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总结中山医科大学卫生学教研室51008920世纪以来,医学的目的已逐渐从以病人和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群健康为目标,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中心。预防医学在宣传健康知识,传授防病治病和促进健康的医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医...  相似文献   

2.
浅议如何加强临床专业的预防医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医学教育会议的《爱丁堡宣言》指出: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而不再满足仅仅治疗某些疾病。强调把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充实到有关如何处理病人的教学工作中去。宣言为加强预防医学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中等医学生的趋向定位为社区,担负着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的职责,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预防医学教育是适应当今时代新要求和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如何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加强预防医学教育是一个值得研讨的课题,笔者认为全面动员.改变观念是关键所在。一、变孤军作战…  相似文献   

3.
医学的根本目的是预防疾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社会卫生问题的突出等,对医学的内容和服务提出了新的任务.医学工作重点由获得健康转向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要求医学生不仅仅是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者,还应当是交流能手,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社会保健的支持者和卫生保健的提供者[1].现行医学教育体系将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彼此割裂开来,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整体医学观念.尤其在SARS的流行期间明显暴露出医学教育中预防医学教育的薄弱.  相似文献   

4.
浅淡加强预防医学教育张建清在医学教育中,加强预防医学教育是医学本身的内在要求,是保证人们身心健康的必须,与医学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相适应,势在必行。当前医学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医学提出的新的要求,使人们认识到预防医学在整个医学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随...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美国预防医学教师协会(Association of Teachers of Preventive Medicine,ATPM)1999年4月将原有的“医学教育中加强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教学的建议”又作了修改和完善,希望能够为临床医学生的预防医学和人群卫生基本概念的教学提供更为具体的指导,为此ATPM也付出了10多年的心血。现简单介绍该建议的制定过  相似文献   

6.
全科医学/家庭医学作为医学的一门专业,在英美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其最大特点是: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在加强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保持良好的医生──病人──家庭关系,可促进健康,诊治疾病。在当前我国社区农民的医疗保健体制正在改革的时候,发展我国特色的全科医学教育很有必要,非常及时。现有医学院校的公共卫生学院具有发展我国特色全科医学教育的优势。本文还提出了我国社区医学教育模式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7.
《上海预防医学》1995,7(8):342-343
“鲁超预防医学杰出教学奖”评奖意义和办法中华预防医学会上海分会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医学教育改革与评奖的意义20世纪以来,医学的目的已逐渐从以病人和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群健康为目标、预防疾病(保护健康)和健康促进为中心。世界卫生组织(WHO)...  相似文献   

8.
全科医学/家庭医学作为医学的一门专业,在英美已有30例年的历史了。其最大特点是: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在加强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保持良好的医生-病人-家庭关系,可促进健康,诊治疾病。在当前我国社区农民的医疗保健体制正在改革的时候,发展我国特色的全科医学教育很有必要,非常及时。现有医学院校的公共卫生学院具有发展我国特色全科医学教育的优势。本文还提出了我国社会医学教育模式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
面向21世纪 深化预防医学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上,由于医学模式已从单因单果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多因多果、主体网络式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健康观的转变。对医学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结合临床的特点。加强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育是当前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序言美国卫生系统改革的计划曾强调提高健康水平和预防疾病是更好利用较少资源的关键因素。随着卫生资源方面竞争的增加,预防的重要性越显重要。预防保健是最有效、最有价值的改善人群健康水平的途径.特别对那些由于缺乏改变不良卫生习惯的教育和技能、由于贫穷和无知或由于缺少正规训练的卫生保健人员的高危人群。预防医学教育委员会认识对临床医生进行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教育的重要性,召集一批会员讨论后指出:全面的医学教育课程应该包括基本预防医学内容。对医学院内需要讲授预防和健康促进的学术单位来说,在繁锁的教学方式及内容中…  相似文献   

11.
《上海预防医学》2000,12(10):468-469
预防医学是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数约占全部医学生的90%。因此,医学生在学好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的同时,获得预防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极为必要的;并应认识到现代医学是以健康为目标,具有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治疗和康复4个功能的重要意义。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对早日实现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医学模式转变谈预防医学教育思想李红明,姚党生加强预防战略思想的教育,是医学本身的内在要求,是保证人们身心健康的必需,与医学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相适应,势在必行。1加强预防战略教育的重要性、必然性1.1加强预防战略是医学本身的内在要求。1.1.1医学的...  相似文献   

13.
《预防医学》教学工作总结华北煤炭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063000当前在医学教育中加强预防战略,是为21世纪培养新型医生的重要措施之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卫办教发(91)第315号文件精神(即"关于印发《在医学教育中加强预防战略第三次研讨...  相似文献   

14.
在医学教育中进一步强调预防医学的要求并不是一件全新的事。早在1945年美国医科大学联合会就建议每个医学院校设立预防医学教研室。在近40年后发表的一篇重要报告《二十一世纪的医生》中(注:该报告已译出并刊载于职业卫生丛刊七:预防医学与职业卫生,上海医大公共卫生学院编19866),就建议医科学生应该象注重急性疾病的个体一样重视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有助于推动这些建议实施的力量来自1989年的一份给美国卫生署的报告。尽管这一报告不是直接针对医学教育,但对此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由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编写的《临床预防服务指南…  相似文献   

15.
新疆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受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影响,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引进困难,南疆边远县这一问题尤为突出。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国家及自治区制定了关于继续医学教育的相关制度措施,促进了新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持续、稳步、健康发展。但县级相关部门在制度措施贯彻落实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预防医学继续教育效果。现结合拜城县疾控中心实际,对影响预防医学继续教育因素做分析。  相似文献   

16.
高校流行病学学科定位及其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流行病学在医学及预防医学中的地位 医学的总体目标是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而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是疾病。人类要想维护和促进健康,就必须与疾病作斗争,具体讲,就是要及时的治疗疾病,有效的预防、控制疾病。要想及时、有效治疗、预防和控制疾病,就必须充分认识疾病的现象、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Delphi专家咨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流行于我国部分地区的SARS对我国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生不仅需完成治疗疾病的任务,还应能预防疾病,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卫生工作的任务不仅要从医病到医人、从个体到群体,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上.  相似文献   

18.
预防医学教学实践总结上海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教研室200032爱丁堡宣言指出:"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此为医生的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医生不仅要掌握现代医学的专业技能,也应具有群体预防的战略思想,做到保护健康、促进健康。才能适应近代...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医疗模式逐渐从单纯生物型向生物-心理-社会型医学模式转变。卫生需求已不仅仅是满足于治疗疾病,而是进一步要求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和未来社会人们对医学人才的需求,立足于当前的医学教育,着眼于未来,从战略的高度,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医学、预防、保健综合知识结构的新型医学人才[1],是目前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对占医学生总数90%以上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加强预防医学的教育。因此,我们做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20.
全科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临床、预防、康复与健康管理方面具有一体化指导作用。全科医生遵循“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随着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实施,可以有效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综合医学人才,有利于疾病的预防、早期发现及健康保障,有利于缓解就医压力,促进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提高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健康中国2030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