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临床上较常见而严重的一种创伤。在美国外伤性SCI发病率为30~35/百万/年,日本 28. 3~45/百万/年,我国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北京市调查结果 SCI发病率 6. 7/百万/年,上海市松江县为13. 7/百万/年。我们对1991年1月 1日至同年12月31日无锡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人民医院和解放军101医院收治的外伤性 SCI 35名患者进行了流行病调查,进行综合分析如下。1内容及方法 对上述6家医院在1991年收治的35名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内容为:年龄、性别、职业、受伤原因、损伤部位、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发病率为(233~755)/百万,年发病率为(10.4~83)/百万[1],而我国也是SCI高发国家,SCI患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SCI后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分泌的神经抑制因子以及胶质瘢痕的形成均阻碍了脊髓神经功能的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修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患病率为(233~755)/百万,年发病率为(10.4~83)/百万[1].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创伤,发病率高f发达国家的SCI发病率为28.3~45人/百万人,年,我国发病率6.7人,百万人/年)、致残率高、治疗费用高(15.2~41.7万美元/人,第一年),且多发生于16~40岁的青壮年,给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脊髓损伤导致损伤平面以下神经功能破坏性的丧失,严重地影响了身体的各个系统,是骨科领域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指各种原发病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据国际肾脏病学会统计,本症自然人群年发病率约为98~198/百万人口。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约为400-900/百万人口;我国的年发病率约为100~130/百万人口,且逐年增多,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近年来ESRD的病因构成有所变化,西方国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是主要原因,而我国以慢性肾小球。  相似文献   

6.
书评(代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脊髓损伤是人类最为严重的损伤,是一种导致终生严重残疾的非致死性损伤,我国早在元朝时代(1341年)已对其有所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14-1918年)相比较,出现了惊人的进步,据统计第一次大战美军脊髓损伤者中20a后生存者仅有1例,而第二次大战中美军脊髓损伤生存者达2000例以上,其中80%经职业培训后恢复了工作,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在于康复医学的发展,英国脊髓损伤中心Guttmann所创造的现代康复模式已被全球所公认和推广,通过早期康复与全面康复,脊髓损伤者的寿命可与正常相媲美,而且可以回归家庭和走向社会,并可结婚与生育。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SCI)后经常产生长期持久的感觉和运动障碍.损伤后的脊髓经历一系列变化,受损伤神经元可能经历死亡、持久萎缩或修复.同时,受损的轴突最初显示出生长反应,但稍后损伤处出现纤维的回缩和回缩球的形成.临床上这类病人的功能康复很差,致残率很高.因而,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讲,SCI后永久性伤残率很高,据美国科技评定办公室1990年估计在北美高于1∶1000人口,在我国据北京地区2002年调查,SCI年发病率为60/100万.目前,大多数科学研究聚焦在损伤脊髓的功能重建,以促进动作和生理功能的恢复.研究发现成年脊髓仍然保持着对于在脊髓发育期指导脊髓形成的信号的粗略反应,假如给以适当刺激,还有很高的可塑性,这就给脊髓再生和功能重建研究奠定了基础,带来了希望.促进再生因素和抑制再生因素的精确平衡是损伤轴突再生的基本原理,因此,促进脊髓再生和重建的各种策略也围绕这一基本原理而展开.  相似文献   

8.
地震后脊髓损伤患者直肠功能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20例地震后脊髓损伤(SCI)患者进行直肠功能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排便护理及直肠功能训练。结果3例大便失禁患者康复训练后大便次数减至每天1~2次;17例便秘患者中,10例每1~2天排成形软便1次,5例可通过按摩等方法每日排便,2例仍需每日借助栓剂排便。提出对SCI患者进行系统的直肠功能康复护理,能有效地恢复直肠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对20例地震后脊髓损伤(SCI)患者进行直肠功能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排便护理及直肠功能训练。结果3例大便失禁患者康复训练后大便次数减至每天1~2次;17例便秘患者中,10例每1~2天排成形软便1次,5例可通过按摩等方法每日排便,2例仍需每日借助栓剂排便。提出对SCI患者进行系统的直肠功能康复护理,能有效地恢复直肠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后自主神经系统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脊髓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创伤,据报道,澳大利亚的年发病率约为每百万人口14.5例,而美国则高达每百万人口50例,美国每年要对脊髓损伤患者的花费超过60亿美元。国内尚未见权威的相关统计报道,但随着交通、工矿事业的发展,发病率相应也提高。因而,对脊髓损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Ewing肉瘤是儿童第二位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发病年龄多在5~20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Ewing肉瘤的年发病率约为0.6人/百万人口,白种人发病率相对较高,据统计英国24岁以下的人群中年发病率为13人/百万人口,而在非洲黑人和中国人中发病率较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1,2].  相似文献   

