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进口和国产氯吡格雷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的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以及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83例PCI的患者随机分为国产氯吡格雷组(40例)和进品氯吡格雷组(43例)。2组患者均于术前3d开始服用氯吡格雷(泰嘉)75mg每天1次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75mg每天1次。随访6个月,比较2组间PCI术后的血小板功能的变化以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结果。结果进口和国产氯吡格雷对PCI术后的血小板功能的抑制无显著差异;PCI术后6个月内,2组均无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进口和国产氯吡格雷均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能有效的预防术后急性和亚急性的支架内血栓的形成,表明两者药效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 25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国产氯吡格雷组563例,进口氯吡格雷组695例。两组患者术前1 d分别服用泰嘉或波立维300 mg,阿司匹林300 mg作为负荷量,以后泰嘉或波立维75 mg.d-1及阿司匹林100 mg.d-1两联抗血小板治疗,比较泰嘉和波立维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9个月的MACE事件、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以及两药在PCI术后抗血小板作用的安全性。结果: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及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CE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均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临床疗效相似,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8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n=49)与实验组(n=49),将采取国产氯吡格雷患者作为国产氯吡格雷组,将采取进口氯吡格雷患者作为进口氯吡格雷组,对比观察两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情况。结果国产氯吡格雷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16%、最大血小板聚集率(50.21±4.54)、PRU(190.54±8.98)、P2Y12抑制百分率(26.38±4.32)与参照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统计学不存在意义。结论将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应用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疗效相当,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韦晓静  李刚  张茗 《河北医药》2011,33(21):3253-3254
目的评价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长期疗效及成本。方法将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11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泰嘉组(n=60)和波立维组(n=58)。2组均于支架植入术后口服氯吡格雷每日75mg,共服用12个月(药物涂层支架DES)。评价术后12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 12个月随访期内,2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主要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泰嘉组成本4380元,波立维组成本7555.5元。结论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相当,国产氯吡格雷经济便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国产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应用、观察氯吡格雷应用后的临床疗效,探讨国产氯吡格雷和进口氯吡格雷的疗效比较.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4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对照组(进口氯吡格雷)200例,男144例,女56例;治疗组(国产氯吡格雷)200例,男148例,女52例.两组患者皆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心脏事件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主要不良反应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氯吡格雷和进口氯吡格雷的疗效相当,国产氯吡格雷和进口氯吡格雷的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6.
黄瑾  李璐奕  祁炜罡  黄瑛  曾颖  唐帆 《药学实践杂志》2018,36(6):533-535,546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效果,评价其改善氯吡格雷抵抗作用的效果。方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80人,随机分组,分别给予3种药物治疗方案:A组用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加用血府逐瘀胶囊;B组使用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C组用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加用西洛他唑,连续3个月,采用血栓弹力图法检测干预后血小板抑制率。并随访患者半年,观察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各组抑制率均有所提高,且均有显著差异(P<0.05)。A组对血小板抑制的有效率达40%,优于C组(33.33%),与B组相当(40.74%)。对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均不敏感的患者换用进口波立维对提高血小板抑制效果更佳;仅对氯吡格雷不敏感的患者加用血府逐瘀胶囊对血小板抑制有协同作用。随访半年后发现,联合使用血府逐瘀胶囊的时间延长可能会增强血小板抑制的效果,但并不增加出血及凝血功能异常等风险。结论 血府逐瘀胶囊对提高血小板抑制率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对出血风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5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n=25,100 mg.d-1)和氯吡格雷组(n=25,75mg.d-1),疗程均为1 wk,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CD61、CD41a、CD42b、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在服药前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CD61、CD41a、CD42b、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无明显差异(P>0.05);阿司匹林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及血小板聚集率较用药前无明显差异(P>0.05),氯吡格雷组CD62p、CD63及血小板聚集率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氯吡格雷可以减轻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机体血小板活化,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国产氯吡格雷(泰嘉)与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波立维组(n=58)及泰嘉组(n=52)。两组患者均采用标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年。研究主要终点为随访1年时的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及靶血管重建(TVR),次要终点为随访1年时的出血事件。结果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PCI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时,泰嘉组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MI、TVR发生率分别为2.0%、2.0%、0; 与波立维组(分别为1.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泰嘉)作为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联合阿司匹林强化抗血小板的药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合并上消化道出血(UGH)高危因素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血小板活化的抑制效果、安全的影响。方法125例冠心病合并UGH高危因素PCI术后的患者分为:A组(n=62):口服西洛他唑100mgBid+氯吡格雷75mgQd;B组(n=63):口服阿司匹林100mgQd+氯吡格雷75mgQd。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和比较2组治疗第7、14天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和P选择素(CD62P)抑制率,记录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出血、消化道事件。结果2组在同时间点对PAC-1、CD62P抑制率、MACE无统计学差异;A组的出血并发症、消化道事件显著少于B组(P〈0.05)。结论合并UGH高危因素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应用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血小板活化抑制效果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差异,同时对药物的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药物选择。