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适应行为量表在郑州地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美国精神缺陷学会编制的适应行为量表在郑州地区7 ̄12岁学生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和适应行为量表,家长填表,审查无误后,由计算机得出所需要数据,并进行量表的重测信度和效度测验。结果:获得量表各年龄组21个主总分均值、标准差等项测验值,测定结果和国内资料符合。与1994年上海资料比较,郑州地区儿童的独立性、责任心等项功能发育水平高于上海,语言发育7 ̄12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智力结构及临床行为特点,为临床进行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ADHD儿童128例入组,相同年龄的正常儿童80例为对照组,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用)评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DHD组儿童总智商(FIQ)多在正常范围且低于正常对照组,操作智商(PIQ)高于言语智商(VIQ)(P〈0.01)。CBCL量表中ADHD儿童组的活动能力、交际能力、学校情况分值均低于正常儿童组,行为问题总分高于正常儿童(P〈0.05)。结论:ADHD儿童智商较正常儿童低,且智力发展存在不平衡,言语能力落后于操作能力。对比正常儿童,社交能力差,行为问题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和造成差异的原因,为本地区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标化的美国社会适应行为量表(AAMD-ABS)测定了30名弱智儿童和重复测定了40名正常儿童对量表进行评估,证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测定了600名63~122岁正常儿童,所测分值与美国同龄儿童标准分值进行差异分析比较。结果我国儿童社会适应行为与美国儿童比较在某些主题存在明显差异性,在独立功能、躯体发育、社会化、行为问题方面低于美国儿童,在语言发育、计数计时、责任性方面高于美国儿童。结论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在不同地区存有明显差异,在评价儿童社会适应行为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学习困难儿童行为问题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戴天刚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10):630-631
目的 探讨学习困难儿童行为问题和父母教养方式,为学习困难儿童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得1232名学生,符合学习困难儿童诊断标准的儿童102名。研究采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CBCL)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结果 学习困难儿童检出率为8.28%,男女比例1.53:1,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χ^2=3.91,P〈0.05);困难组和对照组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意义(χ^2=27.46,P〈0.005),两组社交退缩、攻击、违纪、多动、焦虑等行为因子检出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困难组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FF1及MF1)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父母严厉惩罚(FF2及MF4)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困难组父母拒绝否认(FF5及MF3)、父亲过分干涉(FF3)因子分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学习困难与行为问题的关系较为复杂。在对学习困难儿童提供帮助时,应关注亲子关系,尤其要重视父母教养方式等家庭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包头市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对病区儿童智力发育有无影响。方法:对包头市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及相邻地区儿童群体抽样,使用瑞文测验一联合型图册(中国农村版)测试智商。结果:病区儿童智商(IQ)均值92.49,比对照组儿童智商(IQ)均值99.65低7.16,两组智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包头市地方性砷中毒对病区儿童的智力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Tourette综合征的个性和行为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Tourete综合征(TS)患儿的个性和行为问题。方法:采用儿童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39例(未用药组22例,用药组17例)7~14岁TS患儿的个性和行为问题进行了测试,并与18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TS患儿个性测验中的神经质和精神质量表T分高于对照组,掩饰性量表T分低于对照组。其行为测验总分高于对照组。用药组个性测验和行为测验结果与未用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TS患儿表现有情绪不稳定、孤僻、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差和掩饰能力差等个性特点,同时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氟哌啶醇等药物对TS患儿的个性和行为问题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适应行为量表在精神发育迟滞儿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适应行为量表在中国精神发育迟滞儿童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52#JMR儿童采用AAMR—ABS和韦氏智力测验进行测试。选择同年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MR儿童的评定结果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均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正常儿童。两组儿童间有明显差异(P<0.05~0.001)。尤以个人一社会责任能力因子缺陷更明显著。社会调节和个人调节因子二组组间差异不显著。智商与适应行为间的相关系数r=0.14~0.95。呈低至高度相关。结论AAMR—ABS具有较好的临床实证效度。可以作为MR诊断和分类的辅助工具,还可以评估MR儿童是否伴有行为问题。为制定训练和矫治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OS儿童村抚养方式对儿童个性成长和行为发展的影响。方法:将南昌市SOS儿童村7-15岁儿童54名为研究组,随机抽取7-15岁普通双亲家庭儿童57名为对照组,使用EPQ[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和CBCL(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对两组儿童进行测评,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EPQ分值显示两组儿童在内外向、情绪稳定性和纯朴性上无显著性差异,在精神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两组得分均接近均线水平。②CBCL分值显示两组儿童在活动能力和社交能力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学校情况上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③CBCL分值显示两组儿童行为问题在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对于被认为存在某种行为问题因子的儿童来说,研究组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SOS儿童村是一种较好的抚养孤儿的方式,对孤儿能起到较好的替代家庭支持作用,但志愿母亲在教育方式上面临的问题和压力远大于普通家庭的双亲。  相似文献   

9.
