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总结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救治体会。方法:对32例口服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救治主要为尽早应用乙酰胺,本组28例治愈,4例死亡。结论:本病的预后除与接触毒物的剂量有关外,更与诊治是否及时有关。 相似文献
3.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乙酰胺是一种剧毒鼠药 ,中毒后发病急 ,病情凶险 ,死亡率高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紧急抢救 ,以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将我院1998年1月~2001年3月收治的急性氟乙酰胺中毒32例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中男18例 ,女14例。年龄2~65岁 ,平均30.6岁。经毒物调查、分析证实为口服氟乙酰胺中毒。出现中毒症状的时间为服毒后20min~4h。到我院就诊时间为服毒后30min~36h。其中自服27例 ,他人投毒5例。1.2临床表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32例 ,反复抽搐26例 ,腹痛8例 ,… 相似文献
4.
何琼笑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22):46-46
杀鼠剂中毒是内科急性中毒的常见类型,常因自杀中毒,也有误食中毒者。氟乙酰胺是一种高剧毒、高残留有机氟杀虫剂,近年来,由于不法商贩用于杀鼠药出售,从而造成氟乙酰胺中毒病例增多,我院1999年9月-2002年12月收治32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剧毒、高残留有机氟杀虫剂。由于不法商贩用于杀鼠药销售 ,因此小儿误服中毒屡有发生。作者自1992年8月~1999年8月共收治本病32例 ,现将救治要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中男17例 ,女15例。年龄2~6岁。均为误服。就诊时间 :<1h10例 ,1~3h15例 ;>5h~21h7例。临床表现 :昏迷10例 ,全身抽搐12例 ,呼吸不规则或暂停12例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20例。查血象32例 ,白细胞>10×109/L30例。查肝功能30例 ,ALT升高26例。查二氧化碳结合力30…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归纳总结口服氟乙酰胺中毒临床特点,加强对该病诊断与治疗的认识。方法:对58例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轻度中毒8例(14%)、中度29例(50%)、重度21例(36%),临床治愈57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98%,死亡率为2%。结论:及时肌注特效解毒剂乙酰胺,及早彻底洗胃是抢救氟乙酰胺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1.
氟乙酰胺中毒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氟乙酰胺中毒的主要临床特征,并初步探讨其与原发性癫痫的鉴别要点。方法:对23例氟乙酰胺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均急性起病,且均以频繁抽搐为主要临床特征和主诉就诊,心肌酶谱均显著异常。乙酰胺治疗有特效,用药3天内控制发作者22例,10天内控制1例。痊愈22例,死亡1例,死因房室传导阻滞(Ⅲ度)。结论:突发的频繁抽搐同时心肌酶谱显著异常,是氟乙酰胺中毒的主要临床特征,在误服史不详时二者同时存在对诊断极有价值,这也是与原发性癫痫鉴别要点之一。乙酰胺试验性治疗能迅速控制抽搐发作,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1993年1月至1996年12月,共收治氟乙酸腔中毒患儿37例,应用乙酸胺及配合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至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7例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2岁2例,~6岁34例,~7岁1例。1.2中毒途径均为误食洒有或拌有氟乙酸胺灭鼠药的食品(饼干、馒头、米饭或麦粒等)而致中毒。1.3临床表现均在食后半小时至7~8小时后发病。早期有消化系统症状,继之出现肝、肾、心脏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症状。本组37例中,表现恶心、呕吐、腹痛、口腔分泌物增多者28例,有阵发性抽搐者20例,躁动不安与昏迷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13.
作者 1990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采用乙酰胺抢救氟乙酰胺中毒患儿 30例 ,取得较好疗效 ,其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儿 6 0例 ,随机分为两组。包括治疗组 30例 ,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1~ 8岁 ,平均 (4 .5± 3.5)岁 ;其中腹痛 2 6例 ,恶心、呕吐 2 8例 ,发热 13例 ,昏迷 17例 ,呼衰 15例 ,抽搐 30例。对照组 30例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1.5~ 7.5岁 ,平均 (4 .5± 3)岁 ;其中腹痛 2 4例 ,恶心、呕吐 2 4例 ,发热 15例 ,昏迷 15例 ,呼衰 13例 ,抽搐 30例 ,两组一般情况具可比性。1.2 实验室资料 治疗… 相似文献
14.
氟乙酰胺中毒1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提高氟乙酰胺中毒的诊断和抢救水平,减少伤残率及致死率。【方法】对1992~2003年本科住院及急诊的125例氟乙酰胺中毒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效剧毒,内吸收性强,且适口性好的灭鼠药,易被儿童误服而致急性中毒。入院后经积极抢救,绝大部分患儿临床痊愈,少数因误服量大,中毒时间长,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加强灭鼠药的管理,提高家长及医务人员对中毒的警惕,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32例临床分析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儿科郭青云,上官明急性中毒性脑病是小儿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在重症感染或急性传染病的基础上,骤然出现脑症状,其病情凶险、多变,严重者可致死或致残。现将我科近5年32例急性中毒性脑病分析如下。临... 相似文献
16.
32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内科、急诊科从1993年以来收治急性氟乙酰胺中毒32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7岁23例,8~14岁4例,>14岁5例。服毒到入院时间最短20分钟,最长者5小时。按临床症状分度,轻度中毒12例,中度12例,重度8例。诊断依据:①有明确服毒史;②急性起病;③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烦燥不安四肢未稍麻木感、阵发性痉挛和抽搐等。 1.2 临床表现:全部病例服毒20分钟~5小时出现中毒症状.其中出现头晕、恶心、呕吐26例、腹痛、腹胀22例,烦燥不安四肢未梢麻木感、心动过速室性早搏21例,阵发性痉挛、抽搐7例,昏迷1例。 相似文献
17.
急性一氧化碳 (CO)中毒经及时积极治疗 ,多数可以痊愈 ;重症中毒患者在意识好转后可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DEACMP)。DEACMP是指CO中毒昏迷经治疗后苏醒 ,经过一段时间 (3~ 6 0d)假愈期 (指CO中毒昏迷后清醒至再次出现脑部症状的时间 )后 ,再次出现神志不清、心理障碍、锥体外系或锥体系等为主的脑病表现。本文就本院1992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期间 2 80例CO中毒病例中有完整临床资料、CT及脑电图 (EEG)检查的32例DEACMP病例作如下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12~ 75岁 …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男,28岁。因"记忆力减退10月,精神异常7月,加重1月"入院。患者于10月前渐出现记忆力减退,以近事记忆减退明显,7月前出现精神行为异常,脾气怪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