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PAC)对β-淀粉样肽(25-35) (Aβ25-35)诱导体外血清饥饿培养的PC12细胞周期紊乱与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血清饥饿培养使PC12细胞同步于G0期,PAC预处理后加入Aβ25-35,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与凋亡,RT-PCR和Western印迹从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p21、Cyclin D1、pRb和E2F1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Aβ25-35诱导组比较,PAC保护组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减少,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p21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Cyclin D1、E2F1 mRNA和Cyclin D1、pRb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PAC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周期紊乱与凋亡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21表达,下调Cyclin D1、pRb、E2F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肽段诱导的PC12细胞周期异常中的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及Western印迹方法,在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过程中检测NF-κB的活性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周期蛋白A(cyclin A)、周期蛋白D1(cyclin D1)、周期蛋白E(cyclin E)、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KD2)、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KD4)、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KD6)表达量的变化.分别将PC12同步化于G0期和S期,再检测Aβ25-35诱导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抑制NF-κB活性后,进一步检测上述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Aβ25-35诱导下的变化.结果 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过程中NF-κB活性增加(P<0.05),同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量升高;细胞同步化于G0期,Aβ25-35处理PC12细胞,细胞凋亡率下降,NF-κB活性的增加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量升高均受抑制;而同步化于S期,则细胞凋亡率、NF-κB活性的增加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量升高均无显著性变化;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过程中,抑制NF-κB活性则会引起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受抑制.结论 NF-κB主导了Aβ25-35诱导PC12细胞周期的异常变化,异常发生在G0期到G1期的过渡以及G1期到S期过渡,而不是S期到G2期以及G2期到M期的过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β淀粉样肽25-35(Aβ25-35)诱导凋亡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2-PI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方法 检测PC12细胞Bax和Bcl-2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PC12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不同剂量(10、20、30 mg/L)aFGF预处理PC12细胞1 h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引起的细胞凋亡,提高PC12细胞的存活率,减少Aβ25-35引起的PC12细胞核固缩、凝聚和碎裂,降低Bax基因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增加bcl-2基因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结论 aFGF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凋亡基因Bax和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 (GPX1)重组质粒转染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使其在细胞内高表达,探讨GPX1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应激的细胞保护作用。 方法 将GPX1重组质粒、pLNCX空载体质粒转染PC12细胞,用新霉素(G418)筛选稳定表达GPX1的PC12细胞,以不同β-淀粉样蛋白(Aβ)25-35浓度诱导PC12细胞48 h,确定最佳Aβ25-35浓度,构建理想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以最佳Aβ25-35浓度分别诱导转染GPX1重组质粒组、转染pLNCX空载体质粒组和正常PC12细胞组48 h,比色法比较其吸光度(A)值。 结果 用G418筛选出了稳定高表达GPX1的细胞克隆。与无Aβ25-35的空白对照组比较,20 μmol/LAβ25-35可使PC12细胞的抑制率显著升高,达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确定Aβ25-35的最佳诱导浓度为20 μmol/L。最佳Aβ25-35诱导浓度诱导各细胞组48h后,与转染pLNCX空载体质粒细胞组和正常PC12细胞组比较,转染GPX1重组质粒细胞组A值明显升高,分别为[(0.53±0.02)与(0.44±0.02),(0.53±0.02)与(0.39±0.07),均P<0.01]结论转染GPX1重组质粒可增强细胞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逆转Aβ25-35所致的细胞生存率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技术进一步研究TGFβ1调控BxPC-3胰腺癌细胞周期的机制.方法:采用含有24个细胞周期相关基因位点的cDNA微阵列基因芯片,观察2.0 μg/L的TGFβ1干预BxPC-3细胞72h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以相同培养的未加干预的BxPC-3细胞为空白对照.结果:加A.2.0μg/L TGFβ1干预前后,BxPC-3胰腺癌细胞系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有明显差异.表达增高基因3条,表达降低基因17条,基本不变有3条.仅有1条基因位点因芯片上出现负点影响分析.TGF-β1干预后,有多个G,期向S期转换的基因的mRNA表达发生下调.如GSPT1、ASK、CDK4、SKP2和Cyclin C.同时有多个转录因子的表达下调,如E2F3和E2F5.另外,与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有关的激酶也有下调,如TRAD.结论:组织芯片显示TGFβ1可诱导BxPC-3细胞多种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提示TGFβ1介导的生长抑制效应中Smad4依赖与非Smad4依赖信号通路存在串话.