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不同危险层次的血浆BNP水平及其与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梗死后心绞痛、再梗塞/梗塞延展、严重心律失常、死亡等)的相关性。方法ACS167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63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48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56例,另健康对照组4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BNP水平。按UA、NSTEMI、STEMI三个危险层次,与有或无心衰两种情况依次分组与对照组比较,并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作相关分析。结果血浆BNP水平UA组、NSTEMI组、STEMI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282,P=0.0017,P=0.0000)。且ACS三组之间血浆BNP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63)。剔除心衰病例后,不仅UA组、NSTEMI组、STEMI组与对照组相比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42,P=0.0083,P=0.0000)。UA组、NSTEMI组与STEMI组之间差异也仍存在显著性(P=0.0421)。ACS三组中BNP水平,有心衰者显著高于无心衰者(UA组P=0.0411、NSTEMI组P=0.0163、STEMI组P=0.0152)。住院期间BNP水平较高患者中院内MACE发生率也较高(分别为25%vs66.7%);MACE发生率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18.13,P=0.0293)。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多变量参数后血浆BNP水平仍与院内MACE独立相关(Wald=10.557,P=0.0042)。结论ACS患者血浆中BNP水平的变化提供了有关心功能不全、心肌缺血与早期危险分层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肌损伤相关蛋白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我院心内科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0例ACS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相关标准将其分为UA组、NSTEMI组、STEMI组各120例,同时选取6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组,60例非ACS胸痛患者作为NICP组;分别对各组的心肌损伤相关蛋白进行检测,分析ACS患者胸痛与各项指标之间的联系。结果 UA组、NSTEMI组与STEMI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NICP组和健康组;NSTEMI组与STEMI组患者血清NT-proBNP和TnI-Ultra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且NT-proBNP和TnI-Ultra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心肌损伤相关蛋白联合检测能够提高ACS的诊断准确性,可以作为心肌缺血标志物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N-proBNP水平及PCI术对其的影响。方法入选老年ACS患者134例,按ACS临床谱及是否行PCI治疗分为6组:UA行PCI组;UA非行PCI组;NSTEMI行PCI组;NSTEMI非行PCI组;STEMI行PCI组;STEMI未行PCI组。依次测量入院时、入院后24 h、7 d、30 d的N-proBNP水平,并观察主要不良事件。结果 ACS患者血浆N-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STEMI组和NSTEMI组血浆N-proBNP水平高于UA组。无论是否行PCI,患者入院时与入院24 h的N-proBNP无显著性差异;7 d时N-proBNP水平较入院时均明显下降。但行PCI者7 d和30 d的N-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同类疾病但未行PCI者(P0.05)。30 d内发生猝死、有症状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N-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相应心脏事件的患者(P0.05)。结论 N-proBNP水平在ACS患者中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与ACS类型相关。PCI介入治疗可以使血浆N-proBNP水平相应下降,N-proBNP可作为判断ACS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胸痛患者血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因胸痛入院老年患者115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70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23例(SA组)、造影正常22例(C组)。术前均抽取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MPO、血浆BNP。结果与C组比较,ACS组、SA组血MP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ACS组血MPO、BNP水平高于SA组(P均〈0.01)。与术前比较,术后ACS组血MPO、BNP水平均降低(P均〈0.01)。结论老年ACS患者血MPO、BNP水平明显升高,检测二者有助于老年胸痛患者的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5.
目的监测脑钠肽(BNP)浓度,为临床找出早期诊断冠脉综合征(ACS)的可靠标志物。方法在患者发作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后0.5、1、2、3、6、24、48 h,检测其血浆中BNP水平,并以正常人群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浆BNP含量作为对照,探究BNP在ACS发作后的浓度变化。结果 AMI组的BNP浓度与发病后时间呈正相关(P0.05),UA组的BNP浓度与发病后时间呈正相关(P0.01),UA组、SAP组和正常组的BNP浓度与AMI组的BNP浓度差异显著(P0.05),SAP组和正常组的BNP浓度与前两组的BNP浓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态监测BNP浓度可以成为临床早期诊断ACS的有效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预后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役吸附法检测120例ACS患者[分为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无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组和不稳定心绞痛(UAP)组]入院和出院时血浆BNP水平,并与30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作对照,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血浆BNP水平:ACS患者STEMI组、NSTEMI组的明显高于UAP组,UAP组的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心衰、死亡患者的血浆BNP水平高于未发生者(P〈0.05);ACS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浆BN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血浆BNP水平是ACS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亦可作为判断ACS患者疗效及指导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华 《山东医药》2008,48(7):51-52
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1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ASTEMI)组27例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32例,检测90例ACS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结果从对照组、UAP组、NSTEMI组至SIEMI组,患者血浆BNP水平逐渐增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ACS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心肌缺血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循环补体C3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各种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补体第三组分(C3)激活的情况和补体C3激活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ACS组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3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24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36例。检测ACS患者和健康人血浆C3、肌红蛋白(Mb)浓度。结果STEMI组和NSTEMI组峰值C3水平高于UA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UA组C3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CS患者C3水平在住院的前7d均有明显的变化(P0.05)。ACS患者峰值C3水平与肌红蛋白呈正相关(r=0.897,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C3均明显升高。C3水平与ACS的联系提示补体C3激活与心肌坏死有关。  相似文献   

9.
