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直肠菌群对两种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体外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ng X  Pang Q  Wu X  Zhang N 《卫生研究》2010,39(5):611-614
目的探究不溶性膳食纤维在肠道中被发酵利用的规律。方法以直肠菌群为研究对象,以去淀粉麦麸和甘蔗渣分别作为底物,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体外发酵,分别在发酵0、4、8、12和24h取样,测pH、运用选择性平板计数、气相色谱测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以去淀粉麦麸和甘蔗渣为底物的发酵培养基在发酵24h后,pH分别降到了5.35和5.43;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肠球菌属、肠杆菌属、拟杆菌属以及总厌氧菌的数量在两种底物的培养条件下不同的时间段数量变化均不显著;去淀粉麦麸和甘蔗渣两种底物均能被肠道菌群利用产生短链脂肪酸,其中在发酵24h后丙酸含量最多,且分别为0.58和0.56mg/ml;乳酸在发酵过程中被积累并能被一些肠道菌利用而消耗减少。结论不溶性膳食纤维能被肠道菌群利用,并且在发酵过程中可能有不同菌属的生长演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竹茹多糖体外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的作用,为竹茹多糖作为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体外模拟发酵体系考察竹茹多糖对人体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组成,采用GC-MS法检测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结果竹茹多糖能够显著上调拟杆菌属、普雷沃茨菌属、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副拟杆菌属、考拉杆菌属、氨基酸球菌属、布劳特氏菌、严格厌氧梭菌属_13、Erysipelatoclostridium属、链型杆菌属、Flavonifractor属和韦荣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并显著下调梭杆菌属、嗜胆菌属、脱硫弧菌属、另枝菌属、Butyricimonas属、Butyricicoccus属、Eisenbergiella属、Faecalitalea属、Lachnoclostridium属、Lachnospiraceae_UCG-004属、Lachnospiraceae_UCG-008属、Lachnospiraceae_uncultured属、罕见小球菌属和土孢杆属的相对丰度;同时,竹茹多糖能够显著促进人体肠道菌群代谢产生乙酸、丙酸和丁酸。结论竹茹多糖能够显著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并促进其代谢产生有益于机体健康的短链脂肪酸。[营养学报,2019,41(1):45-52]  相似文献   

3.
4.
抗性淀粉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观察抗性淀粉(RS)及其不同类型的摄入对大鼠肠道常见菌群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喂以不含RS的饲料、含6%二型抗性淀粉(RS2)、含12%RS2和含6%三型抗性淀粉(RS3)饲料4周。收集大鼠实验前后的粪便,检测其pH值和5种常见菌群(大肠杆菌、拟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的分布。饲养4周后,处死大鼠取其盲肠内容物,检测其pH值和短链脂肪酸(SCFA)的含量。结果RS2和RS3均可明显增加大鼠粪便中双歧杆菌菌落数(P<005),显著减少肠球菌落数(P<005);盲肠内容物的SCFA随RS2摄入增加而增加,12%RS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也高于6%RS2组(P<005);RS可降低大鼠盲肠内容物和粪便的pH值(P<005),降低效果随RS摄入量增加而加大,且RS3组优于RS2组(P<005)。结论抗性淀粉可明显改善机体的肠道菌群,并增加其酵解产物SCFA,降低肠道pH值,从而发挥对机体的健康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不同核黄素营养水平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核黄素缺乏组(riboflavin deficiency group,RD),核黄素不足组(riboflavin insufficiency group,RI)和核黄素缺乏对喂组(riboflavin deficiency pair-fed group,PF),分别喂养核黄素含量6mg/kg、<1mg/kg、3mg/kg和6mg/kg的AIN-93合成饲料3个月,实验结束时取血清、结肠和肠道内容物,分别测定核黄素营养状况指标、肠黏膜结构与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短链脂肪酸和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与NC组相比,核黄素营养不良大鼠血清及肝脏中核黄素及其衍生物含量下降,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下降,肠黏膜结构发生损伤,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表达量降低,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RD组中Prevotella_9、Alloprevotella、Phascolarctobacterium、Holdemania、Paras...  相似文献   

6.