刘元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768-2769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出现的顺序。方法:将75例首次发病的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按自编早期症状表中的32个早期症状进行排序。结果:发生率大于50%的早期症状有(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不愿上学、易发脾气、不守纪律、不合群、注意力不集中、不服管教、说谎等。按发生率由高到低分组依次为:行为问题组、神经症症状组、性格改变组、情绪障碍组及精神病性症状组。结论:这些早期症状分析对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早期诊断和干预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唐中焰 《九江医学》2000,15(4):201-202
目的:探讨冯周琴Ⅱ型表对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3例ACVD病患者的CT检查诊断、临床诊断、量表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量表诊断与CT检查诊断符合率74.19%(69/93);临床诊断与CT检查诊断符合率53.80%(50/93);量表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临床诊断;对大面积脑梗死、少量脑出血或无症状性脑出血定性诊断有较大误差。结论:量表诊断与CT检查诊断比较,具有快速、实用、符合率高的优点,在基层医院CT检查尚不能普及时,对ACVD定性诊断、指导治疗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影响儿童学习能力的因素进行调查与研究,为儿童学习困难的防治提供资料。方法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c-wisc)、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婴儿-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S-M)及自定的儿童情况调查表对356例学习困难儿童进行评定与调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本组356例学习困难儿童,6~9岁为多发年龄段;男270例,女86例,男∶女=3.1∶1。父母文化程度大多处于高中水平,66例为单亲家庭,占18%;智商处于边缘和中下水平的儿童238例,高于中等及以上水平(118例),(χ^2=53.036,P〈0.001)。小学低年组外向化行为问题多于初中组,初中组男生外向化行为问题多于女生[34例(36.9%)vs.3例,(3.2%)],小学低年组女生外向化行为问题多于小学高年组女生[31例(16.8%)vs.4例(5.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儿童适应行为能力比较显示,多亲家庭中儿童处于边缘者16例(42.1%),轻度异常者5例(13.2%),多于单亲家庭[14例(21.2%),2例(3.0%)]及核心家庭[58例(23.0%),12例(4.8)%]P均〈0.001。结论学习困难儿童智商正常偏低,多处于边缘状态,单亲家庭儿童行为问题多见,而多亲家庭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2.
王金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6,(19):2704-2705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门诊保健儿童及家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保健门诊收治的12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实施心理干预,对比2组儿童护理干预前后各项行为因子评分、患儿家长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经心理干预后,试验组患儿各项行为因子得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患儿家长S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门诊保健中实施心理干预可降低儿童行为量表中各个行为因子分数,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原发性夜间遗尿症(PNE)儿童的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为早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36例单纯PNE儿童、26例PNE+注意缺陷多动(ADHD)儿童和36例正常儿童进行对照研究,并对其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各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单纯PNE儿童36.11%、PNE+ADHD组儿童45.15%,正常儿童11.11%。各年龄段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5~8岁13.33%、9~12岁25.00%,13~17岁33.33%。CBCL量表各因子:单纯PNE组和对照组比较,抑郁、交往不良、社交退缩,行为问题总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纯PNE组和PNE+ADHD组比较,多动、违纪,行为问题总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影响PNE儿童行为问题最主要的因素为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结论PNE儿童存在行为学异常,伴有ADHD时更为严重;年龄越大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越高提示认为行为问题随年龄增大而自然消失是不正确的;父母文化程度及家庭收入越高,行为问题检出率越低。  相似文献   

14.
