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腔门诊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以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加强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针对口腔门诊的特点,制定和不断完善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并严格实施落实。结果通过对口腔门诊实施严格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从整体上提高了全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和业务水平,监控的各项卫生学指标均符合要求,至今无发生医院感染病例。结论口腔门诊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480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本研究通过对余姚市人民医院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标本作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测试,以分析本地区支原体感染人群的分布情况,以及支原体的耐药情况。1资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2009年1月至6月在本院皮肤性病科门诊或妇科门诊拟诊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480例,其中,男性9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控制门诊治疗室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搬迁医院后,整体合理规划治疗室的布局,增加空气净化消毒设备,加强治疗室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结果每月定期对无菌物品、空气、工作人员手部、物品表面进行细菌监测都符合标准,为患者提供了良好安全的治疗环境,消除医院感染的隐患。结论做好各个环节感染控制工作,可有效控制门诊治疗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三级质量控制管理方法结合医药护协作模式在“方舱医院”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采用三级质量控制管理方法结合医药护合作对医院感染防控小组进行组织管理。结果“方舱医院”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组织架构迅速搭建,各项医院感染防控制度迅速完善,有序推进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实现了工作人员“零感染”。结论采用该模式建立的“方舱医院”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制度,在疫情期间能充分保证工作质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平潭地区皮肤性病科门诊男性高危人群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基因类型.方法 采用多重PCR技术对202例高危男性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202例标本中检出HPV阳性93例,感染率为46.03%,其中单一感染占66.66% (62/93),多重感染占34.40% (32/93).最常见的基因亚型为HPV6 (43.01%)、HPV11 (25.80%),HPV16 (9.67%),HPV52 (7.52%).结论 平潭地区皮肤性病科门诊男性高危人群以低危型HPV6、HPV11感染合并高危型HPV16为主,尽管就诊患者以单一型感染为主;但仍存在较高的高危型和多重混合型感染,应加强对皮肤科门诊男性患者的HPV检测.  相似文献   

6.
王丽萍 《中国医药科学》2014,(11):149-150,162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内传染病防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下一步如何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加强医院内传染病防控作用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方法通过检索医院感染管理和医院内传染病防控文献,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分析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内传染病防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足和改进的措施。结果在规章制度上,《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都明确了医院内需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医院内的传染病的防控,疫情汇报等工作。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内传染病防控的主要管理单位,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医院内防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执行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内传染病疫情的汇报,监督,报告等工作,并且在如SARS,H7N9禽流感等大规模的传染病中发挥着预警、监测等作用。结论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在传染病预防、控制、监测、报告、预警及监督检查等工作方面的作用,是医院快速有效防治传染病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手术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具体措施.方法 根据医院感染的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管理与监督体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洗手制度,强化无菌观念,规范无菌操作规程.做好消毒与灭菌处理,加强职业防护.结果 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一年来,无一例医院感染发生.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不仅能杜绝或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还能提高妇科门诊手术室的医疗护理质量,赢得患者的满意,提高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因素及防控对策。方法抽取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4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医院感染19例,对患儿基础疾病、病原菌种类、感染部位分布、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总结医院感染率,分析感染因素并总结防控措施。结果经统计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19例,感染率为5.78%;感染部位以口腔为主,其次呼吸道、皮肤黏膜、胃黏膜等。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应制定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新生儿护理等措施可有效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保证医院门诊换药的医疗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门诊换药室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门诊换药室的空气、无菌物品、及护理人员的手等方面加强消毒管理,能够控制医院感染。结论严格无菌操作,制定有效的感染管理制度,有利于门诊换药室对医院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口腔科门诊患者流量大,病情各异特别是潜在性感染难以发现.因此,做好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综合性医院口腔科由于有医院感染管理的总体控制,在组织管理、人员培训、规章制度、废弃物管理、器械消毒与灭菌及效果监测等方面均优于口腔专科医院和门诊.但由于口腔科在综合性医院往往不是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也常常受到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对综合性医院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控制措施,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皮肤性病门诊院内感染高危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方法选取本院从2011年11月到2012年11月皮肤性病门诊科收治的皮肤性病患者共250例。对比科室在2010年11月到2011年11月没有采取严格的医院管理措施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并且总结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与患者的年龄,侵袭性操作,理疗室患者以及医务人员的手部污染有关,感染比率对比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而患者的营养情况则与发生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其中2011年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1.6%%,2012年的院内感染为4.40%,2012年的院内感染为1.20%,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防治意识,诊断高危因素进行相关的防治对策,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一年一度的医院工作检查方式,对全县乡镇卫生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系统调查了解。