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实验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经伊维菌素治疗后 ,盘尾丝虫患者结节内的盘尾丝虫出现多形性瘤样改变 ( pleomorphicneoplasm ,PN)的情况。此种多形性瘤样改变大小不等 ,由小而带圆形的嗜碱性粒细胞组成 ,出现于老的、不育的雌虫体内 ,是虫体濒死或死亡的指征。调查对象选自喀麦隆盘尾丝虫病流行区农村 ,年龄 1 8- 6 0岁 ,身体健康 ,但至少有二个可触及的盘尾丝虫结节。按患者的年龄、结节数及所居住村庄的流行程度 ,将患者分层后随机分为 4组 :A组 :即标准剂量组 ,按伊维菌素 1 50 μg/kg的剂量每年给药 1次 ;B组 :第一次按 4 0 0 μg/kg给药 ,…  相似文献   

2.
3.
盘尾丝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皮肤及眼部。盘尾丝虫病是引起失明的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治疗盘尾丝虫病仍常用海群生和苏拉明,但它们的治疗副作用很严重,其中包括引起眼部损伤。因此,作者对伊维菌素治疗盘尾丝虫病的副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伊维菌素(Ivermectin)是一种半合成的大环内脂抗菌素,业已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抗家畜寄生虫药物。对人盘尾丝虫感染的临床试验的研究有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2年在塞内加尔首先发现伊维菌素5~30μg/kg的单剂量就有杀盘尾丝虫微丝蚴的作用。此后用200μg/kg以内不同剂量治疗一批轻度感染的非洲移民,虽然在某些居民中微丝蚴仍持续发现或重又出现,但结果仍然表明此药有好的效果,在所用剂量的范围内仍属安全和为病人所耐受。重复试验不仅证明此种剂量安全有效,而且证明50μg/kg剂量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5.
在非洲丛林地区,1700万盘尾丝虫感染者中有50%以上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盘尾丝虫性皮肤病(OSD),这已成为当地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严重的瘙痒症是感染者最重要的并发症。本研究使用伊维菌素每隔3个月、6个月和1年服用1次,连续15个月,采用双盲法,设安慰剂对照组,追踪观察伊维菌素对盘尾丝虫性皮肤病和严重瘙痒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在非洲西部塞拉里昂进行随机双盲伊维菌素与安慰剂对照试验,探讨了伊维菌素低水平覆盖率对盘尾丝虫病传播的影响。 试验于1987年11月开始,在塞拉里昂Bo区Tabe河沿岸的6个村庄中给1745名居民服用伊维菌素或安慰剂,每6个月服一次,共服5次。在上述伊维菌素治疗村中选择4个点(相当于4个村),并在居民未治疗的村庄附近选1个对照点,自1987年9月至  相似文献   

7.
盘尾丝虫病在非洲和拉丁美洲是主要的寄生虫病,也是导致人类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全世界有2000多万感染者。以往该病的治疗是用海群生,但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伊维菌素是一种有效的杀灭微丝蚴药物,并能阻断微丝蚴的释出;阿苯达唑则对子宫内各发育阶段的胚胎均有毒性。本研究用伊维菌素合并阿苯达唑治疗盘尾丝虫病,观察合并用药能否产生使雌虫永久性不育的效果。 研究对象为69例男性盘尾丝虫病病人,系加纳森林地区的村民,均住院治疗。在治疗前作详细的全身检查、眼科和心电图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并取4个部位的皮片置等渗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了59例无其它疾病的男性、年龄15~59岁、中等到重度盘尾丝虫感染者(并伴有眼部损伤),随机分为3组,接受伊维菌素(Ivermectin,12mg单剂)、海群生(1300mg,8天分服)和安慰剂住院治疗,所用药物及安慰剂均按处方配成相同的胶囊。  相似文献   

