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将2016年7月-2017年10月(接受目标管理干预前)在笔者所在医院行急性脑梗死介入取栓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接受目标管理干预后)的4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Fl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 FMA)、Barthel指数及简明健康调查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对2组进行评估,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状态、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并统计2组患者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NIHSS得分低于对照组(t=5.460,P<0.001),FMA以及Barthel指数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5.502,P<0.001;t=4.294,P<0.001)。研究组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2.217,P=0.027)。 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行介入取栓的患者给予目标管理理论干预,可使护理计划更具科学性与针对性,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术后康复效果,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将单纯采取依达拉奉治疗者设为对照组(n=25),将采用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者设为研究组(n=25)。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抗氧化因子、炎症因子以及脑血管储备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显著升高,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SOD、IL-6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的神经营养因子(NT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尤瑞克林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可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脑血管储备功能,并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测定89例脑梗死患者和9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LP-PLA2和Hcy水平,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FS)标准将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并分析各组LP-PLA2和Hcy水平与CNF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和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Hcy水平与CNF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05,P0.01),而血清LP-PLA2水平与CNF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032,P0.05)。结论血清LP-PLA2和Hcy水平升高与脑梗死有关;Hcy水平越高,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0月期间成武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65)和常规组(n=64)。常规组采用尿激酶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分析比较两组血管再通情况、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卒中评分以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血管再通率98.46%(64例)高于常规组87.50%(5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0,P=0.035)。研究组APTT、TT、FIB、PT水平高于常规组,D-D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卒中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0,P=0.035)。结论 在针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急诊抢救时,选择阿替普酶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促进血管再通,恢复正常的血流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抑郁症状的发生与脑血流量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判定标准,将首次发病的4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8分者为研究组(脑梗死后抑郁组)224例,<8分者对照组(无抑郁症状组)256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定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检测两组患者脑血流量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左侧半球除中央区外,其他各部位脑血流量显著低于右侧对应部位;双侧半球平均脑血流量,额叶、颞叶、顶叶局部脑血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脑血流量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9.02,P<0.01);抑郁程度越严重,大脑各部位脑血流量越低。研究组卒中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程度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病残程度重和日常生活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状与脑血流量下降有关,脑血流量可作为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状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检测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就诊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结果分为轻度组(4分≤NIHSS评分≤7分,42例)、中度组(7分NIHSS评分≤15分,49例)、重度组(NIHSS评分15分,15例)。检测3组血清GFAP、Lp-PLA2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血清GFAP、Lp-PLA2水平检测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结果 重度组血清GFAP、Lp-PLA2水平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且中度组上述指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得出,血清GFAP、Lp-PLA2水平及联合诊断急性脑梗死的AUC分别为0.855、0.815、0.858,均0.80,且以联合诊断最好。结论 血清GFAP、Lp-PLA2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能对辅助临床医师制定诊疗方案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颈动脉斑块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及其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方法按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169例脑梗死患者分为颈动脉斑块性脑梗死组101例和非颈动脉斑块性脑梗死组68例,根据斑块性质将颈动脉斑块性脑梗死组分为稳定性斑块组30例和不稳定性斑块组71例,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比较各组LP-PLA2水平,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对颈动脉斑块稳定的预测价值。结果颈动脉斑块组LP-PLA2水平(212.90±117.69 ng/ml)明显高于无斑块组(127.70±57.98 ng/ml;t=3.016,P0.01);无斑块组与健康对照组(108.34±42.58 ng/ml)无明显差异(t=0.779,P0.05);不稳定性斑块组(236.24±128.33 ng/m1)明显高于稳定性斑块组(157.65±59.27 ng/ml;t=3.442,P0.01)。结论血浆LP-PLA2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性脑梗死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脑梗死鉴别和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谷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研究组,按梗死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生活自律程度标准分组,将12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不同梗死体积、不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患者与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谷氨酸水平,比较不同预后患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谷氨酸水平。评估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谷氨酸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梗死体积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谷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谷氨酸水平随脑梗死体积的增大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谷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损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谷氨酸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损伤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谷氨酸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83例,根据临床类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162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121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各组个体血浆中LP-PLA2的含量,并分析LP-PLA2在三组中的差异。结果 LP-PLA2浓度水平在UA组及AM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AMI组的LP-PLA2水平显著高于UA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LP-PLA2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预测风险及其诊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血清核因子-κB的相关性.方法:将9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设为研究组,按照颈部彩超检查结果将其分为不稳定斑块(VP)组、稳定斑块(SP)组和无斑块(NP)组,抽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名设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研究组入院48 h内、住院第14d及对照组入组当天血清核因子-κB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9.84,P<0.01),入院48 h内血清核因子-κ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9.72,P<0.01).研究组住院第14d各亚组血清核因子-κB水平较入院48h内显著下降(P<0.01);入院48h内及住院第14 d,VP组血清核因子-κB水平显著高于SP组、NP组,SP组显著高于NP组(P<0.05或0.01).