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疗效,探讨如何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将微导管插入眼动脉或置于颈动脉内行眼动脉造影,将10万~25万U尿激酶用100ml生理盐水稀释溶解,间断手控推人眼动脉或颈内动脉一眼动脉起始部,行溶栓治疗。结果本组26例患者中,8例术后视力由术前光感或眼前数指恢复至0.1以上,10例有中度增进,8例无明显好转。视力有所恢复的18例中,发病至溶栓时间均在8天以内,视力明显恢复的3例中,2例是在发病3天内溶栓。结论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有明显疗效,溶栓效果与溶栓时间密切相关,溶栓治疗应尽早开始。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3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发病时视力急剧下降,如不及时救治,将导致永久性失明。2006年6月-2009年12月共收治CRAO13例,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 CRAO),是眼科严重致盲眼病之一,发病率为(1/10000~1/5000),本病发病急骤,患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常见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近年国内资料显示,随着人口趋于老龄化,老年人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增加,CRAO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该病患者视力差、预后差、致盲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主要致病因素为各种栓子、血管壁的改变、血液流变性的改变、及血管受压等。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主要治疗原则为针对具体病因,扩张血管、降低眼压、增加血氧含量尽可能恢复视网膜内层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超选择眼动脉插管局部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超选择眼动脉插管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经股动脉或颈动脉插管 ,应用微导管技术将导管插入眼动脉局部溶栓治疗 12例中央动脉血栓形成致视力障碍患者。结果 治疗后 ,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 ,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结论 正确诊断 ,早期应用超选择局部溶栓、扩血管并尽可能应用较大剂量溶栓药物 ,可能比其他治疗方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杨惠琳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2):1496-1497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抢救时机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对12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采取及时治疗及护理,并对治疗时机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急性期内能得到及时诊治、主动配合治疗,视力由入院时的光感提高到0.2~0.5。结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应在2h内及时治疗,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是视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张春晓 《西南军医》2010,12(1):162-163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是由于血液黏度增加、血栓形成、动脉痉挛、低灌注等原因造成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中断,引起视网膜组织缺血、缺氧、变性、坏死的致盲性疾病,是眼科的急症之一。其发病率为1/5000—1/10000;多发生在老人,特别是伴有心血管的老人,多为单眼发病,双眼发病者少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评价经眼动脉插管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经股动脉插管,应用微导管技术将导管插入眼动脉,局部灌注尿激酶25万~50万u进行溶栓治疗。结果8例中4例术后视力明显提高。6个月后视力达0.1~0.3者3例,高于0.3者1例。其中1例从光感提高到0.25,1例从术前0.1提高到0.6,1例从术前指数提高到0.3。3例术后视力提高不理想。1例从术前指数下降至光感。2例术后并发脑梗死伴肢体瘫痪。结论早期应用超选择眼动脉溶栓可能比其他治疗方法更有效,但应注意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动脉介入栓塞术中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一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患者女 ,36岁。因怕热 ,手抖 ,心悸 ,颈部增粗 15个月收入我院内分泌科。经检查甲状腺功能明显增高 ,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经他巴唑 ,普萘洛尔等药物治疗后 ,症状明显改善。为避免长期服药的不便和缩小甲状腺 ,于 2 0 0 0年6月 13日上午行甲状腺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常规消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动脉血管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阻塞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在DSA机下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尿激酶治疗 48例急性脑动脉闭塞疾患。平均发病时间 2 9.6h ,尿激酶用量 80 0 0 0~ 3 0 0 0 0 0IU ,灌注时间持续 45~48min。结果 :6例患者即刻完全再通 ,3 8例部分再通 ,4例未通 ,临床有效率为 91.6%。结论 :超选择性动脉内灌注尿激酶是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优先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有慧  徐克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10):789-790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centralretinalarteryocclusion ,CRAO)是由于血管闭塞、栓子栓塞、眼相对灌注压低、血管痉挛等原因造成的一种公认的预后不良的视网膜缺血性病变。其主要表现为视力骤然减退或视野缺损 ,部分患者患病前有过 1次或多次一过性视力障碍 ,或眼前闪光及黑朦等症状。眼底镜检查可见视乳头颜色变淡 ,视网膜动脉变细、呈节段状 ,受累部位的视网膜水肿、灰白 ,可有小片状出血 ,黄斑区呈典型的樱桃红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示动脉充盈延迟 ,动静脉循环时间延长。本病发病率约为 1/ 5 0 0 0~ 1/ …  相似文献   

11.