12.
腹股沟疝网塞加补片的修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腹股沟疝是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尽管国内尚无完整的统计数字,按美国目前的发病率(每年有70万人),较为保守的估算,我国腹股沟疝每年可能有百万例病人。然而疝手术的复发率,却超过人们的想象,据大宗的长期的随访资料(上千例以上的病人,5~10年随访),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率在  相似文献   

13.
腹股沟疝是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美国目前的发病率为70万人/年,国内尚无完整的统计数字。据较为保守的估算,我国腹股沟疝病人每年可能过百万例。  相似文献   

14.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在过去30年中,全球SCI患者已从每百万人口236例增加到1298例,全球每年新发患者约25万~50万[1],造成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SCI后多出现脊髓缺血和水肿、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脱髓鞘、离子失衡等病理变化,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和脊髓组织破坏。这些病理变化在临床上多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且多伴有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及关节挛缩等,  相似文献   

15.
据悉脊髓损伤(SCI)病人同时并发颅脑闭合损伤(CHI)的发生率为15%~50%,但多为回顾性评定,而且定义也不一致。致伤原因多为车祸。作者对1989年1月至1990年12月收住本中心的248例急性SCI病人CHI并发率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发病率、昏迷及损伤后遗忘持续时间,并评定SCI并CHI的危险因素。 方 法 本组病人包括14岁以上,伤后两周内的外伤性SCI患者。资料为1989年1月至1990年12月收住本中心截瘫科(急性SCI治疗科)的SCI病人。本中心收容了西安地区所有SCI的大约90%以上的病人,反映了陕西省的基本情况。 我们收集了SC…  相似文献   

16.
正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全球成人非糖尿病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的最常见原因。在大多数研究中,IMN患病比例占NS病例的20%~37%,而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这一比例高达40%。以美国为例,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的发病率估计为每年约12/百万,平均年龄在50岁~60岁之间,男女比例为2∶1,由MN引起的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发病率约为每年1.9/百万,由于目前只有10%~20%的IMN患者发展为ESRD,IMN的实际  相似文献   

17.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主要由交通事故和高空坠落引起,常导致机体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1].据统计,我国SCI的年患病率约37人次/100万,单次住院费用可高达30万元[2].这不仅给个人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也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然而就S...  相似文献   

18.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居首位.欧美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5%~1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1次泌尿系结石,欧洲泌尿系结石年新发病率约为100~400/10万人.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1%~5%,南方高达5%~10%;年新发病率约为150~200/10万人,其中25%的患者需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外伤术后康复中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产生的机理和分布类型以及最佳预防手段。方法对213例手外伤术后康复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出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在手外伤康复中的发病率。结果CRPS在手外伤康复中发病率约为42%.其中CRPSⅡ型占97%,CRPSⅠ型占3%。通过对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分析.女性在手外伤康复中CRPS发病率为72%,高于男性28%的发病率。青少年手外伤康复中CRPS发病率为10%,低于成年人24%的发病率。通过对手外伤康复情况分析,刀砍伤95例,发生CRPS36例,发病率37%;牵拉伤63例,发生CRPS25例,发病率39%;挤轧伤27例,发生CRPS13例。发病率48%;撕脱伤28例,发生CRPS15例,发病率53%。从受伤到开始康复时间长短来看,CRPS发生在2周~1个月,2周以内,1~2个月,2个月以上。从受伤部位来看,手部1区的损伤发生CRPS的几率板低,在本次调查中1区损伤15例发生CRPS的概率为0。相关文献证实,CRPS在手部1区损伤的发病率不足1%,手部3区为47%,手部5区为26%,手部4区为49%,手部2区为54%,前臂30%,上臂62%。骨折占10%-14%,韧带拉伤或扭伤占13%-22%,神经损伤占30%-44%,挫伤和挤轧伤占8%~18%。结论CRPS平均发病年龄为36-46岁,以女性居多:CRPS在手外伤康复中以CRPSⅡ型为主,儿童和青少年CRPS发病率很低,开放性损伤更容易发生;手外伤的早期康复治疗应在2周以后进行,这样对患者康复比较安全和有效,同时也防止了CRPS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慢性疾病,也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阶段。近年来,ESR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调查研究显示,2014年我国ESRD的年发病率已经达到300/百万人,预计到2020年,患病率将上升至1 200/百万人[1]。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维持性血液透析已经成为ESRD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虽然终末期肾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的生存年限不断延长,但是绝大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会并发心血管疾病事件而危及生命。其中,透析中相关低血压的发生率在一般透析患者中占30%~40%[2]。目前临床上对于透析中相关低血压有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或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