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李斯特氏菌单抗反应特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产生20株针对李斯特氏菌单抗,经间接ELISA试验测定了这些单抗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单抗B_18、C_(11)、B_5、J_(01)、J_(02)可与绝大多数李斯特氏菌发生反应,具有属内的广谱反应性;其余单抗反应谱不尽相同。且20株单抗均不与葡萄秋菌、粪链球菌、枯草杆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反应,表现出高度特异性。由此可见,B_(18)、C_(11)'、B_5、J_(01)、J_(02)等可用作组建李斯特氏菌属特异单抗捡测试剂,而且在该菌抗原分析等方面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快速、敏感、特异的PCR检测方法。[方法]选择Hly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该引物对单增李斯特菌和10株非单增李斯特菌进行PCR扩增,并且用此方法对30份食品进行检测。[结果]扩增片断表现出极好的单增李斯特菌特异性,最低检出限为190cfu/ml。[结论]本实验建立的PCR检测方法为一种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的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单增李斯特菌PCR-ELISA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PCR-ELISA方法,将其应用于人工污染的食物样品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资料,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DNAMAN6.0和Primer Premier5.0,以单增李斯特菌的致病基因hlyA为基础,选用PCR引物,应用地高辛标记试剂盒,获得单增李斯特菌特异的地高辛标记片段。根据PCR目的片段序列,设计特异性捕获探针,建立了单增李斯特菌PCR-ELISA快速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不同血清型的单增李斯特菌食品分离株进行了检测,并将PCR方法与PCR-ELISA方法对人工污染单增李斯特菌的牛奶样品的检测敏感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应用单增李斯特菌特异的PCR-ELISA方法完成检测约需6h。该方法对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检测的结果,与国家食源性疾病检测网的鉴定结果100%符合。经过12h的增菌培养,PCR-ELISA方法最低可从25ml样品中检出1CFU,检测敏感性为传统PCR方法的10~100倍。结论建立了单增李斯特菌PCR-ELISA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靠性好,对于提高食源性疾病预警、预测能力,增强检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验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方法。  [方法 ] 以miniVIDAS仪结合API系统 ,将该法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 ] 该方法能检出 <10个 /mL模拟样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与食品中常见的细菌无交叉反应 ,能对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作出正确鉴定。在 4天内能作完全鉴定结果。对 2 2 6份实样的检测 ,检出率为 11.5 %。  [结论 ] 以miniVIDAS仪结合API系统建立的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快速简便的特点 ,是一种较好的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PCR检测方法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快速、敏感、特异的PCR诊断方法。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特异性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溶血素基因(hlyA),并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在706bp处出现nuc基因的目的片断,只有单增李斯特菌的目的片段获得扩增,其他菌种扩增均呈阴性;该方法可以检测到3.3ng/L的DNA。结论PCR方法比传统细菌检测方法更特异、快速、灵敏和简便。为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升实验室对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检测能力。方法以GB4789.30-2010为检验依据,对样品编号TF0580094的3个样品进行单增李斯特氏菌定性检测,采用常规培养检测方法、BAX Q7全自动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样品1、样品2均检出单增李斯特氏菌;样品3未检出,经分析鉴定确认为英诺克李斯特氏菌。中检院公布检测结果为满意。结论通过参与此次能力验证,找到影响单增李斯特氏菌检出的因素,验证了本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提高了检验员的技术水平、推进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
应用PCR方法检定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敏感、特异的PCR诊断方法。方法选取hlyA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该引物对54株标准李斯特菌和21株无关菌进行PCR扩增,得到进一步验证。采用PCR和常规鉴定方法同时对从国内食品分离的33株李斯特菌进行鉴定。结果可扩增含有保守HindⅢ切点的743bp片段。表现出极好的单增李斯特菌种特异性。纯培养的检测极限为55个菌。发现其中18株用两种方法都鉴定为单增李斯特菌,两种方法的结果完全符合。当用于食物标本检测时,PCR反应遭强烈抑制。经过25小时的增菌培养,对培养物进行化学抽提、纯化的菌体经加热裂解后直接用作PCR反应模板,可使抑制作用大大降低。每毫升牛奶人工接种4个菌可用该法特异检出。结论建立了PCR方法,可初步用于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特异、敏感诊断。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奶及奶制品中李斯特氏菌的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斯特氏菌特别是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的致病菌,可使人和动物患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疾病,病死率达30~35%。该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对多种食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几年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暴发了多起由单增李斯特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其中多数中毒食品与奶及奶制品有关。国外对李斯特氏菌的检测方法研究发展很快。从普通的生化鉴定和血清学检测已发展到应用ELISA方法、DNA探针及PCR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检验方法,对李斯特氏菌引起的疾病也做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目前对李斯特氏菌的研究报道较少。鉴于以上情况,我们从1991年8月至1992年11月对我市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奶及奶制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单增李斯特氏菌核酸层析检测试剂盒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从市场采集自然样品70份,经过2步增菌后,用核酸层析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同时用传统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70份样品试剂盒检测阳性3份,阴性67份,而传统方法检测阳性4份,其中1份阳性样品试剂盒检测为阴性。试剂盒检测的准确率达到98.60%。特异性试验表明该剂盒检测标准菌株特异性好,与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均无交叉反应。结论单增李斯特氏菌核酸层析检测层析试剂盒特异性好,检测准确率高,能够满足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PCR方法检测熟肉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致病因子,为顺义区熟肉食制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污染危害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细菌培养法从熟肉制品监测样本中分离单增李斯特氏菌,PCR检测阳性菌株的16sRNA、侵袭蛋白P60、李氏溶血素、迟发型超敏反应蛋白等致病因子。