韦文林  李锦忠  农善华  王英杰 《内科》2014,(3):268-269,34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和血清脑利尿钠肽(NT-pro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和心内科ACS住院治疗患者120例,分为不稳定心绞痛(UAP)、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并选取普通胸痛患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及对照者血浆β-EP和血清NT-proBNP并比较分析。结果 ACS组患者BNP、β-E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STEMI组和NSTEMI组患者BNP、β-E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患者(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浆β-EP和血清NT-proBNP水平不仅能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功能受损程度,而且有助于早期发现ACS。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素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时血浆脑钠素(BNP)浓度,分析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肌坏死标记物肌钙蛋白(IcTnI)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7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6例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27例。同时从体检中心选择1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ELISIA方法检测ACS患者血浆BNP和cTnI浓度,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不同组别差异,并分析BNP与LVEF和cTnI的相关性。结果AMI组平均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UA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UA组血浆BNP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组BNP与LVEF呈负相关(r=-0.673,P<0.01),与cTnI呈正相关(r=0.398,P<0.05)。结论ACS患者入院时血浆BNP即明显升高,且各临床类型的血浆BNP水平存在差异,BNP水平不仅可以反映急性心梗患者心功能状态,而且也可以反映心肌坏死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浓度变化,在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5例,健康组65例。入院后第二天清晨或症状发作后24 h内采集血标本,分别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血中BNP浓度,循环酶法测定血HCY浓度。上述各组中有31例SA、15例UA、25例健康者进行心电图、超声、运动平板实验,在实验前后分别采集血标本,检测运动前后血中BNP,HCY水平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UA组患者血浆BNP浓度分别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1)。AMI组BNP浓度高于UA组(P<0.05)。UA组的HCY水平分别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1)。各组运动平板实验后血中BNP水平显著高于运动前(P<0.01),HCY水平运动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水平增高表明与心脏缺血或缺氧有关,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浆BNP和HCY水平明显升高,AMI组较UA组的更高,提示2者在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尹浩晔  马梅  周馨 《山东医药》2009,49(41):48-4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脑钠肽(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43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采用Leaman积分法评价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同时测定患者血浆BNP、hs-CR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血浆BNP、hs-CRP水平与冠心病临床严重程度及冠脉造影Leaman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ACS各组hs-CRP、BNP值、冠脉Leaman积分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ACS各组LVEF低于SA组,AMI组hs-CRP、BNP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ACS组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99 0,P〈0.01),与血管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347 0,P〈0.05),与冠脉积分呈正相关(r=0.798 4,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hs-CRP与冠脉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BNP、hs-CRP水平可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52例ACS患者(ACS组)包含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n=66),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TEMI,n=51)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NSTEMI,n=35),依据发病至采血标本的时段不同将ACS组分为<2h组(n=63)、2~4h组(n=48)及>4h组(n=41)。检测静脉血IMA、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b)、肌酸激酶同功酶(CK- MB)水平,并记录18导联体表心电图,并与同期因胸痛或上腹痛就诊的40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ACS组IM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0.378,P<0.01),STEMI者均显著高于UA者(t=4.103,P<0.01)和NSTEMI者(t=3.342,P<0.01)。>4h组患者血清IMA水平均显著低于<2h组(t=5.387,P<0.01)和2~4h组(t=5.214,P<0.01)。IMA+心电图测定,<2h、2~4h、>4h亚组的阳性率均为100%,与心电图和IMA测定差异均无统计意义(χ2=0.204,P>0.05;χ2=0.000,P>0.05)。IMA对ACS诊断的阳性率94.1%,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100%;IMA联合心电图对ACS诊断的阳性率96.1%,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 ACS早期血清IMA显著升高,STEMI者均显著高于UA和NSTEMI者,与心电图、传统的心肌损伤指标比较,具有更高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栓前体蛋白(TpP)、P选择素(Ps)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ACS病人122例作为ACS组,其中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32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49例,所有入选病人均在胸痛等症状发作12 h~24 h入院,未进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另入选6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病人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人于入院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TpP及Ps,并采用SPCM法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S组病人TpP、Ps水平及MAR显著高于SAP病人(P0.05)。