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隐静脉曲张是最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是由于深静脉压力增高,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从而使大隐静脉瓣膜处瘤样扩张,使下肢浅静脉与深静脉汇合处的瓣膜失去单向阀门的作用,使下肢血流回流障碍,静脉血液倒流,大隐静脉淤血,从而使静脉迂曲扩张。大隐静脉曲张发病率男性约15%,女性约35%[1],其中约有70%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2],传统手术方式是将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多个切口剥脱曲张静脉,导致手术创  相似文献   

2.
目的于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实施治疗,研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11月—2018年8月,于该院选取100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匀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于对照组患者内应用常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实施治疗,于观察组患者内应用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实施治疗,对治疗效果、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实施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34.00%、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手术情况指标均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实施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8.00%与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实施治疗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手术情况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利用改良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单一组利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治疗,联合组选择改良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对照效果。结果联合组和单一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分别为90.48%、71.43%;联合组较单一组手术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单一组1667%。结论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通过改良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和剥脱术联合治疗可以使术后并发症减少,提升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2001年至2005年,我院用顺静脉瓣膜方向插入剥离器抽出人隐静脉19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7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92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实验组(46例,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和对照组(46例,应用常规手术)。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结果实验组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该院收治的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抽选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7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手术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危结扎点式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2月~2013年2月采用静脉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疾病49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采用静脉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疾病手术时间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减少,无皮肤坏死、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静脉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疾病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应用点状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疾病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便、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实施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2例本院诊治的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9年1月~2020年1月是抽取时间,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6例.分别行传统手术、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比对两组治疗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短于参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观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常规手术)与观察组(n=50,改良手术),两组患者均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合并加点式剥脱术。术后评估治疗效果与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取大隐静脉高危结扎合并加点式剥脱术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既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采用大隐静脉剥脱联合透光旋切术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00例,时间在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n=50)采用大隐静脉剥脱联合透光旋切术治疗,分析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长、住院时长以及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长、住院时长以及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采用大隐静脉剥脱联合透光旋切术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纯大隐静脉曲张采用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效果。方法:将85例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采用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及高位结扎传统节段性剥抽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2年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纯大隐静脉曲张采用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效果。方法:将85例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采用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及高位结扎传统节段性剥抽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2年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邱刚 《双足与保健》2017,(10):89-89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曲张应用大隐静脉剥脱与透光旋切术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该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大隐静脉剥脱与透光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发生率为3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剥脱与透光旋切术联合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治疗,能够有效减轻对患者的创伤,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患者康复,可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位结扎剥脱术和静脉激光烧灼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采用静脉激光烧灼术治疗(激光组),40例采用和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结扎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和3个月CEAP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激光烧灼术有利于提高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高淑琴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3):176-176
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30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收到良好效果,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30例,其中男62例,女68例,年龄27-65岁,单侧大隐静脉曲张119例,双侧11例,并存原发性高血压病13例,2型糖尿病9例。1.2治疗方法:本组病人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手术后弹力绷带包扎,托马式架抬高患肢20cm-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46例52条下肢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行改良结扎法加点式抽剥术治疗。用1.5~2.0 cm切口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保留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和阴部外静脉。经0.2~0.5 cm的微小切口剥除曲张的大隐静脉属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前有肿胀和沉重感的34条下肢曲张静脉,32条术后症状消失,另2条症状改善。皮下淤血斑于1个月后自行恢复,皮肤切口瘢痕极小,随访2个月~1 a,未发现复发。结论改良结扎法加点式抽剥术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8.
大隐静脉曲张是普通外科常见病,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是其有效和传统的手术方式,虽然近10年出现了微创手术治疗手段,但大隐静脉主要分支的结扎和处理是共同的基本要求和减少术后复发的有效措施.大隐静脉主要分支变异非常多,汇入大隐静脉的根部基本在3cm范围内,术中细致解剖非常重要,小切口,恰当的解剖层次,清晰的显露,主要分支的全面结扎,避免重要血管的损伤完全可以做到的.从而达到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在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临床资料,探究采用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4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患者胀痛、跛行等临床症状均消失,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次成功剥脱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住院时间为12~21d,平均住院时间为(16.3±3.8)d。溃疡愈合时间为3~6周,平均愈合时间为(4.1±0.8)周。结论: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顺行剥脱联合点状抽剥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2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病例42例,共52条患肢,均采用顺行剥脱联合点状抽剥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2例病人术后曲张静脉消失.3例腹股沟切口下血肿,均于2~4个月内吸收软化,其余患者顺利康复.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顺行剥脱联合点状抽剥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疗效确切的微创手术,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恢复快,无需特殊器械各基层医院均可开展,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