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β淀粉样肽25-35(AB25-35)诱导凋亡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括率,Hoechst 332582-PI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方法检测PCI2细胞Bax和Bcl-2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PC12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不同剂量(10、20、30mg/L)aFGF预处理PC12细胞1h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B25-35引起的细胞凋亡,提高PC12细胞的存括率,减少Aβ25-35引起的PC12细胞核固缩、凝聚和碎裂,降低Bax基因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增加bcl-2基因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结论aFGF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凋亡基因Bax和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肝再生增强因子(ALR)在β-淀粉样肽(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阿尔茨海默病(AD)体外模型中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用终浓度为25μmol/L Aβ25-35处理PC12细胞建立AD细胞模型,MTT法测细胞活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RT-PCR检测ALR mRNA表达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ALR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Aβ25-35组中PC12细胞的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增高(P<0.05),ALR mRNA在Aβ25-35组中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W estern印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也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 ALR在Aβ25-35诱导PC12细胞致AD模型中表达减少,可能与AD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R-545-3p抑制食管癌细胞Eca109和TE-1生长的机制。方法以食管癌细胞Eca109和TE-1作为研究对象,转染miR-NC(对照组)或miR-545-3p(实验组);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和p21活化蛋白激酶2(PAK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变化;细胞增殖实验(MTS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过表达miR-545-3p后,CDK4、Cyclin D1和PAK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促进细胞周期的进展和细胞凋亡的增加(P0.05),明显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结论miR-545-3p通过靶向干扰CDK4、Cyclin D1和PAK2的表达来抑制食管癌细胞的生长,是食管癌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的表达及其比势与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16~(INK4a)、P21~(CIP1)及细胞周期素(Cyclins)、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s)表达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79例大肠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AS、SS、P16~(INK4a)、P21~(CIP1)、Cvclin D1、Cvclin E、Cyclin A、Cyclin B1、CDK2、CDK4的表达情况.结果:Cyclin D1、CDK2、CDK4、Cyclin A在GAS高表达组、中表达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而P16~(INK4a)、P21~(CIP1)阳性表达率与此相反.cyclin E在SS低表达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中表达组、高表达组;P21~(CIP1)在ss高表达组、中表达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CDK2在SS低表达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SS高表达组.大肠癌组织中GAS、SS表达的积分比值(GAS/SS)与Cyclin D1(r =0.252)、Cyclin E(r=0.387)、Cyclin A(r= 0.466)、CDK2(r=0.519)、CDK4(r=0.434)呈正相关(P<0.01)与P16~(INK4a)(r=-0.385)、P21~(CIP1)(r =-0.454)蛋白的表达积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GAS、SS对大肠癌细胞生长的调控可能与P16~(INK4a)、P21~(CIP1)、Cvclin D1、Cvclin A、CDK2、CDK4、cvclin E基因异常表达有关.GAS对大肠癌细胞周期的调控位点可能在G1、S、G2期,SS对大肠癌细胞周期的调控位点可能在G1/S、G2/M期的交界点,即S、M期的入口.对大肠癌GAS/SS积分比值分析、可作为临床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下调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ATAD2)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过表达ATAD2胃癌细胞株MGC-803分为4组,A、B、C组分别给予siRNA1、siRNA2、Neg.siRNA转染48h,D组不转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GC-803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ATAD2蛋白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DK4、Rb。结果与C、D组比较,A、B组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P均<0.01),S期细胞比例降低(P均<0.05),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CDK4表达减少,但不引起Rb的表达变化。结论下调ATAD2表达能够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进展,其作用机制与降低Cyclin D1、CDK4等细胞周期相关调节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耐药乳腺癌细胞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调控异常特点.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耐药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特点,运用相应的抗体通过蛋白电泳及Western 印迹检测Cyclin E、A,P21/WAF1和CDK2在耐药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细胞周期为S期的细胞明显增加,而G1期细胞减少,G2/M期变化不明显.耐药细胞中Cyclin E、CDK2、P21/WAF1蛋白质的表达升高,Cyclin A无明显变化.结论 S期细胞增加是耐药乳腺癌细胞细胞周期改变特点,Cyclin E、 P21/WAF1和CDK2共同参与了耐药乳腺癌细胞S期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对β-淀粉样肽(25-35)(hi325弗)诱导凋亡PCI2细胞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PI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凋亡的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bax和bcl-2基因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不同剂量PC预处理PC12细胞1h,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引起的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存活率,减少Aβ25-35引起的细胞核固缩、核碎裂,降低baxmRNA及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mRNA及Bcl-2蛋白表达。结论PC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诱导的PCI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凋亡基因bax和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罗蔓  谢瑞满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0):1196-1198
