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壳聚糖胶原生物敷料(chitosan-collagenbiologicaldressing,CCBD)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EGF和bFGF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壳聚糖与鼠尾胶原分别按1:9和1:1配成敷料原液并制成CCBDA和CCBDB。以单纯胶原敷料组和自然愈合组作对照,测定伤后3、7、14、21d的创面愈合率、创面组织蛋白和羟脯氨酸含量,创面组织EGF、bFGF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图象分析。结果CCBDA、B组各时相点的创面愈合率较自然愈合组高,CCBDB组伤后3d和7d时EGF和bFGF的表达高于自然愈合组。结论CCBD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有促愈合作用并呈剂量相关性,其促愈机制与使用CCBD后创面EGF和bFGF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壳聚糖胶原生物敷料(chitosan-collagen biological dressing,CCBD)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EGF和bFGF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壳聚糖与鼠尾胶原分别按1:9和1:1配成敷料原液并制成CCBD A和CCBD B。以单纯胶原敷料组和自然愈合组作对照,测定伤后3、7、14、21d的创面愈合率、便面组织蛋白和羟脯氨酸含量,创面组织EGF、bFGF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图象分析。结果 CCBD A、B组各时相点的创面愈合率较自然愈合组高,CCBD B组伤后3d和7d时EGF和bFGF的表达高于自然愈合组。结论 CCBD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有促愈合作用并呈剂量相关性,其促愈机制与使用CCBD后创面EGF和bFGF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烫伤消疤软膏对猪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影响。方法采用猪深Ⅱ度烧伤模型,创面外用烫伤消疤软膏,通过伤后不同时相点创面取材,检测烧伤创面羟脯氨酸(OHP)含量、创面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变化、创面含水量、创面愈合率及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创面外用烫伤消疤软膏后创面羟脯氨酸含量、创面细胞S期细胞百分比、创面愈合率均高于烧伤对照组,而创面含水量、创面细胞G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壳聚糖胶原生物敷料(CCBD)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及在创面愈合中的意义。方法壳聚糖与鼠尾胶原分别按1:9和1:1配成敷料原液并制成CCBDA和CCBDB。以单纯胶原敷料组和自然愈合组作对照。结果CCBDA、B组各时相点创面愈合率较自然愈合组高;CCBDB组伤后3、7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程度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程度小于其他各组。结论CCBD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有促愈合作用并呈剂量相关性,其促愈机制与使用CCBD后创面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减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丹参能有效促进溃疡和表皮创面愈合,观察丹参对大鼠放射损伤复合局部创伤(简称放创复合伤)创面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1/07在第三军医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完成。大鼠接受6Gy全身照射后在背部作圆形全层切除,局部给予丹参1g/cm2,连续7d。结果:伤后3~23d,丹参治疗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其完全愈合时间为(19.17±2.93)d,较对照缩短3.83d。且治疗组创面蛋白和羟脯氨酸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结论:丹参能加快放创复合伤创面愈合,且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缺锌大鼠局部创伤后机体组织中锌的动员和重新分布情况,了解缺锌状态下局部创伤对机体锌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分为4组,全部饲喂人工半合成低锌饲料(含锌量4μg/g)1周,制备缺锌模型。1周后,处死1组大鼠(8只)作为伤前对照,其他3组大鼠麻醉后在固定部位、固定面积造成约占总体表面积15%、深Ⅱ度的局部烫伤。于烫伤后1,3,7d各处死8只大鼠,测定血清、肝、肾、股骨和创伤部位皮肤锌含量及肝金属硫蛋白(MT)、皮肤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缺锌大鼠局部创伤后,大鼠血清锌水平持续降低,至第7天才有所回升,但仍低于伤前水平;股骨锌水平创伤后持续下降;肝脏和肾脏锌含量均上升,并处于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创伤后肝MT水平迅速上升,3d后达到峰值。大鼠创伤部位皮肤锌含量初期变化不明显,随后显著升高;羟脯氨酸含量则持续下降,与皮肤锌含量高度负相关。结论:缺锌大鼠局部创伤后,体内锌通过多种途径大量丢失,导致锌代谢平衡失调。为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加速伤口愈合,锌在体内进行了重新动员和分布。说明锌营养支持是创伤治疗中重要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7.