子痫前期是常见的妊娠期特发性疾病,严重危害母儿健康,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数认为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子宫螺旋动脉重铸不足及炎症反应等相关。肠道菌群随着宿主的年龄、生理状况和所处环境发生变化,并可通过各种代谢产物水平的变化来影响宿主。本文综述了子痫前期患者体内肠道菌群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对于子痫前期的发病及病情进展的影响,让临床医生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子痫前期与肠道菌群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蒙古族肥胖和正常体重儿童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为蒙古族肥胖的研究提供一定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按照性别年龄1:1配比,正常体重组和肥胖组各30人,取新鲜粪便提取肠道菌群总DNA,进行总DNA Illumina Miseq测序;用SYBR嵌合荧光法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各粪便样本中SCFAs的含量。结果 蒙古族肥胖儿童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门水平以Bacteroidetes(正常组56.49%,肥胖组47.08%)和Firmicutes(正常组38.61%,肥胖组48.73%)的相对丰度最高;两组的共同优势菌属有17种,在优势菌属中Pseudobutyrivibrio、 Parasutterella、Ruminococcaceae_UCG_014、Bifidobacterium在两组间的差异明显(P<0.05);SCFAs的含量在正常体重组与肥胖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蒙古族肥胖儿童肠道菌群的结构及短链脂肪酸含量均发生改变,揭示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对于蒙古族儿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相同剂量下果糖和蔗糖对大鼠生理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促进糖类健康消费提供参考。方法 36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成3组:(1)对照组(Control):饲喂正常日粮;(2)果糖组(Fru):饲喂日粮中添加了13.2%果糖;(3)蔗糖组(Sac):饲喂日粮中添加了13.2%蔗糖;实验持续20w。实验期间测定大鼠空腹血糖,OGTT变化,实验结束时收集血清和结肠内容物,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添加果糖导致大鼠血清中胰岛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降低,脂肪酶、丙二醛和游离脂肪酸升高,但提高了肠道中丁酸的含量(P<0.05);添加蔗糖导致结肠中乳酸菌相对丰度降低;果糖和蔗糖的添加均引起了大鼠结肠菌群物种丰富度下降,蔗糖组中乳酸菌相对丰度降低(P<0.05)。结论 在大鼠日粮中适量添加果糖,不会对糖代谢和脂代谢的主要脏器胰腺和肝脏造成明显伤害,但仍对大鼠血清中相关酶类及肠道菌群产生了一定影响。[营养学报,2022,44(3):284-292]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慢性机场噪声暴露对小鼠认知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肠道菌群变化是否介导噪声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为长期飞机噪声暴露人群预防认知功能下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30只5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噪声暴露组,每组15只,噪声暴露组在最大声压级85 dB,等效连续声压级69 dB的飞机噪声中暴露100 d,对照组置于背景噪声<50 dB的饲养室中。噪声暴露结束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水平,16s r 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变化,靶向代谢组学测定血清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包括乙酸,丙酸,丁酸)水平,通过q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闭合蛋白(CLDN-1),咬合蛋白(Occludin)和闭合小环蛋白(ZO-1)以及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小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均呈下降趋势,机场噪声暴露组的逃避潜...  相似文献   

10.
刘雄  张焕容  杨发龙 《营养学报》2007,29(4):372-375
目的:研究高直链玉米淀粉(high amylase corn starch,HACS)对大鼠肠道发酵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成年雌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喂不添加(对照)和添加5%、10%、20%、30%HACS的饲料。喂养4w后,解剖取小肠、盲肠及盲肠内容物,测定各组体重、饲料效率及淀粉消化率、小肠内容物、盲肠内容物、盲肠组织重量、表面积及盲肠中短链脂肪酸(SCFA)和pH值等。结果:随着饲料中HACS添加量的增加,淀粉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肠道未消化物重量及粪重显著增加。添加20%和30%HACS组的盲肠中乙酸、丙酸、丁酸、丁二酸和总SCFA及盲肠组织重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30%HACS组的丙酸、丁酸和总SCFA均低于20%HACS组。添加HACS各组盲肠的pH值均低于对照组,其中20%和30%HACS组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HACS能明显提高盲肠中SCFA的产量,且有明显的剂量关系。  相似文献   

11.
