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 ,4 5岁 ,已婚 ,干部 ,既往体健 ,吸烟史 2 0~ 4 0支 /日× 2 0年 ,因劳力性心累气促 5年 ,加重 1月入院 ,5年来反复出现活动后心累气促 ,安静时常有心悸 ,自数脉搏最高达 140 pbm ,心累症状于爬楼后较显著 ,无下肢浮肿 ,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未重视就医。1月前上述症状加重 ,走平路过快既感气促 ,四肢乏力 ,心悸 ,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汗多怕热 ,无咳嗽、咯血、下肢水肿 ,无烦燥、易怒、多食 ,院外就诊经胸片、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双侧胸腔积液” ,经利尿、扩血管、抽放胸水 (血性 ) 6 0 0ml后症状一…  相似文献   

2.
1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63岁,主因“阵发性胸闷、心慌3年,加重伴乏力1月”入院。患者于3年前出现劳力性胸闷、心慌,偶有黑口,休息可缓解。1月前患者劳累后出现胸闷、心慌加重,伴咳嗽、咳痰,乏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  相似文献   

3.
甲亢、二尖瓣脱垂伴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14岁.1987年9月29日入院.一年前出现消瘦、乏力、怕热、食欲增加及活动后心慌、胸闷、情绪急燥.一周前受凉后出现咽痛、腹泻,心慌、气促明显,当地医院抗炎5天无效,心慌、气促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食欲下降,尿量减少,精神差,懒言.否认风湿热及心慌、浮肿史.体检:T37℃,P138次/分,R34次/分,BP21.3/12kPa.神志清,半卧位,重病容.双眼球突出,甲状腺Ⅲ度肿大,可闻及血流杂音,颈静脉怒张.两肺闻及干湿啰音.心界左下扩大,心率138次/分,律齐,心尖区闻收缩  相似文献   

4.
饶××,女,26岁,四川省南充县人。因心慌、心累13年,全身浮肿、尿少五个月,于1980年3月13日住院。 13年前开始在重劳动后或上坡时感到心慌,心累,气促,尚可进行一般活动。一年前上述症状加重,在某院按“风心病”治疗,短期内有所缓解。入院前5月出现双下肢浮肿,口唇及指端发绀,有耐夜间不能平卧,行动时心慌、气促,一月前尿量明显减少,腹胀,遂来院就医。既往体力较差,无心前区疼痛史,一直无月经,家中无类似患者。检查:体温35.9℃,脉搏96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90/60毫米汞柱,发育差,营养欠佳。慢性病容,神志清楚,端坐呼吸,口唇发绀,颈静脉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 男性患者,40岁,因胸闷、心慌、气促反复发作近4年,活动后加重,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曾于1998年4月2日来本院就诊并住院。当时体查:Bp为140/110mmHg,心率为83次/min,律齐,无杂音;X线示心脏扩大;超声心动图示各房室径均扩大,活动减弱;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肌缺血,左房扩大,电轴右偏。临床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经住院治疗后于1998年4月11日出院,出院时胸闷、心慌、气促症状基本消失。1999年12月1日,患者因症状再度加重来本院就诊,  相似文献   

6.
右冠状动脉窦瘤破入左室非常罕见,我科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 男性,18岁,1987年8月12日因胸部被拳击而出现劳力性心慌、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经当地医院接风湿性心脏病治疗无效于9月2日入我科。入院时体检;脉搏86次/min,律不齐,血压12.0/8.0kPa,自动体位。心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可扪及舒张期震颤,局部可闻及Ⅲ级舒张期雷鸣样杂音,双肺无干湿啰音,肝脾不大,周围血管征阴性。  相似文献   

7.
覃学美  周淑娴 《广东医学》2002,23(11):1223-1223
患者 ,女 ,33岁。因反复劳力性心悸气促 2年 ,加重 7d入院。患者自 2年前开始活动后出现心悸、气促 ,休息后缓解。 7d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 ,咯白色黏痰 ,较轻微活动出现心悸、气促 ,夜间能平卧 ,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16年前右眼视力逐渐下降 ,次年双眼失明 ,伴左眼球萎缩 ,无双眼外伤史。父亲于中年时死于“心脏病”。体查 :脉搏 10 0次 /min,血压 135 / 4 0mmHg,体重 4 4 5kg ,身高 16 2cm ,中指距 16 9cm。身材瘦长 ,皮下脂肪少 ,双眼失明 ,左眼球萎缩 ,晶体混浊。扁平胸 ,双肺未闻及干湿性音 ,心界向左下扩大 ,心率 …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0岁,农民.因劳力性气促1个月,加重并胸痛10天,于1997年7月10日入院.近1个月逐渐发生劳力性气促伴胸闷,10天来气促加重,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并出现胸痛,放射至左肩、左臂.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稍咳,咯白色泡沫痰.起病以来精神、食欲差,大小便正常.无发热.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9.
吴侗  龙武彬  朱静  吴晓丹 《西部医学》2005,17(2):183-183
病例患者,男,67岁。因“反复上肢肌痛、劳力性心累气促1年,咳嗽2周加重伴发热”1天入院。患者2002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肌痛伴肌无力,活动后心累气促及双下肢水肿来我院第一次就诊。查体双上肢肩胛带肌对称性肌力下降4级。实验室检查:胸片示“双肺中下间质性炎变,伴少量积液”。肌电图示:所检肌为肌源性损伤。肌活检示:骨骼肌灶性萎缩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李正良  钟春梅  陈祥睿   《四川医学》2019,40(6):654-655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因反复心累、乏力半年,加重1周入院。入院前半年患者无诱因出现心累、乏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胸痛及心前区压榨感。2月前双下肢浮肿,呈对称性凹陷性水肿,无胸闷及呼吸困难,无腰痛、尿痛、尿频、尿急。1周前心累、乏力加重。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食欲基本正常,夜间睡眠可,尿量正常。既往体健,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肾炎等病史,无血尿及浮肿史。查体:体温:37℃,血压:129/62 mmHg,脉搏:96次/min。颈静脉正常,心界向左侧扩大,心律齐,心尖区闻及舒  相似文献   