葛根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葛根注射液肌注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71例(75眼)。通过治疗前后的视力、视野变化进行疗效评价,台疗有效率为75%;与葛根素静滴治疗的102例107眼治疗有效率75.7%比较基本相同。并经治疗前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等检测,从客观上得到证实。治后视网膜循环时间缩短,暗适应红光ETG-a波谷数增多,白光及红光OPs于波数和总幅值增加。其作用机理可能是由于葛根改善了视网膜微循环,使处于功能抑制状态的神经元又重新兴奋起来,从而提高了视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尿激酶对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小板活化及凝集功能的影响 ,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小板计数 (PC)、体积 (MPV)、分布宽度 (PDW ) ,用ELISA法测定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表面颗粒膜蛋白 (GMP 140 )和纤维蛋白原受体 (GPⅡb Ⅲ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 ,10 2例肾炎患者尿激酶疗程结束后PC减少 ,MPV增大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PDW加大 ,超过正常值 ;治疗后血小板GMP 14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与血中FDP无相关性 ;治疗后血小板GPⅡb Ⅲ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与血中FDP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 )。结果提示 ,尿激酶可使血小板活化功能增强 ,血小板破坏增多 ,计数减少 ;使血小板凝集功能减弱 ,有助于减少血小板 纤维蛋白微栓子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急性心肌梗塞(AMI)20例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抑制物(PAI)的活性变化,并对11例尿激酶(UK)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上述指标的动态观察。结果:心肌梗塞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浆t-PA活性无变化,PAI活性显著升高(P<0.001);UK治疗前后观察,通过方差分析,上述指标差异非常显著。结果提示:PAI在血栓形成中有重要的病理意义;UK溶栓治疗能够改善机体自身纤溶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一种临床少见,病情极危重的急腹症,临床医生常因对本病认识不足而延误治疗,是该病治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5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指出对有心脏及动脉硬化病史,突发剧裂腹痛,持续加重,一般止痛剂无效,同时伴有胃肠道出血,应视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早期征兆,在23例的手术治疗中,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及部分小肠切除5例,坏死肠襻切除18例,10例痊愈,围手术期死亡13例,死亡率57%,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虽然危重,但并非不能治疗,只要对本病有足够的警惕和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17例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肝脏移植术中肝动脉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栓塞或狭窄的预防。方法 将供肝肝动脉至腹腔动脉起始部一并切取 ,在修整肝动脉时 ,尽量保留其全部 ;同时避免动脉的损伤 ,尤其动脉主干及分支内膜。肝移植术中 ,供、受体门静脉吻合开放后 ,选择内膜完整、与供肝动脉口径相匹配的血管 ,直接行端端吻合。若术中发现血管内径较细 ,无论是供、受者动脉均应寻找动脉主干与血管分叉处 ,剪开分叉处 ,使动脉吻合口呈喇叭口状 ,并保护动脉内膜不受损伤。在肝动脉重建过程中 ,保证内膜的完整性。结果  36例肝移植术后患者经B超证实无 1例发生肝动脉并发症。结论 供体器官完整的动脉采集、术中合理的动脉选择、精确的血管吻合技术及术后的适当抗凝是预防肝移植肝动脉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阻抗血流图的简便易行、无创伤性及重复性能好等优点,是高原医学现场研究不可多得的实验仪器和方法。作者结合急性高原病易感人群予测的筛选,试探性选用肺阻抗血流图一阶微分波进行现场研究和观察,发现肺阻抗血流图一阶微分波侧得的RVET、RPEP/RVET、RHI、RSV等参数都有良好的急性高原病易感人群的予测价值。当RVET<0.29sec、RPEP/RVET>0.4、RHI<9、RSV<30ml/b,从纯医学观察观点推测,急进高海拔>5000m地区,符合以上四项参数改变的人群,有可能发生急性高原病或重症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8.
凝血酶适配体辅助溶栓及预防再闭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凝血酶适配体对犬股动脉血栓后尿激酶溶栓的辅助作用,将12只犬随机分为两组,直流电刺激形成血栓后分别给予以下药物:A组:尿激酶+生理盐水,B组:尿激酶+血酶适配体。结果发现,两组间再灌注发生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再灌注率A组为50%,B组为100%;A组2/3发生再闭塞,B组血流持续开通。提示该药物可加强尿激酶的溶栓效果,减少再闭塞,具有良好的抗凝前景。  相似文献   

19.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对冠心病节段舒张功能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冠心病左室节段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应用QTVI检测40名正常人与30例冠心病患者左室长轴方向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心房收缩期节段心肌运动速度VIR、VE、VA和VE/VA比值以及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的快速充盈速度(E)、左房收缩充盈速度(A)和E/A比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缺血心肌节段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较正常人降低,VE/VA比值小于1。提示QTVI能敏感定量评价左室心肌节段舒张功能导演,对冠心病节段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阿齐霉素注射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研究方法,比较阿齐霉素(20mg,静滴,qd,疗程3-5d)与红霉素(500mg,静滴,bid,疗程5d)治疗急性感染的疗效。结果:阿齐霉素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5.5%和100.0%,病原清除率为93.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而红霉素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0.0%和85.0%,病原清除率为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结论:阿齐霉素注射液的临床疗效、病原清除率和安全性均明显优于红霉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