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足月妊娠的正常孕妇有引产指征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比较.研究组:34例口服米非司酮150mg及米索前列醇50ug舌下含服,每四小时一次至正式临产,对照组34例用10%葡萄糖500ml+2.5%缩宫静滴.结果:两组引产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76.3%,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足月妊娠引产,能促进宫颈成熟,诱发子宫收缩,并安全、有效、方便,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米索前列醇混悬液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促进晚期妊娠孕妇引产,对62例单胎闰的晚期妊娠产妇用米索前列醇混悬液小剂量(20-40μg)多次(1次/2h)口服引产,直至出现有效宫缩,同时加强用药及产程监护。结果服药后均出现有效宫缩。提示米索前列醇混悬液小剂量多次口服用于晚期妊娠引产安全、有效;准确的药量,严密观察宫缩情况,及时监护胎心是引产成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催产素、小剂量米索+催广素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 100例孕37~42周的单胎头位产妇,均具有引产指征,随机分为A组(28例)、B组(35例)及C组(37例),分别给予阴道后穹舒降置入米索、静滴催产素以及小剂量米索加催加素引产,比较三组宫颈评分、总产程、分娩方式、出血量、新生儿Apgar计分、药物副反应差异。结果 C组分别与A、B组比较,平均引产成功率高,而平均总产程短、胎儿窘迫率、剖宫产率低(P〈0.05),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米索+催产素用于晚期妊娠引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安全有效用药方法及指征。方法选择有引产指征的妊娠晚期产妇90例,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Ⅰ组(米索Ⅰ组)、米索前列醇Ⅱ组(米索Ⅱ组)和催产素组,比较3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分娩结局。结果米索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明显高于催产素组,但米索Ⅰ组和米索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米索Ⅰ组剖宫产率较催产素组低,总产程时间短、宫缩过强、羊水污染及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米索Ⅱ组与米索Ⅰ组比较,剖宫产率反而增加。另外,米索Ⅱ组宫缩过强、羊水污染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于米索Ⅰ组。结论米索前列醇25μg阴道内给药,间隔24 h,共用3次,此方法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安全有效,当宫颈Bishop评分>7分、出现规律宫缩、胎膜早破者,停用米索前列醇,改用催产素引产,能有效提高米索前列醇应用的安全性,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妊娠13-16周引产的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0月住院的87例瘢痕子宫妊娠13-16周孕妇应用口服米非司酮及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的临床效果.结果: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妊娠13-16周引产,方法简便、患者痛苦小,产后阴道出血量少,产程时间短,未有子宫瘢痕破裂发生.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妊娠13-16周引产的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对于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作用。方法将有产科引产指征的96例孕妇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米索前列醇,对照组给予催产素,比较2组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分娩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结果用药后,2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均升高,实验组产妇宫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用药到分娩时间、总产程、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生体质量高于对照组,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效果较好,能够改善产妇分娩情况,且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无痛人流者23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138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均以丙泊酚加芬太尼静脉麻醉,试验组于术前半小时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术前不用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的反应。结果在麻醉效果、丙泊酚用量、宫颈软化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苏醒时间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痛人流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麻醉效果好,宫颈松弛度好,可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对提高无痛人流手术安全性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1~14周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对126例妊娠11~14周孕妇,每隔8h口服米非司酮50mg/1次,共3次,末次服药1h后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600μg,专人守侯观察引产效果。结果 126例中120例引产成功,其中阴道放置米索1次成功103例,需2次用药12例,3次用药5例,引产成功率95.2%。结论短间隔分次服用米非司酮配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终止11~14周妊娠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中期(孕14~20周)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自愿要求引产的100例中期妊娠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羊膜腔内注射。观察组予以口服米非司酮及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结果 2组引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和胎盘滞留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子宫破裂等其他并发症。