11.
聂炜娟 《西部医学》2011,23(8):1530-1530
病例女,22岁,"劳力性心悸、气促2年,加重半月"入院。患者近2年来渐出现劳力性心悸、气促,心悸主要为心跳加快感,气促主要为气不够用感,走路稍快、上坡即可发作,休息数分钟可缓解,曾于外院诊断为"先心病",行相关治疗后好转,院外症状时有发作;半个月前自感受凉后上症再发加重,性状同前,伴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乏力、纳差、腹胀及畏寒、咳嗽、咳白色粘痰,为求系统诊治,今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2.
孕妇心功能不全,可表现为肺淤血、急性肺水肿、右心衰、全心衰。肺淤血:多见于二尖瓣狭窄或者关闭不全,患者表现为胸闷、气促、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检查,两肺基底部可有细湿罗音。本文简要介绍产后心衰的病例,以期对临床诊疗有启发。  相似文献   

13.
酒精性心肌病1例报告阎凤英(忻州地区纺织厂职工医院内科)郭成祥,罗晋武(忻州地区人民医院心肾科)患者:男,50岁,干部。主因劳力性心慌、气短1月,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周于1988年6月8日入院。既往有饮酒史30年,每日饮50度以上白酒250ml~30...  相似文献   

14.
心包原发性滑膜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0岁。以"活动后胸闷、气促一周"入院。一周前患者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伴有咳嗽,无咳痰、心慌、发热等,需高枕卧位方可入睡。近几天症状加重伴胸骨后不适,自觉有低热。  相似文献   

15.
1病例资料 女患,74岁。因劳力性胸闷、气促7年,突发呼吸困难8小时入院。患者7年来每于活动时感胸闷、气促,偶伴胸痛,持续数分钟自行缓解。5年前因胸痛(性质不详)在外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缓解后出院。之后未再发生过胸痛。8小时前患者进餐后突感呼吸困难,渐不能平卧,伴大汗、咳嗽、咯白色泡沫痰,症状持续无缓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病史:向×,女性,17岁,未婚,学生。劳累后心慌,气促8个月于79年12月12日住院。1979年4月起,劳累后心慌、气急、胸骨后胀。5月因发热住县医院,诊断为“风心病”,经治好转出院。同年10月出现脚肿、头晕、乏力、活动受限。治疗后缓解。既往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32岁,因劳力性心累、气促、浮肿4个月,加重3天入院。4个月前出现心累、气促、不能平卧、双下肢浮肿,经超声心动图发现中量心包积液,心包穿刺抽得身性液体400ml,诊为结核性心包炎。抗痨治疗后心包积液完全吸收,症状缓解。3天前突然出现发作性心悸、气促、大汗及面色苍白,每次持续1h左右,共4次,发作时测得血压为零,ECG示突性心动过缓,HR40次/min。既往有肺结核史。体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报告患者,女,24岁。因咳嗽、伴发热、胸痛、气促3天于2012年2月11日入院。患者3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白色痰,量中,伴畏寒、寒战、发热,体温波动于38.6℃左右,午后及夜间发热明显,伴胸痛,不向他处放射,咳嗽及深呼吸时加剧,感气促、呼吸困难,活动后明显,无喘息,夜间尚能平卧,在门诊治疗效果欠佳而住院治疗。查体:T 38.5℃,P 85次/min,R 20次/min,BP 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差。  相似文献   

19.
<正>1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活动后心累、气促1年,加重1个月”于2020年4月18日入院。入院前1年,患者出现活动后心累、气促症状,无心悸、胸痛、黑曚、晕厥,无畏寒、发热等不适,未予重视。入院前1个月症状明显加重,遂来我院就诊。查体:T 36.5℃,P 83次/min, R 29次/min, BP 135/89 mmHg(1 mmHg≈0.133 kPa),SpO294%。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4岁,因“发热、咳嗽20 d,心累、气促10 d”人院.入院前20天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9℃,以下午、夜间发热为主,伴咳嗽,为干咳,觉头痛,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10d前患者开始出现活动后心累、气促,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发现“右肺门占位”,予以“头孢西丁”等治疗后患者仍反复发热,转入我院.患者于50年前患“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具体不详)半年后复查胸片病变已钙化.入院查体:体温38.2℃,心率84次/ min,呼吸21次/min,血压152/78 mmHg.神清,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