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用DPSA-3型微分电位溶出仪对人尿铅含量进行了测定和研究,该仪器测定尿铅的检测下限为6.4×10~(-4)μg/ml,重现性测试其变异系数均小于5%,线性误差的r=0.996,该法与双硫腙比色法对比试验,结果极为相近,该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直接检测尿铅中铅含量的微分电位溶出法。方法利用微分电位溶出原理,一次性加入底液,尿样不经消化直接测定。结果该法最低检出浓度为2.0μg/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0.9999,回收率96.8%~104.4%,相对标准偏差0.7%~1.3%。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法具有快速简便、回收率和灵敏度高、消耗试剂少和仪器价格适中等优点,适用于实验室测定尿铅的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3.
微分电位溶出法(下称 A 法)是近年来使用的新技术。具有尿样不经消解直接测定,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的优点。而双硫腙法(下称 B 法)则存在操作烦琐,分析周期长,灵敏度低,在分析过程中使用氰化钾、氯仿等有毒试剂,消解时放出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之不足。对 A 法能否取代 B 法测定尿铅,我们进行了以下探讨。1 仪器和试剂1.1 主要仪器A 法:MP-1型微分电位溶出仪(山东电讯七厂 相似文献
4.
周鸿栽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89,7(3):165-166
测定尿中铅的含量对了解铅在人体内代谢状况,研究铅中毒的发生,发展过程,探讨铅中毒的防治及其机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微分电位溶出技术(DPS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痕量分析技术.它比较AAS 法、JCP 法,ASV 法和双硫腙法,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 相似文献
5.
尿铅的微分电位溶出法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尿铅的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方法进行了规范化研究。结果表明,取样5ml时,最低检出浓度为2μg/L,不同浓度尿样测定批间变异系数为2.8~5.6%,不同浓度接铅工人尿样加标回收率为93.8~105.6%。尿样加硝酸可保存2周。应用此方法在两个炼铝厂两个季节测定了工人尿铅112人次。 相似文献
6.
尿中铅的微分电位溶出测定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的微分电位溶出测定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抗干扰强,精密度、重现性好,仪器价格适中等优点,是一种优良的痕量元素检测方法[1 ] 。尿铅是职业性铅中毒和儿童铅中毒重要观察指标。在国家颁布的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中,尿铅是铅中毒观察对象的首选检验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T19-1996-尿中铅的微分电位溶出测定法[2 ] 介绍了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仪器试剂、采样方法、分析步骤、结果计算和使用说明等。为降低试剂空白和提高灵敏度,我们对该法进行了改进(减小底液体积并不加KNO3) ,实验结果报告如下:1 操作步骤1.1 … 相似文献
7.
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尿铅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分电位溶出法(DPSA法)尿铅应注意,标准加入法的正确操作;峰高的测量;质控样的使用;最佳富集电位和清洗电位的选择以及玻碳电极的选择、预处理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MP-2型溶出分析仪测定全血铅的方法。方法用酸对全血样进行前处理,用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铅的含量。结果在(0-375)μg/L的范围内,回归方程Y=0.199 0X+0.096,相关系数r=0.999 4,方法的检出限为1.0μg/L,RSD为1.0%-3.2%,加标回收率为92.1%-104.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全血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尿铅的恒电流计时电位溶出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铅的恒电流计时电位溶出法测定东风汽车公司卫生防病中心(十堰442000)梅勇许兵张薇尿铅是铅中毒的辅助诊断指标,因采集尿液比采集血液更易被受检者接受,在我国测定尿铅比测定血铅更普遍使用。微分电位溶出法(DPSA)测定尿铅是近年开展起来的新技术,其特... 相似文献
10.
微分电位溶出技术(DPSA)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门痕量分析技术。它不但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设备简单易于推广,而且样品不用加热消化,避免了与有毒有害试剂的接触。该法为铅作业工人体检和诊断铅中毒提供了可靠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