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庭健康》2008,(5):39-39
捐献血液成分——现代献血的新方式 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的新概念。传统的输血治疗,不管患者的治疗需要一概输给全血是十分不合理的。实践证明,80%以上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缺乏的不是全血,而仅仅是血液中的某一成分。如贫血患者所需要的只是血液中的红细胞;肿瘤患者化疗后所需要的是血小板、粒细胞: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低下而大出血的患者需要补充血小板等等。千篇一律地输给全血,患者既得不到足够治疗量所需的血液成分,又因其他大量血液成分发挥不了作用,反而增加了体内的循环负担(血容量增加)。同时,输入血作为刺激物(免疫原)使机体产生相应抗体,这对日后输血将带来不同程度的输血免疫反应或产生无效性输注等不良效果。如果将全血分离,制成单一成分的血小板、白细胞,并根据患者治疗的需要输给相应缺乏的成分,这样就能达到缺什么补给什么的目的。大大提高疗效,又可一血多用,合理使用血源,节约血源,减少不必要成分输入造成的不良反应。这就是成分输血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2.
《食品与健康》2008,(6):48-48
献血分为两种,全血捐献和成分献血。 众所周知,人体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成分组成的。对于某些疾病的患者来说。只需要血液中一种或二种的成分即可,如输注全血。不仅会造成浪费,有时还会给病人造成副作用,甚至增加病人的心脏负担。成分献血就是为了满足这些临床要求,只捐献血液中的某一成分,制成较浓缩和较纯制品供临床使用。目前常用的有浓缩红细胞、代浆血、浓缩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  相似文献   

3.
献血热线     
面对献血你是否曾犹豫过,是因为对抽血的惧怕还是担心献血会有损健康?本刊将为您解疑答惑。Q:经常听到献成分血,请问输注全血的缺点有哪些?A:输注全血的缺点有:(1)由于血浆存在,故不良反应较多。(2)患者有白细胞或血小板凝集素时,可以引起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3)全血内的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蛋白可以致敏患者,产生相应的抗体。  相似文献   

4.
为更合理地利用成分血,提高成分血的疗效,现将常用成分血临床输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 1 保存时间及保存温度因成分的不同,其保存时间和温度亦不相同,成分血必须在有效期内输注。 1.1 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少白细胞红细胞是在密闭式多联袋内制备,其保存同全血相同,即在4±2℃冰箱内,ACD保存液可保存21天,ACD-A或CPD-A可保存35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过滤白细胞前、后白细胞与血小板数量变化,观察血小板治疗性输注的效果。方法对315份供者机采血小板使用白细胞滤器进行过滤前、后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与294份未过滤白细胞的机采血小板进行输注疗效评价。结果机采血小板过滤白细胞后血小板回收率为(93.61±2.40)%,白细胞去除率为(99.84±0.16)%,白细胞残存量低于5×106;观察组(过滤白细胞组)与对照组(未过滤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分别为8.57%和26.8%,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机采血小板使用白胞滤器滤除白细胞效果明显,减少长期输注血小板患者的HLA同种免疫,有效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  相似文献   

6.
胡小兵  李俊杰  刘娜  王伯亮 《职业与健康》2009,25(19):2126-2127
血小板输血是血小板减少症和血小板功能障碍患者出血治疗和预防出血的重要手段,由于输注血小板在临床治疗上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近年来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新鲜机采血小板因保存时间短、需求量大等原因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冰冻血小板具有血源丰富、成本低、制备简单、保存时间长等特点。冷冻剂二甲亚砜可将血小板在低温下长期保存而基本不影响其功能。我们现将冰冻保存的机采血小板对73例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使用情况及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滤器在狗失血性休克实验性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在犬失血性休克条件下白细胞对机体重要脏器的损伤以及白细胞滤器减轻损伤的作用。方法 建立犬失血性休克模型 ,将 12只雄性犬分为空白组、输注全血组、输注去白组 ,在失血后 2h分别回输等量生理盐水、全血、去白细胞全血 ,观察输血 (液 )后血生化指标及心、肝、肾、肺的病理变化。结果 白细胞计数、血清LDH、GOT、MDA水平全血组较去白组显著升高(P <0 0 5 ) ;形态学上 ,肝、肾损伤全血组较去白组严重。结论 输注去白细胞血液较输注全血能明显减轻激活白细胞对重要脏器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成分输血在临床上的推广,临床处理因血小板减少而引起急性出血多选用输注浓缩血小板悬液.目前国内外通常用的保存方法、供应数量、供应及时性远不能满足临床输用血小板需求量的增加,常规22℃保存1天或5天的方法极大地限制了血小板的临床应用.60年代起,就对如何保存血小板,并延长其体外保存时间进行了大量研究,血小板的冰冻保存已有20多年历史,至今尚未广泛应用,原因是血小板冰冻保存后较新鲜血小板有一定损失,体内存活率也比新鲜的低.但与22℃保存血小板比较,冰冻保存血小板具有保存期长、可大量储备、及时供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医务人员对科学输血知识认识的不断提高 ,血小板在临床中的应用量越来越大 ,包括治疗性输注和预防性输注。由于普通血小板保存期短 ,采集和检验需一定时间 ,已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由于冰冻保存的血小板具有良好的临床止血效果和可长期保存的优点 ,所以冰冻血小板需求量越来越大。因为冰冻血小板的临床止血效果与所输注的血小板数量和质量密切相关 ,因此 ,单采血小板从采集到冰冻保存直至输注给病人其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1 单采血小板的质量控制1 1 捐献血小板者身体健康要求 捐献血小板者 ,年龄最好在18~ 45…  相似文献   