影响肠道细菌发酵因素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 体外研究不同因素对肠道细菌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为膳食改善肠道功能提供依据。方法 : 在体外进行细菌培养 ,用稳定性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作底物 ,用气相色谱 -同位素比值质谱法测定短链脂肪酸。用荧光染色法计数细菌数量。结果 : 结果显示细菌数量高 ,短链脂肪酸产生多 ,p H=7时产生的短链脂肪酸最多 ;添加酪蛋白可增加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及细菌数量 ;13 C-葡萄糖不但被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 ,而且也被用于细菌增殖。结论 : 人体肠道细菌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的能力受细菌数量、p H及底物不同的影响 ,此为通过选择不同膳食 (含益生原的食物如小麦、洋葱、香蕉、大蒜、韭菜、土豆等 )以调节结肠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乳糖不耐受者结肠菌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 探讨结肠菌群构成与乳糖不耐受 (lactose intolerance,LI)症状之间的关系 ,以及饮奶对结肠双歧杆菌数量的影响。方法 : 根据乳糖负荷试验 ,结合问卷调查筛选成人乳糖吸收不良者、轻度及重度乳糖不耐受者作为试验对象。收集受试者一次新鲜全便 ,选用 5种特异性的 1 6S r RNA寡核苷酸探针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肠细菌总数以及几种主要菌属 (种 )的构成。结果 : 乳糖不耐受组与吸收不良组相比 ,细菌总数和双歧杆菌数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细菌总数与乳糖不耐受症状评分之间呈负相关 (P<0 .0 5) ;每次饮奶以平均 2 0 0 ml计 5~ 7次 / w饮奶组与 0~ 2次 / w饮奶组或 0次 / w饮奶组相比 ,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增高 (P<0 .0 5)。结论 : 结肠细菌总数和双歧杆菌数可能与 LI症状的产生有关 ,同时饮奶习惯可能对双歧杆菌数量有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十种常见抗生素对于人体肠道菌群体外转化黄豆苷元为雌马酚的影响,确定抗生素对雌马酚合成的影响。方法实验利用雌马酚产生者的肠道菌群进行体外代谢,收取雌马酚产生者的新鲜粪样适量,在10 ml BHI肉汤培养基中厌氧罐内37℃恒温培养24 h,再到10 ml BHI-黄豆苷元肉汤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96 h。将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加入到BHI-黄豆苷元培养基后,加入处理好的粪样,37℃厌氧培养24h,收集培养液待HPLC检测。结果当加入的抗生素浓度为5μg/ml时,样品中盐酸环丙沙星的抑制作用最小,其次为硫酸粘菌素、青霉素与氯霉素;头孢曲松抑制作用最强,低浓度下已没有雌马酚检出;当抗生素浓度升高后,除土霉素、盐酸多西环素以及头孢曲松外,其余样品在抗生素作用下都可继续产出雌马酚。结论不同种类抗生素对人体肠道菌群中黄豆苷元转化为雌马酚的抑制作用不同,盐酸环丙沙星对雌马酚产出抑制作用最小,头孢曲松、盐酸多西环素以及土霉素基本完全抑制。  相似文献   

14.
采用SD大鼠实验,结果未显示魔芋精粉对结肠癌发生率的干预作用,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高浓度氨基酸对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首先采用Hanks溶液作为介质,观察了不同氨基酸浓度(1~5mmol/L)对艾氏腹水癌细胞、瓦克癌肉瘤256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然后以含有平衡氨基酸组成的Eagle最低必需培养基作为介质进一步观察了不同氨基酸浓度的增加对艾氏腹水癌细胞及人肝癌细胞(PLC/PRF/5)、肺癌细胞(AGTJ-a)体外增殖的影响,同时采用小鼠骨髓细胞观察了高浓度氨基酸对正常组织细胞可能产生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尽管一些氨基酸浓度的增加有显著作用,但是不同肿瘤细胞对不同氨基酸浓度增加的反应不尽一致,而且一些氨基酸的作用受培养介质的明显影响;高浓度色氨酸对小鼠骨髓细胞的体外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疆阿魏蘑菇提取物抗肿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 探讨新疆阿魏蘑菇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有效成分。方法 : 采用肿瘤细胞体外培养技术 ,观察阿魏蘑菇不同剂量的水提物和醇提物 ( 1 0 -1、1 0 -2 、1 0 -3 、1 0 -4、1 0 -5、1 0 -6kg/L)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 ( Q3 )、人胃癌细胞株 ( MGC- 80 3)、人宫颈癌细胞株 ( Hela)、小鼠肺腺瘤细胞株 ( SPC- A- 1 )细胞存活及蛋白合成的影响。以大鼠肝细胞( BRL)为正常对照细胞株 ,同时设立空白对照、阴性对照及溶剂对照。受试物与细胞共培养 2 4 h,观察细胞存活量及活细胞蛋白含量的变化 ;采用系统定性测试方法 ,对阿魏蘑菇中可能存在的抗肿瘤有效成分进行测定。结果 : 阿魏蘑菇水提物、醇提物 1 0 -1kg/L剂量对各类型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蛋白合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醇提物不同剂量组对肿瘤细胞生长及蛋白合成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正常肝细胞的存活量无影响 ,且可促进肝细胞的蛋白合成。阿魏蘑菇中可能有糖类、皂甙、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有机酸、生物碱、挥发油、三萜或甾醇、带双键的萜类等有效成分。