安冬会  赵荣  史斌 《河北医学》2013,19(2):166-168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间我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检查的脑胶质瘤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行CT灌注扫描,于重建的CT灌注图像上测量各ROI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并测量病理标本中的微血管密度。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组CBF均值、CBV均值及Ps均值均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级别胶质瘤组与低级别胶质瘤组MTT均值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胶质瘤CT灌注rCBV值与MVD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571,P〈0.05)。结论: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CT灌注成像参数存在明显差异,且rCBV值与MVD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21例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ADHD患儿用脑电生物反馈诊断治疗仪进行诊断和训练治疗,增强16~21Hz的β波,抑制4~8Hz的θ,观察θ/β比值的变化;并选用有关神经心理测试量表对其ADHD表现的症状行为进行测评,主要方法为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L)、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TRS)及美国简化康奈尔儿童行为量表(简称康氏表)评定。结果:121例ADHD儿童脑电θ/β比值的均值为4.5,与常用的指标5.0相比有所降低。所有患儿经1~4个疗程后作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各疗程与治疗前相比脑电θ/β值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2个疗程以上,CBL、TRS及康氏表评定分值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4个疗程后,三种量表评分与治疗1个疗程相比也有明显下降(P〈0.05)。经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ADHD患儿的注意力、认知功能有所提高,多动症状明显减少。结论:脑电生物反馈仪所测得的θ/β值对ADHD患儿有辅助诊断价值,在临床应用中可适当降低此值,以减少漏诊;经治疗后注意力、行为问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效果显著,以规范治疗4个疗程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智杞颗粒辅助治疗儿童铅中毒的疗效。方法:将351例铅中毒儿童分为治疗组(176例)和对照组(175例),两组均进行防治铅中毒的健康教育,治疗组加用智杞颗粒。2-3月后复查血铅值。结果:两组治疗前血铅值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铅值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铅值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杞颗粒辅助治疗儿童铅中毒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优质护理方法。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50例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和50例对照组(接受高血压脑出血常规护理)。对比(1)两组护理前后 Berg 平衡功能量表。(2)两组患者出院时疾病知晓情况及随访遵医行为。结果:两组护理前 Berg 平衡功能量表评分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护理后 Berg 平衡功能量表评分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帮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促进脑部神经功能的康复,对提高疾病认识和随访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8.
林海鸟  贾曼  李群  张秀霞  张春梅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51(12):1006-1009,1013
目的:讨论认知行为干预疗法(CBT)对创伤性骨折合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儿心理情绪及 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急诊及儿童骨科病房收治创伤性骨折合并PTSD患儿240例,按照患儿护理干预方式分成两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普通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CBT;比较2组患儿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SAS)、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4.0(Peds QL4.0)各得分情况,对比两组患儿生存质量,对比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情况,观察患儿心理情绪及疼痛的影响。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儿PTSD-SS量表、SSS量表、VAS量表、SAS量表以及Peds QL4.0量表、满意度问卷调查得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CBT能有效降低创伤性骨折患儿PTSD发生率,改善患儿心理焦虑情绪与躯体不良症状,减轻患儿疼痛感受,促进患儿早期康复,提高患儿生命质量,家属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特殊教育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8例孤独症患儿进行特殊教育,此过程注意个别化,因材施教。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评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PPVT)对患儿接受治疗前、后进行评定比较。结果:经过特殊教育6个月后,受试患儿ABC量表分值较治疗前降低,适应商(adaptive deviation quotient.ADQ)、PPVT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主要在语言、交往等方面有进步,情绪、异常行为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特殊教育对治疗儿童孤独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克氏行为量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验克氏行为量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对52例门诊儿童孤独症患儿及48例正常儿童进行克氏行为量表的评定。结果:儿童孤独症与正常对照组的克氏量表总分有显著差异,14项中有13项有鉴别诊断意义.均P<0.01。结论:克氏行为量表的各项目筛查效果好,临床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