与UA病人比较,STEMI病人TpP、Ps、MAR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 ACS病人TpP、Ps水平显著高于SAP病人,发病早期,ACS病人MAR明显升高,提示血小板呈聚集、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茶酚抑素(CST)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将182例ACS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分别比较3组与对照组(90例)间血浆CST、去甲肾上腺素(NE)、CST/NE、Gensini评分及心率变异性(HRV)参数的差异。最后,将ACS患者分为心力衰竭(心衰)组和非心衰组,分别比较两组间血浆CST、NE、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差异。结果:ACS患者CST、NE水平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CST/NE与对照组及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间Gensini评分、心率、心律失常发生率,NSTEMI组、STEMI组均高于UA组(P0.05),HRV参数,NSTEMI组、STEMI组均低于UA组(P0.05);ACS患者伴心衰时,CST和NT-proBNP浓度均高于不伴心衰的患者(P0.05),而NE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ST水平在ACS患者中明显升高,同时与病情轻重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与左室室壁运动积分指数(LVWMSI)及近期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首次发生的急性STEMI患者64例,均于发病12 h内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依据BNP水平由低到高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三组:A组(BNP<100 pg/ml)、B组(100 pg/ml≤BNP<400 pg/ml)、C组(BNP≥400 pg/ml)。分析各组间LVWMSI的关系及BNP水平与LVWMSI的相关性。随访记录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血浆BNP水平的关系。结果各组间LVWMSI比较差异显著(P<0.05),BNP水平与LVWMSI呈正相关(r=0.73,P<0.01)。随血浆BNP水平增高,各组间近期MACE呈显著增高趋势(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能够反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变化,预测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颗粒蛋白前体(PGRN)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评价其对ACS各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ACS患者150例(包括UA患者52例,NSTEMI患者51例,STEMI患者47例).另选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目的检测血浆D二聚体(DD)的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肺栓塞(APE)和主动脉夹层(AD)患者中的差异,探讨其在ACS、APE、AD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因胸痛住院的ACS患者437例[ACS组,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28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74例和不稳定心绞痛(UAP) 83例],APE患者51例(APE组),AD患者21例(AD组),同期行冠脉造影正常者58例(对照组),各组均检测DD并进行比较.结果 APE组和AD组血浆DD水平均明显高于ACS组和对照组(P<0.01),ACS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ACS各亚型中,STEMI、NSTEMI患者DD水平高于UAP患者和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D水平的高低有助于鉴别ACS与APE、AD.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微粒(RMPs)与内皮细胞微粒(EMPs)水平差异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5-2017年入住我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的患者146例,分为ACS组109例与非冠心病组(对照组)37例。其中ACS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38例(STEMI亚组),非STEMI 36例(NSTEMI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35例(UA亚组)。收集并比较各组患者一般临床指标及RMPs与EMPs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RMPs、EMPs水平与其他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CS组RMPs、EMPs、脂蛋白a[LP(a)]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STEMI亚组与NSTEMI亚组RMPs及EMPs水平均高于UA组(均P<0.05),而STEMI亚组与NSTEMI亚组间RMPs与EMPs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RMPs与EMPs水平分别与LP(a)(β=0.026、0.028,均P<0.05)、hs-CRP(β=0.1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快速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NT-pro BNP水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1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STEMI组;6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NSTEMI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设为UA组。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进行了NT-pro BNP水平的快速检测,观察各组患者的NT-pro BNP水平。随访6个月,观察各组患者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继发性心力衰竭等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NTpro BNP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13.3%、8.3%、1.7%,STEMI组与UA组具有显著差异,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与NSTEMI组、NSTEMI组与UA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快速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NT-pro BNP水平有助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可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