结论 : 阿魏蘑菇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蛋白合成有关 ,阿魏蘑菇中确切的功效成分及其与抗肿瘤作用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β-胡萝卜素和亚硒酸钠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方法:采用细胞株体外培养技术,研究β-胡萝卜素和亚硒酸钠(Na2SeO3)单独/联合对人肝癌细胞株(Q3)和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生长的影响。以小鼠成纤维母细胞(3T3)为正常对照细胞株。实验分为:1.β-胡萝卜素组:剂量为3、30、100μmol/L,溶剂对照为DMSO;2.亚硒酸钠组:剂量为0.15、1.5、5.0μmol/L,溶剂对照为生理盐水;3.β-胡萝卜素和亚硒酸钠联合组:剂量为1.5+0.15、15+1.5、50+5.0μmol/L,溶剂对照为DMSO和生理盐水。各实验组均设空白组。分别在实验后24h、48h、72h观察细胞成活率和活细胞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1.β-胡萝卜素各剂量组对两株肿瘤细胞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亚硒酸钠对两株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弱,但随作用时间延长和剂量的增加其抑制作用明显增强;3.β-胡萝卜素和亚硒酸钠对Q3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比T24细胞株强;4.β-胡萝卜素和亚硒酸钠联合对Q3和T24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提示两者有相加效应。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Backgrou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indigestible carbohydrates in the human colon are well known. Most fermentation studies have examined only single carbohydrates. Considering the idiosyncratic actions of individual carbohydrates and the dose required, it is unlikely that any one carbohydrate will provide ideal physiological actions without having some undesirable effects. Little is known of how mixing non–digestible carbohydrates affects their fermentation. This necessitates fermentation studies using different carbohydrates in mixtures. Aim of the stud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test the effect of mixing Raftilose™ (R) and guar gum (G) on short chain fatty acid (SCFA) production in in vitro cultures of human faecal bacteria. Method The fermentation of the individual carbohydrates (10 mg/ml)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a 50:50 mixture in anaerobic in vitro cultures of human faeces. Results Cultures of R/G mixtures produced significantly more n–butyrate than 100 mg G alone at 8 and 24 hours (p < 0.02).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oduction of n–butyrate between cultures of 100 mg R and the R/G mixture at 8 and 24 hours. R (100 mg) produced a propionic/butyric (p/b) acid ratio of 1.18 compared with 3.88 for 100 mg G, whereas R/G mixture produced a p/b ratio of 2.01. Conclusion The fermentation of R/G mixture was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100 mg of R or G alone. There was no loss of n–butyrate in the culture containing R/G (50 mg of each) mixture compared with the 100 mg R culture.  相似文献   

19.
植物乳杆菌F22对肝脏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植物乳杆菌F22(Lactobacillus.plantarum F22)对肝脏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 5 w龄雄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低剂量植物乳杆菌F22[1×109 CFU/0.5ml磷酸缓冲液(PBS)]+黄曲霉毒素B1(AFB1)(250μg/kg bw)、高剂量植物乳杆菌F22(1×1010 CFU/0.5 ml PBS)+AFB1(250μg/kg bw)、AFB1(250μg/kg bw)、和无菌PBS液4组,Ⅰ、Ⅱ、Ⅲ、Ⅳ分别灌胃对应试物共10 d,之后,测定血清指标、肝组织结构及肠道菌群数量。结果 AFB1攻毒使小鼠血清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和总蛋白(TP)含量均降低(P0.05);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肝脏组织切片可见肝细胞广泛性变性和坏死,肠道菌群失调,乳酸菌、双歧杆菌和总厌氧菌数量下降,肠杆菌、肠球菌和总需氧菌数量升高。在灌胃植物乳杆菌F22后,以上现象均得到改善,并随剂量增加恢复效果更好。结论植物乳杆菌F22作为肠道益生菌对AFB1中毒小鼠肝脏和肠道微生态失调具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