甲壳质医用敷料对兔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外用甲壳质医用敷料对兔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兔深Ⅱ度烧伤模型,创面外用甲壳质敷料,通过伤后不同时相点创面取材,检测羟脯氨酸(OHP)、细胞周期、创面愈合时间及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外用凡士林组作对照,观察甲壳质对兔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甲壳质组创面OHP含量及S期细胞百分明显高于凡士林组;创面愈合时间,甲壳质组优于凡士林组(P<0.05),提示甲壳质对促进创面愈合有帮助。病理形态提示甲壳质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良好。结论甲壳质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局部OHP含量增高,S期细胞百分比升高,创面愈合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壳聚糖胶原生物敷料(CCBD)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及在创面愈合中的意义。方法 壳聚糖与鼠尾胶原分别按1:9和1:1配成敷料原液并制成CCBD A和CCBD B。以单纯胶原敷料组和自然愈合组作对照。结果 CCBD A、B组各时相点创面愈合率较自然愈合组高;CCBD B组伤后3、7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程度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程度小于其他各组。结论 CCBD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有促愈合作用并呈剂量相关性,其促愈机制与使用CCBD后创面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减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丹参能有效促进溃疡和表皮创面愈合,观察丹参对大鼠放射损伤复合局部创伤(简称放创复合伤)创面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1/07在第三军医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完成。大鼠接受6Gy全身照射后在背部作圆形全层切除,局部给予丹参1g/cm^2,连续7d。结果:伤后3-23d,丹参治疗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其完全愈合时间为(19.17&;#177;2.93)d,较对照缩短3.83d。且治疗组创面蛋白和羟脯氨酸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结论:丹参能加快放创复合伤创面愈合,且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0.
背景:大量的体内和体外实验已证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不同组织和细胞具有广泛作用,可加快创面愈合进程.目的:观察基因枪转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效果和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完全随机设计,观察实验,于2007-12/2008-10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全军烧伤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SD清洁级大鼠,体质量200-250 g,雌雄不拘.方法:将天然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重组优化,以pCI-neo为载体构建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高效真核表达载体pCI-neo-bFGF,并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细胞,转染后以dot blot和western blot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利用基因枪技术对SD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模型进行转基因,以转染pCI-neo-bFGF为实验组,以转染空载体pCI-neo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在转基因后24 h,48 h,96 h,7d,10d和14d测定创面组织羟脯氨酸和胶原酶Ⅰ水平,评价创面愈合情况.结果:重组构建的pCI-neo-bFGF经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细胞,dot blot和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显示,构建的pCI-neo-bFGF表达载体可表达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荧光显微镜下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天然基因表达;基因枪转基因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3.00±1.31)d,对照组为(14.75±1.28)d,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羟脯氨酸及胶原酶Ⅰ水平均于基因枪转染后48h即伤后第5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一定水平后维持,实验组各时间点羟脯氨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转基因后48 h和96 h胶原酶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因枪转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增加创面愈合期间组织羟脯氪酸和胶原酶Ⅰ水平,加快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升高空气压力来减轻大鼠深Ⅱ度烫伤后创面组织水肿,观察其效果及对愈合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2/2006-06在扬州大学医学院外科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Wistar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8只,对照组18只。②实验方法:大鼠以硫化钠脱毛剂脱去背部体毛,24h后采用苯巴比妥腹腔注射麻醉,水浴法(80℃,时间6s)造成背部4cm×4cm深Ⅱ度烫伤(病理切片证实),腹腔立即注射林格氏液5mL复苏。实验组动物伤后在高于大气压2.45kPa的压力箱内饲养,对照组箱内压力与大气压同。③实验评估:喂养48h后麻醉下处死大鼠,取伤部组织皮肤测定组织含水量;在伤后1,3,6,12h检测创面组织液渗出量;观察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3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伤后48h实验组组织含水量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伤后1,3,6,12h创面组织液渗出量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高空气压力可以降低创面的液体渗出,减轻组织水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2.