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孕14~20周)妊娠,创伤小、安全性好、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2010年间孕14-26周引产的孕妇120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60例,用米非司酮150mg+米索前列醇600ug引产;对照组60例,采用利凡诺尔100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结果:2组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宫缩发动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2小时产后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量、软产道损伤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引产成功率、药物副反应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引产效果优于利凡诺尔羊膜腔穿刺引产,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引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静滴促宫颈成熟及产程进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足月妊娠单胎头位104例需引产初产妇,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研究组予间苯三酚12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继而缩宫素2.5 U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纯予缩宫素2.5 U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记录并比较两组宫颈成熟度、产程进展、阴道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阴道出血量及用药后母婴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阴道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母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能促进宫颈成熟,加速产程进展,提高阴道分娩率,且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合理设置经输液泵输入缩宫素引产的初始滴速,为临床安全有效地输入缩宫素提供参考。方法将80例孕妇随机分为A组(24例)、B组(28例)与C组(28例),使用输液泵输入0.5%缩宫素液,三组分别以1、2、3gtt/min为初始滴速,此后根据宫缩每15分钟调整1次滴速,观察出现规律宫缩时所用的时间和滴速。结果静脉输注缩宫素后15min内A、B组无1例出现规律宫缩,C组有2例出现规律宫缩。22.5%孕妇在滴速续加至3~7gtt/min时出现规律宫缩。三组出现规律宫缩所用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C组所用时间显著短于A、B组(P〈0.01,P〈0.05),B组显著短于A组(P〈0.01)。结论从安全和时效的角度考虑,使用输液泵输注0.5%缩宫素初始滴速以3gtt/min(12ml/h)为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合理设置经输液泵输入缩宫素引产的初始滴速,为临床安全有效地输入缩宫素提供参考。方法将80例孕妇随机分为A组(24例)、B组(28例)与C组(28例),使用输液泵输入0.5%缩宫素液,三组分别以1、2、3 gtt/m in为初始滴速,此后根据宫缩每15分钟调整1次滴速,观察出现规律宫缩时所用的时间和滴速。结果静脉输注缩宫素后15 m in内A、B组无1例出现规律宫缩,C组有2例出现规律宫缩。22.5%孕妇在滴速续加至3~7 gtt/m in时出现规律宫缩。三组出现规律宫缩所用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C组所用时间显著短于A、B组(P<0.01,P<0.05),B组显著短于A组(P<0.01)。结论从安全和时效的角度考虑,使用输液泵输注0.5%缩宫素初始滴速以3 gtt/m in(12 m l/h)为宜。  相似文献   

14.
采用随机双盲临床对照试验对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的疗效进行了观察。将85例宫颈Bishop评分〈7分有引产指征的单胎,头位妊娠孕妇、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试验组用药后Bishop评分平均升高(4.4±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9)分。试验组用药后12h内自然临产发生率为6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3%。提示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安全、有效、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病因、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2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SP占同期异位妊娠的1.81%(42/2 316),所有患者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33例(78.57%)。42例患者中30例行宫腔镜指引下清宫术,6例行药物治疗+清宫术,3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化疗+清宫术,2例行经腹妊娠病灶切除术+子宫瘢痕修补术,1例引产排胎过程中出现DIC切除子宫。结论 CSP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具有特征性,是诊断CSP最为直接、准确、简便的手段。宫腔镜指引下清宫术能明确孕囊着床部位,彻底清除妊娠病灶,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避免子宫破裂,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作为CSP治疗的备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中期妊娠引产前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sation,UAE)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s技术对4例妊娠前置胎盘状态要求引产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结果 4例孕妇平均于术后42.75(37~49)h娩出胎儿及附属物,产后出血平均67.5(60~80)ml。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对预防中期妊娠前置胎盘引产出血疗效可靠,且操作简单,安全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分析(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其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7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并发肾上腺腺瘤;首发症状主要以腰痛、血尿、消瘦、低热为主;CT影像均提示肿瘤密度在肾髓质期强化程度明显弱于肾皮质,且在肾髓质期和排泄期呈均匀强化;6例经腹行根治性肾切除,1例经腰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均辅以免疫治疗,未行放化疗;6例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2年,1例于术后6个月出现急性肾衰死亡,1例于12个月因肝及淋巴结转移死亡,其余4例在随访期间未出现复发和转移,无瘤生存至今。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与其它肾细胞癌在临床表现上基本相同,但在影像学表现,病理形态及生物学行为上均与其他类型的肾细胞癌不同,诊断主要依靠CT影像,确诊有赖于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早期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其预后可能与分期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