结果180件食品样本共分离出6株单增李斯特氏菌;通过PCR检测致病因子,6株细菌都检出16sRNA和迟发型超敏反应蛋白的目的基因,5株检出李氏溶血素和侵袭蛋白目的基因,各引物检测目的基因的敏感性略有差异。结论顺义区熟肉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较为严重,83.33%(5/6)菌株携带李氏溶血素、侵袭蛋白P60等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胶体金标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单克隆抗体(McAb),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致病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方法以纯化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标准菌株号54001、54002)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建立胶体金标记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结果筛选出2株单抗杂交瘤细胞株F5、F9,并获得免疫球蛋白,测定免疫球蛋白亚类为IgM。通过选用柠檬酸钠法制备胶体金标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抗体,测定其最适蛋白结合浓度为12 g/ml。结论成功制备了胶体金标记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单克隆抗体,为建立食品中病原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洛阳市中小企业含乳冷冻饮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污染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洛阳市一家冷冻饮品企业,采集生产加工过程各个环节的样品,参照GB4789.30-2016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结果共检测样品253份,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135份,检出率为53.36%;食品样品、环境、人员、仪器设备、包装、工具、其他类样品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45,P0.05),其中工具类检出率最高(73.08%);前处理区、灌装区、整箱包装区检出率分别为55.06%、48.51%、33.33%,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66,P0.05);二季度检出率为49.61%,三季度检出率为49.19%,两次采样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P0.05)。结论该企业生产加工各环节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较为严重,交叉污染风险高。  相似文献   

13.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隶属于李斯特菌属,根据《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第9版,将李斯特菌属分为7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伊氏李斯特菌、无害李斯特菌、威氏李斯特菌、利斯氏李斯特菌、格氏李斯特菌、默氏李斯特菌。原隶属于李斯特菌属的反硝化李斯特菌已成为一个新属,称为琼斯菌属。对人和动物具有致病力的有LM和伊氏李斯特菌,其余均为非致病型。此外,郭仰霖等[1]研究发现一种产H2S型李斯特菌,对动物具有高度致死性,牲畜病死率高达98·48%,对人存在潜在性威胁。1生物学特性1.1形态与染色李斯特菌(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实验室验证食品中李斯特菌新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可操作性及可行性。方法:按照国家CDC“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李斯特菌检验标准”验证方案进行。结果:用不同浓度的沙门菌菌悬液人工染菌二类食品各40份,用增菌液两步增菌,两种分离培养基分离,对比检出率及分离效果。检出率62.5%,最低检出限为0.5 cfu/25 g-13 cfu/25 g。结论:该方法使用了选择性强、特异性高的分离培养基及快速筛选方法,如Vitek GNI、API10300、显色培养基等,克服了传统李斯特菌检测方法检测周期较长、所需试剂繁多、菌落生长慢等缺点,使李斯特菌的检测更加快速、简便、特异、敏感。该方法使李斯特菌检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能力验证是对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管理状况进行客观检验的有效方法[1],能力验证活动对完善和强化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增强和提高实验室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2]。方法 GB4789.3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结果 mini VIDAS检测、荧光PCR检测结果阳性,API、溶血试验等鉴定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结论CNAS对该实验室检测样品能力验证试验结果结论为满意。  相似文献   

16.
李斯特氏菌食物中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捷 《现代预防医学》1999,26(4):550-552
李斯特氏菌食物中毒是由单核细菌李斯特氏菌引起的,自1926年Marray等从兔和豚鼠的肝脏中分离现该菌以来,有关该菌报道不断。尤其是该菌被证实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十年以来,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报道逐年呈上升趋势,其危害程度甚至超过沙门氏菌食物中毒[1]。李斯特氏菌食物中毒能引起人和动物的脑膜炎、败血症等,死亡率达高30以上[2]。迄今为止,我国尚无人类李斯特氏菌食物中毒的报道,人散在病例和动物食物中毒已见报道[3,4],由于该菌在自然界存在较为广泛,且其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极易引起食物中毒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快速定量检测单增李斯特菌方法。〔方法〕利用胶体金标记和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技术,建立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方法,评价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并拟合标准曲线进行定量检测;在牛奶、橙汁、果冻等即食食品样品中添加单增李斯特菌模拟污染样品,评价该方法对半固体、液体等即食食品、可疑生物恐怖样品的检测能力。〔结果〕该法可在10min内完成定性和半定量检测,定量检测灵敏度为3.5×103cfu/ml,线性范围3.5×105~3.5×108cfu/ml,回收率在99%~101.7%之间。〔结论〕建立的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能快速、灵敏、特异、准确地对样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全自动微生物磁珠分选系统对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检测效果。方法:取400份自然样品,用磁珠分选系统和国标法对样品进行对比检测。结果:全自动微生物磁珠分选系统相较国标法对自然样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阳性检出率有一定程度提高。结论:全自动微生物磁珠分选系统简单易用,标准化程度高,可以和国标检测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西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状况,构建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数据库。方法在广西6个城市建立监测点,定期对6类食品进行采样,食品检验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统一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检测6类1276份食品样品,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51株,检出率为4.00%。结论在广西食品中均不同程度受到L.m污染,尤以淡水产品、生畜禽肉、非定型包装熟肉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20.
王晓庆 《江苏预防医学》2000,11(1):83-83,79
李斯特氏菌属 (Listeria)有 8个菌种 ,即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Listeriamonocytogenes)、伊凡若夫李斯特氏菌 (Listeriaivanovii)、无害李斯氏菌 (Listeriainnocua)、韦尔西梅氏李斯特氏菌 (Listeriawelshimeri)、西李杰氏李斯特氏菌 (Listeriaseeliger i)、脱硝化李斯特氏菌 (Listeriadenitrificans)、灰色李斯特氏菌(Listeriagrayi)、缪雷氏李斯特氏菌 (Listeriamurrayi) [1] 。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