10.
盘尾丝虫病是一种迄今未能治愈的重要致盲病。伊维菌素是一种安全、有效、广谱的抗寄生虫药物。当它用于治疗盘尾丝虫病患者时,可降低病人传播盘尾丝虫病的能力。本实验用伊维菌素进行盘尾丝虫病的群体治疗,试图证实伊维菌素作群体治疗可以减少新感染的发生率。 1987年9月~1989年11月在利比里亚的一个森林区盘尾丝虫病流行区,对居住在橡胶种植园的约14000人每年进行伊维菌素群体治疗。12岁以上的人均给予伊维菌素。儿童经皮肤小片活检及偏正光图像证实  相似文献   

11.
伊维菌素是爱维菌素 B1大环内脂的22、23双氢爱维菌素的衍生物,Aziz 等(1982) 报道是一种有效的杀盘尾丝虫微丝蚴药物,并长期抑制微丝蚴产生。Awadzi 等(1985) 报道,该药没有杀成虫和胚胎毒作用,但比海群  相似文献   

12.
13.
流行病学调查中检测盘尾丝虫特异性抗体以诊断盘尾丝虫病很重要,因为这种方法能发现寄生虫的早期感染。曾采用了种种测定抗体的试验,但有一个长久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缺乏特异性抗原,因而在多种寄生虫病的流行区产生假阳性结果,本文采用放射抗原吸附试验(RAST)以检测特异性IgE。在喀麦隆的3个流行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受检者经全身体检后采血,分离血清加0.1%NaN_3,-20℃保存,同时涂厚血片,经吉氏液染色后检查血液寄生虫,粪检观察肠寄道生虫。抗原采用微丝蚴虫体提取物(SEMA)和上清液分泌排泄抗原(OS);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克隆了与目前鉴定的其他丝虫的硫氧化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thioredoxinperoxidase TPx)具有明显差异的第二个盘尾丝虫TPX(OV TPx),并加以鉴定。TPx曾被称为TSA,即巯基特异的抗氧化酶,存在于包括脊椎动物、真菌、细菌等生物体内,用硫氧化还原蛋白作为直接供氢体使氢过氧化物还原。  相似文献   

15.
盘尾丝虫是引起盘尾丝虫病(河盲症)的病原体。盘尾丝虫病流行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以及美洲南部与中部的几个地区。非洲西部热带雨林株和非洲西部草原生物气象株(bioclimes),在引起宿主眼疾能力上有差异。最近临床和动物模型基础上的研究表明,眼丝虫病的产生与特异的宿主抗原有关,提示:致盲与非致盲的盘尾丝虫的致病力可以反映在寄生虫某些特定抗原的质的差别上,这些  相似文献   

16.
曾有研究表明,伊维菌素治疗后的盘尾丝虫病患者皮片中微丝蚴数明显降低。有人推测这种结果是伊维菌素与介导虫体神经传导的 GABA 因子相互作用而致虫体麻痹所  相似文献   

17.
伊维菌素是首次集体治疗时用于杀灭盘尾丝虫微丝蚴的有效药物。已证明集体单剂量服药就能显著降低皮肤内微丝蚴的水平,持效可达1年之久。伊维菌素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死亡率。本文报告了在高流行区每6个月集体服用150μg/kg剂量4次后的临床和寄生虫学观察结果,对照组则服用安慰剂。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道了采用杀微丝蚴剂量的伊维菌素(22,23-Dihydroavermectin B1) 治疗犬恶丝虫对雌性成虫子宫内胚胎发育数量的比率和分布部位的影响,并与正常雌虫的胚胎发育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20.
作者在塞拉里昂南部沿河的6个村中,进行了伊维菌素集体治疗盘尾丝虫病的双盲试验。该地区属高度流行区,发病程度中等,大多数病例可见典型的皮肤损害,失明率1.5%,视力受损者为4.3%。用计算机随机地将1625个(占总人口93%)村民分为两组:伊维菌素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治前作体检。除五岁以下儿童、孕妇、产褥期妇女,患癫病等神经系统疾病者及严重继发感染患者外,全部给药。伊维菌素每片含量为6mg,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