10.
《健康人生》2006,(1):47-47
辐照血是经放射线照射后,灭活了淋巴细胞的血液及血液制品。某些免疫缺陷症病人及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后容易发生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TA-GVHD 可发生于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洗涤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甚至单采血浆后。普遍认为输注淋巴细胞大于10~7/kg 时可引起 TA-GVHD,下表列出了 TA-GVHD 的易感者。  相似文献   

11.
现已进入成份输血时代,浓缩红细胞(RCC)是成份输血的重要成份之一。随着成份输血工作开展,RCC的输往在我院临床逐渐推广使用。1996年6~10月,我们对149侧重度贫血患者输注RCC后的疗效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RCC的制备采新鲜全血400ml于ACD血液保存液血袋中。将全血(2000r/min)高速高心10min,分出大部份血浆,使红细胞压积为75%±5%,即为2单位RCC,含有血小板和白细胞。有效期为21天。2.疗效观察将再障,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消化道出血及产后大出血等重度贫血病人,分为两组。RCC组每人次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对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经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小板同种抗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人类血小板抗体(HPA)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并分析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输血次数、输入血液成分的关系。结果输血次数为2~3次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4~5次患者与>5次患者(P<0.05)。输注机采血小板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输注悬浮红细胞患者与输注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患者(P<0.05)。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同种HLA抗体阳性率为46.15%,同种HPA抗体阳性率为25.38%,血小板自身抗体阳性率为13.85%。结论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中,同种HLA抗体最多,其次为HPA抗体,最少的是血小板自身抗体;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随输血次数的增加而升高,且与输入血液成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血小板输注是治疗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推广的成分输血使血小板分离、储存和输注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输注机采血小板,已成为目前治疗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但血小板输注是否科学、合理、有效,仍值得关注。我们对2007年本院76例输注机采血小板血液病病例疗效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迄今,出血性疾病的有效止血疗法仍是补充血液成分。为了合理应用血液制品以获得较好疗效,现将血液补充疗法作一简述。输注血小板制品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重要机能,故可利用输注血小板制品以防治严重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的出血表现。一、血小板制品:血小板浓缩液随制备方  相似文献   

15.
在医学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曾经在控制感染的临床治疗中起重要作用的血液成分白细胞使用率日趋减少。这不仅由于抗生素疗效显著及种类繁多,最主要的是人们发现白细胞在输血中的副作用明显大于它的疗效。输注含白细胞的血液和血液成分,常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NHFR)、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血小板输注无效和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等  相似文献   

16.
人液体血小板通常情况下(室温22%)在血库中只能保存3~5d,即使在这有限生存期内,细菌感染也会频繁发生,由于输注被微生物感染血小板制品而引起的感染性休克仍然是临床输血中碰到的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用终浓度5%二甲基亚砜(DMSO)冰冻保存的血小板保存期可延长至一年,但在广泛洗涤去除冰冻保护剂DMSO的过程中,易引起血小板大量激活而使输入体内融化血小板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17.
陈慧 《职业与健康》2006,22(23):2139-2140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输血已由过去的输全血逐渐被成分输血所代替[1],成分输血已成为衡量一个医疗单位医疗技术水平的一种方法。成分血是指全血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分离后的血清、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蛋白成分等。成分输血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需要  相似文献   

18.
《健康必读》2005,(8):i0006-i0006
一种全新的献血方式——成分献血在上海逐步推广,这种有针对性的采集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或者血浆蛋白的献血方式一改以往献全血的惯例,而是需要哪一种血液成分就采集哪一种。据上海市血液中心主任朱永明介绍,5月29日下午有五六名志愿者成为上海第一批成分献血者。  相似文献   

19.
成分输血(blood components transfusion)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把全血分离并制备成纯度高、容量小的血液成分.常用的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蛋白制品等[1].  相似文献   

20.
捐献成分血与捐献全血有何区别,需要多长时间? 捐献成分血与捐献全血基本相同.从一只手臂人针通过相联接的经过消毒、一次性使用的管道流入血液分离机内,分离出所需要的某一种成分(如血小板),同时将其它血液成分输还给献血者.全过程因人而异约需1.5小时. 捐献成分血对身体有不良影响吗? 目前临床需要最多的成分血是血小板.健康人体内血小板数量充裕,捐出的血小板在48小时内就可以恢复到采前水平,比捐献红细胞的恢复时间要短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