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经腹膜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腹股沟疝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病历编号随机分组,A组50例患者行TEP手术治疗,B组50例患者行TAPP手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手术用时、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TEP、TAPP用于临床治疗腹股沟疝均可获得良好疗效,但TEP手术用时和治疗费用少于TAPP。因此,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合理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韶州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各30例。对照组行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A组行TAPP,观察B组行TEP。对比三种手术一般情况、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手术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A组和观察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但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优于观察A组和观察B组,且观察A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12 h、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A组和观察B组术后12 h、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手... 相似文献
3.
多力坤·牙生;阿力木江·麦斯依提;李义亮;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 《医药前沿》2023,(9):72-74
目的:分析腹腔膜修补术(TAPP术)与全腹腔膜外修补术(TEP术)在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腹股沟疝的患者。依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TAPP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接受TEP术进行治疗。术后36h,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围手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h,治疗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h,治疗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h,治疗组创伤反应水平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h两组前列腺素E2 (PGE2)、神经肽Y、丙二醛均上升,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PGE2、丙二醛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P术在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中,优于TAPP术,该方案对患者术后创伤反应、机体微环境影响较轻,且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及炎性因子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下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Kugel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将之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Kugel术治疗,B组采用腹腔镜TAPP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 相似文献
5.
《中外医学研究》2015,(2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4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择期手术治疗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2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传统腹股沟疝高位结扎+修补术组),B组(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组),C组(PHS补片修补术组),观察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切口红肿、阴囊积液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切口红肿和阴囊积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手术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术后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组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5年,A组复发率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和PHS补片修补术较传统腹股沟疝高位结扎+修补术有明显优势,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PHS补片修补术疗效相当,操作简单,术后疼痛降低且恢复快,复发率低,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李英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7)
目的探究腹腔镜与微创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组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住院费用、疼痛程度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侧隐匿疝的发现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优势更加明显,但手术费用较高,术后疼痛明显。所以要根据综合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刘连宝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7)
目的分析腹股沟疝采用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82例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42.3±7.2)min和(4.9±1.5)天,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发生率为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与李金斯坦(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女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22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女性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TAP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疼痛评分、应激反应水平、炎症水平、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早,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24 h、48 h,观察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醛固酮(ALD)、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较术前高,但观察组ALD、Cor、NE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术前高,但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较对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中泌尿生殖功能保护措施的有效性,旨在改善腹股沟疝患者预后.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本院接受常规TAPP术治疗的腹股沟疝男性患者25例,计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月行改良版TAPP术男性患者25例,计为观察组,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调查.结果:两组... 相似文献
10.
《中外医学研究》2015,(4)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放组,给予腹腔镜组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开放组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等均高于开放组,而腹腔镜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等优于开放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6.45%,明显低于开放组的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开放组复发率6.45%,腹腔镜组复发率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具有切口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较少,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永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7)
目的研究老年腹股沟疝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7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27例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统计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都显著优于观察组,并发症较少,无复发。结论老年腹股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操作方便,创伤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王秀彬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9)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行传统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8.5±10.2)min、术中出血量(17.3±2.1)ml、住院时间(2.3±0.7)d、切口疼痛时间(1.8±0.4)d均少于对照组(47.6±11.7)min、(24.9±8.0)ml、(4.4±1.2)d、(2.9±0.7)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下床时间(1.0±0.3)d、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时间(1.5±0.3)d均早于对照组(1.9±0.6)d、(2.2±0.6)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镇痛用药率(0.0%)、复发率(0.0%)、并发症发生率(1.8%)均低于对照组(14.3%)、(8.9%)、(16.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小切口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腹股沟疝患者分别行小切口修补术及常规修补术,分别对应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可促进患者较快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Bevan术式和Saha-jeap术式对小儿高位隐睾伴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温岭东方医院和台州医院就诊的单侧隐睾伴腹股沟斜疝患儿15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Saha-jeap术式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的Bevan术式治疗.观察患儿在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疝补片在中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中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术中使用轻量疝补片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术中使用普通疝补片。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发生疼痛的人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使用轻量疝补片,术后6个月发生疼痛的患者人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祁青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7)
目的分析局麻下行小切口修补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将92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分别给予局麻下小切口修补术及传统疝修补术,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局麻下行小切口修补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创伤小,有利于患者较快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腹股沟疝气治疗中使用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方法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两年内,选择104例本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对照组为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为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治疗效果、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气治疗中使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住院时间更短、出血量少,治疗效果明显,并发症均较低,安全性高,术后患者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8.
秦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9):176-178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开展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采用红蓝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FTS理念实施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疼痛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4.43±0.65)h、排气时间(5.45±1.02)h、住院时间(7.28±2.17)d短于对照组的(7.26±0.84)h、(8.69±1.73)h、(9.35±1.87)d(P <0.05);观察组术后2 h、8 h、12 h和24 h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20%)低于对照组(31.71%)(P <0.05)。结论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护理中应用FTS理念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9.
邱新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7)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Bassini法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判定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感染率为0,复发率为0,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6.6%,复发率为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的满意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路爱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6):124-127
目的 在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腹股沟疝的7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结果 本次研究的70例患儿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当中有30例为左侧腹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