研究组血清核因子-κB与梗死体积、血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空腹血糖、胆固醇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核因子-κB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显著相关,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诊疗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AIS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该院体检中心的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LP-PLA2、Hcy、D-二聚体水平在2组间的表达差异,并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对AIS患者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LP-PLA2、Hcy、D-二聚体单独诊断和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观察组LP-PLA2、Hcy、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与年龄、肥胖、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LP-PLA2、Hcy、D-二聚体存在相关性;LP-PLA2、Hcy、D-二聚体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LP-PLA2、Hcy、D-二聚体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AIS患者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非心源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与血清miRNA-145、miRNA-2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6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卒中组(n=32)、中度卒中组(n=45)、重度卒中组(n=29);同期选取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人群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NA-145、miRNA-210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NA-145、miRNA-210对非心源性脑梗死的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法分析miRNA-145、miRNA-210与病情发展的相关性。结果 轻、中、重度卒中组IL-10、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卒中组IL-10、TNF-α水平均高于轻、中度卒中组(P<0.05)。轻、中、重度卒中组血清miRNA-145、miRNA-2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卒中组miRNA-14...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白介素-6(IL-6)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变化及与疾病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8例AIS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7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人群GFAP、UCH-L1、IL-6水平,分析与AIS疾病程度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同人群UCH-L1、GFAP、IL-6水平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预后不良组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GFAP、UCH-L1、IL-6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UCH-L1、GFAP、IL-6联合预测AIS患者预后的AUC=0.975,大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 AIS患者GFAP、UCH-L1、IL-6异常升高,三者与疾病程度呈正相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老年急性脑梗死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健康对照组50例,测定各组BNP、Hcy水平,并进行比较。脑梗死患者按照病程分为急性期组(48例)和亚急性期组(40例);按照梗死面积大小分为大面积梗死(24例)、中面积梗死(29例)和小面积梗死(35例);按照病情程度分为重度(20例)、中度(31例)、轻度(37例)。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BNP和Hcy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具体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面积脑梗死患者BNP、Hcy水平显著高于中、小面积脑梗死组(P<0.01),中面积脑梗死组血浆BNP、Hcy水平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1);重度脑梗死组BNP、Hcy水平高于中、轻度脑梗死组(P<0.01),中度脑梗死组BNP、Hcy水平高于轻度脑梗死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着BNP、Hcy水平的变化,并且与病程、病变范围和病情程度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的病情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X-C基序配体12水平与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脑梗死组,同期在我院体检且一般资料与脑梗死组匹配的60名志愿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X-C基序配体12水平,检测脑梗死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随机血糖、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水平,统计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脑梗死组出院后随访6个月,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定认知功能,并判定是否发生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C-X-C基序配体12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C-X-C基序配体1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出现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5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C-X-C基序配体12水平显著低于非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0.05)。血清C-X-C基序配体12预测脑梗死患者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最佳截断值为0.935 pg·ml-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实验组,根据MRI或CT显示梗死灶最大截面长短径分为小面积组(n=56)、中面积组(n=42)、大面积组(n=70);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实验组患者分为轻度损伤组(4分,n=62)、中度损伤组(4~15分,n=35)和重度损伤组(15分,n=71)。选择同时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SA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Lp-PLA2,循环酶法测定Hcy,对三者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进行比较,另外分析三者浓度与脑梗死面积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实验组SAA、Lp-PLA2和Hcy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浓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545、0.339、0.297,P0.01)。三者联合检测优于单独检测,并且三者浓度随着脑梗死面积的增加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SAA、Lp-PLA2和Hcy浓度明显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临床预测、诊断及判断脑梗死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关联。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患者46例(T2DM+ACI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T2DM组)以及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检测,降糖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量表评分,并分析神经功能缺损与血糖波动的关系。结果 T2DM+ACI组和T2DM组平均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但T2DM+ACI组和T2DM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2DM+ACI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显著高于T2DM组与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与MAGE、LAGE均存在显著相关性,高NIHSS评分的患者MAGE和LAGE显著高于低NIHSS评分的患者。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波动较单纯2型糖尿病的患者大,血糖波动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更严重,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并通过联合检测探讨血脂、血清Hcy和LP-PLA2对脑梗死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65例(脑梗死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合格的健康人64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各组参试者血清LP-PLA2、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CHO)和Hcy水平,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脑梗死组血清TG和LDL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血清LP-PLA2和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HDL和CHO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高Hcy和高LP-PLA2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子,而高HDL是脑梗死的保护因子。在联合检测中,Hcy与LPPLA2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和其他联合检测模式。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和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表明其可能参与脑梗死的发生,并可能成为早期预测脑梗死发生的生物学指标。Hcy与LP-PLA2联合检测对脑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相关性。方法:50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研究组)和5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于发病后3、14 d检测血清IGF-1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预后。发病后90 d门诊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功能。比较2组血清IGF-1水平及与预后、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发病后3、14 d时血清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显著进步亚组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恶化亚组(P0.05),而其他亚组血清IGF-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IGF-1水平与MRS评分呈正相关(r=0.612,P0.05)。结论:血清IGF-1水平可用于判断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及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0.
许园园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5):2211-2213
目的 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SAA)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36例作为研究组,并将研究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依据NIHSS进行划分,分为轻度组(1~4分)88例、中度组(5~15分)78例、重度组(16~42分)70例.另外选择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sdLDL-C、Lp-PLA2、SAA水平,分析sdLDL-C、Lp-PLA2、SAA单独检测和3项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并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急性脑梗死患者sdLDL-C、Lp-PLA2、SAA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sdLDL-C、Lp-PLA2、SA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4.1%、95.8%、0.974(95%CI:0.895~0.989),均高于3项单独检测的诊断效能.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之间sdLDL-C、Lp-PLA2、SA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LDL-C、Lp-PLA2、SAA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