甲壳质医用敷料对兔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外用甲壳质医用敷料对兔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兔深Ⅱ度烧伤模型,创面外用甲壳质敷料,通过伤后不同时相点创面取材,检测羟脯氨酸(OHP)、细胞周期、创面愈合时间及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外用丹士林组作对照,观察甲壳质对兔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 甲壳质组创面OHP含量及S期细胞百分明显高于凡士林组;创面愈合时间。甲壳质组优于凡士林组(P<0.05),提示甲壳质对促进创面愈合有帮助。病理形态提示甲壳质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良好。结论 甲壳质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局部OHP含量增高,S期细胞百分比升高,创面愈合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3.
局部创伤后缺锌大鼠体内锌的动员和重新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缺锌大鼠局部创伤后机体组织中锌的动员和重新分布情况,了解缺锌状态下局部创伤对机体锌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分为4组,全部饲喂人工半合成低锌饲料(含锌量4μg/g)1周,制备缺锌模型。1周后,处死1组大鼠(8只)作为伤前对照,其他3组大鼠麻醉后在固定部位、固定面积造成约占总体表面积15%、深Ⅱ度的局部烫伤。于烫伤后1,3,7d各处死8只大鼠,测定血清、肝、肾、股骨和创伤部位皮肤锌含量及肝金属硫蛋白(MT)、皮肤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缺锌大鼠局部创伤后,大鼠血清锌水平持续降低,至第7天才有所回升,但仍低于伤前水平;股骨锌水平创伤后持续下降;肝脏和肾脏锌含量均上升,并处于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创伤后肝MT水平迅速上升,3d后达到峰值。大鼠创伤部位皮肤锌含量初期变化不明显,随后显升高;羟脯氨酸含量则持续下降,与皮肤锌含量高度负相关。结论:缺锌大鼠局部创伤后,体内锌通过多种途径大量丢失,导致锌代谢平衡失调。为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加速伤口愈合,锌在体内进行了重新动员和分布。说明锌营养支持是创伤治疗中重要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测纳米银敷料结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临床深II度及III度烧伤所致残余创面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应用纳米银敷料结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进行换药: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和无菌石蜡油纱布换药.观测记录各组病例的愈合时间、创面感染例数、不同时相点创面愈合率、各组治疗前和治疗7 d时创面细菌培养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同时相点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创面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7 d后,治疗组致病细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纳米银敷料结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应用于可以非手术治疗的烧伤残余创面,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及促进创面修复作用,能有效缩短烧伤残余创面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5.
背景:有研究表明急性创伤可导致内源性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表达下调,导致不愈合的发生.目的:观察局部应用rhEGF联合血糖控制下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糖尿病大鼠制备背部深Ⅱ度烫伤模型.联合治疗组于烫伤前1周控制血糖至对照组水平,并在烫伤24 h内创面喷洒rhEGF;rhEGF组仅创面喷洒rhEGF;血糖控制组仅控制血糖:对照组不制备糖尿病模型,烫伤后处理同联合治疗组.烫伤后1,3,5,7,1 1,15,21 d取创面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杂交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烫伤后各组大鼠刨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增多,分别在5~7d及7~11 d达高峰,且联合治疗、对照组峰值较rhEGF、血糖控制组高(P<0.05).烫伤后7~21 d,联合治疗、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rhEGF、血糖控制组(P<0.05).说明局部应用rhEGF在联合血糖控制下可促进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的愈合,可能与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蓝紫花和毫米波照射对大鼠皮肤创伤及烧伤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凤敏  马健  王伟  王铮  周淑梅 《中国康复》2001,16(3):132-134
目的研究蓝紫光和毫米波照射对大鼠皮肤创伤及烧伤愈合的影响,并初步了解其作用机理.方法将99只大鼠随机分为11组,每组9只,分别在其背部皮肤造成20%BSA深Ⅱ度烧伤及创伤模型,并分别用蓝紫光和毫米波对治疗组进行照射,测定烧伤3d后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12d后烧伤创面羟脯氨酸含量及创伤12d后皮肤愈合伤口的抗拉强度,另取皮肤标本做病理切片,观察伤口愈合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蓝紫光和毫米波照射可以显著提高大鼠烧伤皮肤创面组织羟脯氨酸含量(P<0.05)及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P<0.01、P<0.05),并可提高大鼠皮肤愈合伤口抗拉强度(P<0.05).组织病理学亦观察到经蓝紫光和毫米波照射后创伤及烧伤创面愈合更佳.结论蓝紫光和毫米波照射可通过提高大鼠皮肤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来促进大鼠皮肤创面(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7.