调查发现本县14所乡镇卫生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领导不重视,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薄弱,制度不健全,无专职和兼职医感染管理人员,基础设施差,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淡薄,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不了解。存在的问题十分严重,应引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因医院感染等导致的医疗纠纷和医疗安全隐患,提高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和控制意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引导医护人员正确认识自身职业暴露发生的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提高医护人员的重视程度,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提高自身安全性。方法阐述了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感染状况和感染途径,并详细说明妇产科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及意外事故的处理。结果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暴露途径主要有机械性损伤,破损皮肤或非消化道黏膜与患者血液、体液接触,忽略防护,缺乏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缺乏合格的防护设备和用品。通过规范操作,正确处理器械,戴手套,穿隔离衣,认真洗手,暴露部位的局部处理,器械消毒,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传播。结论医疗卫生事业中,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决定了其自身长期处于具有生物危险性的环境之下。因此,需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手术操作,注重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住院患者安全及医疗安全。方法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采取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与方法,加强环节质量控制。结果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使医院感染发生率由2010年的2.81%降至2011年的2.0%。结论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实,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在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在孝感市孝南区妇幼保健院哮喘专科就诊的门诊和住院哮喘患儿156例,通过患儿就诊或医务人员随访时问诊患儿家属,了解患儿在当地用药情况、哮喘控制情况及问卷调查孝感市区各级医院儿科医师,了解医务人员GINA方案推广情况。结果基层医院在GINA方案推广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医务人员自身理论知识缺乏,GINA方案培训率不高;哮喘诊断不清;急性发作期治疗不当;间歇期吸入治疗不规范;吸入药物方法不正确及患儿家属依从性差等几个方面。结论GINA方案在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工作还远远不够,为进一步控制我国儿童哮喘,必须重视基层医院哮喘的培训和宣教工作,把基层医院的哮喘防治工作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医院感染作为全球性问题,给患者和公共卫生带来了沉重负担.医院感染尤其是外源性交叉感染是可以预防的,即使是内源性医院感染,也可以通过预防减少.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包括: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明确医院感染管理岗位责任制;切实执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实人员培训,提高感染预防意识.良好的医院感染管理可预防感染,阻止感染的传播,在预防耐药细菌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龙岩市某综合医院2008年2012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更好地制定传染病控制规划,加强传染病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08年2012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更好地制定传染病控制规划,加强传染病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08年2012年传染病网络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2012年传染病网络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2012年某综合医院共报告22种法定传染病10844例,其中报告乙类5629例、丙类5215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为手足口病、梅毒、乙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传播途径以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及肠道传染病为主,分别占42.34%、41.87%。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占15.78%。结论手足口病、梅毒为某综合医院主要上报传染病,手足口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儿童常见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医院发热药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与管理对策,为全国医院药学工作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官方发布的发热门诊与医院药学相关的各项疫情防控政策,及时制订并调整医院发热药房的疫情防控方案,包括物资准备、人员培训及流程优化,关注药学人员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预防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全面提升疫情防控期间发热药房管理水平,丰富药学服务内涵,强化药学服务能力。结果作为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的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发热药房的工作每日有序运行,截至目前实现了工作人员"零脱岗""零感染",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发热门诊的战"疫"工作。结论疫情防控期间必须加强发热药房管理,实施精准心理干预与人文关怀,及时调整、优化管理策略并严格落实,可为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规范和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吕奇  张莉莉  冯婷 《安徽医药》2021,25(10):2064-2066
目的 探讨皮肤性病病人不同病变类型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方法 选取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皮肤性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人均利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进行HPV-DNA分型的检测,并对皮肤性病病人不同病变类型中HPV感染的型别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本研究60例标本中HPV-DNA检测阳性例数为71.67%(43/60);其中HPV单一型的31例,占比72.09%(31/43);HPV2种或以上者共12例,占比27.91%(12/43).43例HPV检测阳性标本中高危型检出例数最高,为24例,占比55.81%;低危型13例,占比30.23%;混合型6例,占比13.95%.本研究不同病变类型皮肤性病中,以尖锐湿疣的HPV感染阳性率最高,为76.47%(26/30);鲍温样丘疹病次之阳性率为66.67%(10/15);其次为冠状沟珍珠疹和假性湿疣,阳性率分别为50%(4/8)和42.86%(3/7).在HPV感染型别上,以尖锐湿疣类别最多,包括了6、11、16、18、31、33、35、43和66,而鲍温样丘疹病主要为16,男性冠状沟珍珠疹主要为低危型的6、42、43和81,女性假性湿疣也为低危型的6、42、83.结论 皮肤性病病人HPV感染存在不同的类别,因此临床上在诊断时需要积极开展相应的检测工作,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设定和预后结果的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荣  尹红  王盛书  姚伟  韩红  杨若佳 《中国当代医药》2013,(17):166-168,174
目的分析某部1992~2011年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报告情况,为部队防治此类疾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部疾病监控中心1992~2011年的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分析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时间、人群分布等方面的资料。结果1992~2011年共报告血源及性传播疾病735例,占总传染病报数的9.88%:主要为乙型肝炎.占83.27%,丙型肝炎占5.99%,梅毒占3.54%,淋病占3.27%,尖锐湿疣占2.31%;其中男性占92.11%,女性占7.89%;干部占54.83%,战士占26.53%,其他人员(主要是军队离退休人员、在编职工等)占18.64%;发病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性传播疾病发病人数从无到有,逐渐增多。结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尤其是经血传播疾病是危害部队的重要传染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所占比例较大,性传播疾病发病数逐渐增多,应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进一步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