女,退休工人,身  相似文献   

7.
艾灸在卒中治疗中应用日益广泛,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及并发症,常与针刺配合应用。现就其治疗卒中后遗症的进展进行综述,进一步发现应该注重艾灸在卒中急性期的应用及如何优化选穴方案。  相似文献   

8.
艾灸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柱,点燃温灼穴位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之目的。笔者专攻钊灸三十余年,通过临床体会到灸法有其独特的疗效。尤其某些疾病长期针刺不效,改用灸法后收效甚佳。仅举治验数则,以就教诸同道。一、不孕症艾××,女,38岁,于1955年3月3日初诊。16岁初潮,月经一直错后,2~3月一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塞后遗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将45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脑活素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3%(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71±4.98),优于对照组的(16.92±54.68)(P<0.05).结论:中医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矿泉浴配合血氧疗法治疗35例闹梗塞后遗症患者,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运动疗法对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使用运动疗法,治疗组同时加以中药。采用Fugi—Meyer评分法与Barthel指数评分法,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结合运动疗法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艾灸疗法的思考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灸法为中医临床"针、灸、药"三法之一,而今针灸临床却出现了"重针轻灸"的现象.通过论述艾灸疗法的理论与临床应用,阐释灸法温煦阳气,温通气血,温经散寒,回阳固脱在治疗中的优势.同时,分析了艾灸疗法的有效病症,阐释艾灸疗法在急重症、常见病,以及预防保健方面的特点与优势,以期引起同道对灸法的重视,提升灸法之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脑梗塞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占脑卒中的80%以上,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临床特点,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属中医“中风”范畴,多由于气血失调、脏腑虚损,风火痰瘀作崇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总结治疗体会。方法:选择45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灸和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71±4.98)分,对照组为(16.92±54.68)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结合针灸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中风经过救治,神志清醒后多留有半身不遂等后遗症,若急时配合中医康复疗法进行综合治疗.可大大降低致残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 1989年以来 ,共收治中风后遗症患者 10 8例 ,经应用综合疗法 ,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0 8例中 ,男性 59例 ,女性 4 9例 ;年龄 34~ 88岁 ,平均 6 1岁 ;病程 12天~ 13年。其中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后遗症 6 7例 ,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遗症 2 4例 ,其他 17例。治疗方法(一 )辨证治疗 :1.气虚血瘀型 :肢体偏瘫、肢软无力、面色萎黄或肢体麻木、活动不利、舌淡红、有瘀斑、苔白、脉细涩或虚弱。治宜益气活血 ,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 90 g、当归10 g、赤芍 10 g、川芎 12 g、桃仁 10 g、红花 10 g、地龙 10 g、桂枝 6 g、…  相似文献   

17.
18.
全息针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一例针灸系91级田胜利(050091)指导刘美文全息计法是笔者通过临床体会,根据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病变特征.结合传统针刺理论和全息胚理论,选取针刺穴位,深度,手法的一种方法。现举应用本法治疗的一例脑梗塞后遗症说明之。商某.男...  相似文献   

19.
磁化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116例张小莉,宋广业(解放军309医院理疗科,北京100091)1一般资料本组116例住院病人,男67例,女49例;平均年龄64岁;病程最短12天,最长2年零4个月;另设对照组116例,一般情况与治疗组同。2治疗方法两组针刺部...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76岁,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左半身无力、麻木。经MRA检查为大脑右半球梗塞。经检查患者左大腿外侧及左上肢有感觉神经麻痹及感觉异常,出现刺痛感、冷感、晨起时不明原因胀痛等,运动神经正常。触诊腹部柔软,少腹不仁。足尖及左下肢发凉,腰背部酸板。肾脉沉细,胃脉缓,肝胆脉沉紧。综合治疗方针以恢复阳气,缓解上、下肢的感觉异常,放松患者情绪为目的。在接受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