白芨对大鼠创面愈合几个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研究白芨对大鼠创面愈合几个要素的影响,探讨其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方法:大鼠麻醉后,在背部脊柱两侧1.5cm处切除两个直径约1.6cm,的圆形,以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其中一个创面局部涂抹白芨胶溶液:或在背部脊拄两侧1.5cn,处各切开一约8cm长的全皮层切口,埋入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海绵,随机数字表法选择一侧注入白芨胶溶液结果:伤后3(或5),7,10,14,21d白芨治疗组创面残留面积百分率显低于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提前25d.创面组织蛋白含量和羟脯氨酸含量也显高于对照。伤后3.5.7d白芨组伤口巨噬细胞数量也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背景:有研究表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通过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目的:观察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烫伤创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分析其促进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背部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2组,对照组于创面喷洒生理盐水,实验组喷洒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烫伤后0,1,3,5,7,10,14,21d取创面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并测定两组大鼠创面愈合率。结果与结论:烫伤后7-21d实验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在1d明显降低(P〈0.05),随后又升高,7d达峰值且对照组比实验组高(P〈0.05);峰值过后,对照组逐渐下降,21d接近烫伤前水平,实验组迅速下降,14d达谷值,随后上升,21d接近烫伤前水平,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早期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规律,并显著促进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9.
白芨对大鼠创面愈合几个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芨对大鼠创面愈合几个要素的影响,探讨其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方法:大鼠麻醉后,在背部脊柱两侧1.5cm处切除两个直径约1.6cm的圆形,以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其中一个创面局部涂抹白芨胶溶液;或在背部脊柱两侧1.5cm处各切开一约8cm长的全皮层切口,埋入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海绵,随机数字表法选择一侧注入白芨胶溶液。结果:伤后3(或5),7,10,14,21d白芨治疗组创面残留面积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提前2.5d,创面组织蛋白含量和羟脯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伤后3,5,7d白芨组伤口巨噬细胞数量也显著提高。结论:白芨提高创面愈合的速度和愈合的质量,增加伤口巨噬细胞数量可能是其促愈合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硫氧还蛋白(Trx)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脊髓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SCI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Wister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单纯SCI组(A组)及Trx治疗组(B组),A、B两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成大鼠SCI模型,术后立即分别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Trx(0.75mg/kg),再于术后2h、8h、1d、2d、7d、14d取损伤处脊髓标本,测定伤段脊髓组织MDA、SOD含量及凋亡细胞数。结果:A组大鼠MDA伤后8h开始升高,1d达高峰,2d开始下降,SOD伤后8h开始下降,1d达低谷,2d开始升高,两者与Sham组3个时间点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B组大鼠MDA伤后8h、1d及2d与A组相比明显减少,SOD伤后8h、1d及2d与A组相比明显升高,两者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A组凋亡细胞百分率伤后1d开始升高,2d达高峰,7d开始下降。B组凋亡细胞百分率伤后1d、2d及7d与A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SCI后早期应用Trx可以抑制MDA上升,提高SOD含量,减少细胞凋亡,对脊髓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