目的 观察1713-雌激素对Aβ25-35所致PC12细胞毒活性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观察雌激素对Ap25-35损伤的PC12细胞的Bcl-2 mRNA及Bax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用Aβ25琊处理PC12细胞24h,与对照组相比,Bcl-2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Bax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而Aβ25-35加17β-雌激素引起Bcl-2 mRNA的表达水平较单纯Aβ处理组增高,Bax mRNA的表达水平较单纯Aβ处理组降低。结论 17β-雌激素在Aβ25-35所致PCl2细胞毒性的神经保护作用中,其机制是通过上调Bcl-2基因的表达与下调Bax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F-κB在Alzheimer病(AD)中的作用。方法对AB25-35抑制PC12细胞生长的时间-效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进行分析,确定Aβ25-35抑制PC12细胞生长的IC50和最大抑制效应出现的时间(X小时)。对IC50浓度的Aβ25-35作用X小时的PC12细胞和正常PC12细胞进行NF-κB P65 mRNA及其蛋白检测,其中NF-κB P65 mRNA采用RT—PCR法,NF-κB P65蛋白采用Western印迹法。结果Aβ25-35在36h对PC1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Aβ25-35抑制PC12细胞生长的IC50约为30μmol/L;Aβ25-35能使NF-κB P65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NF-κB能够促进AD中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诱导增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kle cell.VSMC)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HCY诱导的兔VSMC增殖模型,与不同浓度的ICA共同培养48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VSMC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结果0.2mg/L、0.4mg/L ICA组G0/G1期细胞数明显增多,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与HCY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CyclinDl和CDK4的表达量均随ICA剂量增加而减少。结论 ICA桔抗HCY诱导的兔VSMC增殖.其主要机制可能与Cyclin D1及CDK4的低表达所致的细胞周期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mcyanidins,PC)对β-淀粉样肽(25-35)[βamyloid pepfide-(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PI荧光染色法检测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凋亡率变化情况。结果 不同剂量PC预处理PC12细胞1h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提高细胞的存活率,减少Aβ25-35引起的核固缩、凝聚和碎裂,降低细胞凋亡率。结论 PC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氧化苦参碱为中药苦参的主要有效成分,研究显示其对结肠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细胞周期通路相关调控因子的影响,阐明其抗结肠癌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以2、3、4mg/m1氧化苦参碱干预SW1116细胞24h或48h,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CDK抑制剂p53、核转录岗子E2F1和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氧化苦参碱干预可使SW1116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cyc1inD1、CDK4、E2F1和Skp2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53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升,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相关通路以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琐琐葡萄多糖(VTP)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Aβ25~35诱导PC12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VTP(20、40、80 mg/L)作用于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eal-time 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结果 VTP可提高PC12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强Bcl-2 mRNA表达,抑制Bax mRNA表达。结论VTP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Bcl-2 mRNA表达、降低Bax mRNA表达,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正肝方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的大鼠癌前病变肝组织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正肝方小剂量、正肝方大剂量组各30只、正常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先后用AFB1和2-乙酰氨基芴(2-AAF)处理各组大鼠造模。正肝方大、小剂量组在造模期间,将正肝方水剂(0.6、0.3 g/ml)按10 ml/kg分别灌胃;模型组用无菌蒸馏水按10 ml/kg灌胃。8周后处死大鼠,肝组织取材。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Cyclin D1、CDK4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Cyclin D1、CDK4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LI)和表达强度(PU)最高,Cyclin D1、CDK4mRNA表达水平也最高(P〈0.01)。正肝方能降低大鼠癌前病变肝组织Cyclin D1、CDK4蛋白和mRNA的异常高表达(P〈0.01或〈0.05),且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正肝方能通过下调Cyclin D1、CDK4异常表达,改善细胞周期G1~S期调控点失控,从而减缓肝细胞异常增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存活率、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1/2)和蛋白激酶Cγ(PKC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经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分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液)、Aβ损伤组(加入培养液及老化Aβ25~35)、bFGF组(加入培养液、bFGF及老化Aβ25~35)和抑制剂组(加入培养液、PD98059、bFGF和老化Aβ25~35)。MTT法检测不同处理组PC12细胞存活率,Western印迹免疫印迹法分析p-ERK1/2和PKC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Aβ损伤组PC12细胞存活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2),bFGF组细胞存活率高于Aβ损伤组(P=0.01)。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Aβ损伤组p-ERK1/2和PKCγ较对照组p-ERK1/2和PKCγ表达显著下降;Aβ损伤组在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后p-ERm1/2和PKCγ的值分别较Aβ损伤组p-ERK1/2和PKCγ蛋白表达显著增强,并与bFGF浓度呈正相关;抑制剂组在加入不同浓度的PD98059后p-ERK1/2和PKCγ的值分别较bFGF组p-ERK1/2和PKCγ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并与PD98059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bF6F对Aβ诱导PC12细胞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增强PC12细胞ERK1/2活性和PKCγ蛋白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