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接受随访的100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服用药物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国产组和进口组,国产组64例,服用国产氯吡格雷治疗;进口组36例,服用进口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①进口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为2.78%(1/36),国产组MACE发生率为4.69%(3/64),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进口组在治疗中出现腹痛2例、皮疹1例;国产组出现血小板减少1例、皮疹2例;③随访期(1年)内,进口组的治疗费用平均为(7761.7±458.1)元,明显高于国产组的(4937.5±261.3)元,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国产氯吡格雷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进口氯吡格雷,因此在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中,完全可以用国产氯吡格雷代替进口氯吡格雷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支架术后规范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患者,分为联合用药组32例,阿司匹林组28例.联合用药组术后规则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连续11个月;阿司匹林组术后1个月规则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随后因各种原因自行停服氯吡格雷,仅口服阿司匹林,持续11个月.复查冠脉造影,观察冠脉再狭窄包括需进行再次PCI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发生率.结果 联合用药组冠脉再狭窄发生率12.5%,阿司匹林组冠脉再狭窄发生率39.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应规范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栓治疗冠心病房颤PCI术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心内科62例冠心病PCI术后1周的房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n=32)为阿司匹林(100mg/d)联合氯吡格雷(75mg/d)抗栓治疗,对照组(n=30)为氯吡格雷(75mg/d)联合华法令抗凝治疔,两组均给予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处理。观察12个月内出现的不良事件及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均无死亡事件、血栓栓塞事件、心房附壁血栓形成,两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心血管不良事件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均无大出血情况,对照组局部出血发生率明显多于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PCI术后的房颤患者(CHADSz评分为1-3分),12个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栓效果与氯吡格雷联合华法令的相似,而氯吡格雷联合华法令抗凝的出血风险增加,提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国产氯吡格雷)和B组(进口氯吡格雷),均于入院后即刻口服负荷量300mg,之后75mg/d。2组病例均给予冠心病常规保守治疗,用药30d观察发病后30d内的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同时监测血小板变化(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在终点事件发生率、血小板变化及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与进口氯吡格雷相比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刘博雷 《北方药学》2019,16(2):60-61
目的:研究进口/国产氢氯吡格雷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方法:选择医院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国产组和进口组各70例,所有患者入组后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3片/d,并根据情况给予常规治疗,国产组给予国产氢氯吡格雷,进口组给予进口氢氯吡格雷,所有患者入组后以单次负荷量氢氯吡格雷300mg开始,以75mg每日1次连续服药。国产或进口氯吡格雷服用至术后至少6个月。观察术后1d、服药1个月后,两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栓素B2浓度;及术后6个月、12个月复查冠脉造影检查狭窄例数。结果:术后1d,两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栓素B2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1个月后,两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栓素B2浓度,较术后1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1个月后,国产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栓素B2浓度,与进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国产组狭窄率为37.14%,明显高于进口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国产组狭窄率为38.46%,高于进口组的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和进口氢氯吡格雷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疗效基本一致,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陈嵩 《北方药学》2018,(6):86-87
目的:观察与分析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行心脏介入术患者364例,分为高龄组与非高龄组,年龄大于等于70岁为高龄组、小于70岁为非高龄组.结果:两组的支架植入部位、数量、其他合并用药这几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长期维持和氯吡格雷维持时间、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负荷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并不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决定性的影响因素.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心脏介入术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需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以防支架内再狭窄及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1])。硫酸氢氯吡格雷在抗血小板聚集上效果明显,目前广泛运用在PCI术后。临床上使用的硫酸氢氯吡格雷有国产和进口2种,进口硫酸氢氯吡格雷价格昂贵,不利于推广应用;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价格低,易于推广,其在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和社会负担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40例行PCI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7,(8):43-45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AS)致脑血管狭窄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AS致脑血管狭窄并行DSA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1),治疗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90d,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9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狭窄率和终点事件发生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90d后平均动脉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终点事件发生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有效减轻AS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降低血管内介入治疗可能,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因素中,脑动脉狭窄是高危因素,现阶段,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是临床治疗该病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近年来,支架植入术在飞速发展的介入技术的作用下在临床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但是其仍有血栓形成风险,因此术后很有必要给予患者抗血小板治疗[1]。氯吡格雷属于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具有较快的见效速度、较少的不良反应[2]。本研究分析了脑血管支架术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再狭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方法对92例实施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进行分析,其经血栓弹力图检查确诊为氯吡格雷抵抗;随机抛掷硬币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3、6、8个月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均在下降且观察组术后各阶段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3%,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7%(P <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替格瑞洛来替代氯吡格雷,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与将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和进口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42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国产氯吡格雷治疗组224例,进口氯吡格雷治疗组202例,评价PCI术后12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各种出血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各种出血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国产和进口两种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基本相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