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急救知识知晓及需求现况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根芝  胡高楼  林佳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5):402-403,334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获取途径、掌握现状及学习需求,探讨开展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意义与方法。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师范大学938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师范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情况参差不齐,大学生急救项目基本掌握情况:能正确拨打120电话的占97.87%,会晕厥急救的占26.12%,心肺复苏术没有人基本掌握,其余各项均在20%以下;是否接受过《大学生健康教程》课程学习,对大学生急救知识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χ2=56.95,P<0.01);96.00%的大学生希望掌握急救知识与技能。结论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状况不佳,急需开设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师范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急救培训的现状以及参与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意愿,探讨促进大学生参与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意义与方法,为《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建立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志愿组织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北京市部分高校859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非概率抽样方式中的滚雪球抽样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市大学生急救培训与急救医疗服务的参与意愿较高,50.3%的人已经参加过医疗急救培训,93.2%的人表示愿意学习医疗急救知识和技能,86.5%的人愿意到急救车上参与院前医疗急救辅助工作,主要的参与动机是学习到的急救技能得到实际的锻炼等,而主要的顾虑是参加急救服务造成的法律风险等。结论大学生群体是值得统筹利用的急救服务人力资源,重视对在校大学生的医疗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急救医疗服务中,对提高我国现场急救水平和全民健康素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提高医科大学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知晓率、进行反歧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整群抽样的2844名医科大学生进行现况调查,以访谈或者问卷的形式调查医科大学生艾滋病KAP特征。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匿名自填问卷方式收集资料。[结果]所调查医科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79.1%;"蚊虫叮咬会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回答正确率最低,仅为49.9%;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不同性别的暴露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各年级、不同专业的暴露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防护知识得分分别与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职业暴露知识得分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医科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掌握不全面,尤其是欠缺职业防护方面的知识,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医科大学艾滋病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生现场急救能力现状,探索普及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随机抽出的541名大学生的现场急救知识及技能进行调查。结果仅12.19%的学生参加过现场急救培训活动;在调查的23个现场急救知识中,有11个问题的知晓率在50%以下;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面较窄,不能满足急危重症伤痛员出现时现场急救的需要。结论大学生的急救知识和现场急救能力较差。需多方合作,广泛开展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增强对现场急救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高校非医学生普及急救知识的方法及效果,提高大学生对意外事件的反应和处理能力.[方法]对在校非医学生普及急救常识,通过开设<急救常识>选修课,依托学生社团<新医学会>和红十字会对会员进行急救骨干培训、开展急救知识竞赛和急救知识教育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大学生急救意识,普及大学生的急救知识.[结论]对非医学生普及急救知识开展系列教学即是一种健康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可提高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的重要意义;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学校突发事件对学生的伤害;大学生是社会急救知识普及的生力军,进一步推进民众急救知识的普及,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培训情况及培训需求,为对其开展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05名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学生对急救电话的知晓率为93.1%,在5项急救技能自评中学生选择“完全掌握”所占百分比最少,分别是4.9%、4.9%、4.9%、5.9%和5.9%,学生的急救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广播、网络;培训现状:93.1%的学生没有接受过急救培训;培训需求:90.2%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和需要掌握急救知识技能,71.6%的学生希望接受多媒体讲授与模拟实践的综合培训方式,并且超过一半的学生(57.8%)愿意医院从事急救医学教学的教师作为培训教师。结论: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急救知识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应加强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的力度,促进其急救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学生面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时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自主学习救护知识的意愿,探讨开展大学生救护常识及技能培训的意义与方法。方法随机抽取兰州市4所本科院校(其中2所医学院校,2所非医学院校)的400名三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359名本科生(181名医学生和178名非医学生)救护常识及技能知晓情况:完全知道的为59人(16.43%),知道一点的为218人(60.72%),完全不知道的为82人(22.84%)。医学院校类学生的知晓率高于非医学院校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被调查学生的96.66%学习救护常识和接受急救技能培训的意愿强烈,医学类学生有94.48%、非医学类学生有98.88%的学生愿意学习。结论大学生的救护常识及技能水平的普及培训亟待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获取途径、掌握现状及学习需求,探讨开展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意义与方法。方法 2014年11月随机抽取本院大一学生90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学生获取急救知识主要来源是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73.29%和63.36%);对急救知识的知晓率:火灾83.33%、犬类咬伤69.43%、触电61.70%、地震60.04%;心肺复苏操作的正确率只有0.33%、眼球穿通伤9.16%、扭伤10.49%、止血方法 11.92%,基本医学知识及处理知晓率均在50%以下。结论大学生急救知识严重匮乏,急需开设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高职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9.
医科院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现况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某医科大学生686人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平均得分为21.2±6.4。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饮食习惯,67.4%学生选择食物只根据饮食习惯或口味,不同营养知识水平与选择食物依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0,P<0.01)。不同营养知识水平与周食用早餐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P<0.05)。但他们多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医科大学生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并设立临床营养学课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学生现场急救能力现状,探索普及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随机抽出的541名大学生的现场急救知识及技能进行调查。结果仅12.19%的学生参加过现场急救培训活动;在调查的23个现场急救知识中,有11个问题的知晓率在50%以下;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面较窄,不能满足急危重症伤病员出现时现场急救的需要。结论大学生的急救知识和现场急救能力较差。需多方合作,广泛开展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增强对现场急救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1.
安娟  许瑞  师君娟  姜雪  解佩仪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4620-4621,4632
[目的]评估兰州市保教人员对儿童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及学习态度,为开展对保教人员实施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抽样的方法从兰州市3个区抽取316名托幼机构保教人员进行儿童急救知识及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结果]89.33%的保教人员认为儿童时期就应该学习急救知识;对于常见的急救知识如急救电话,骨折,地震,保教人员的知晓率普遍偏低,其中对于烫烧伤问题,不同性质机构的保教人员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P﹤0.01),而不同工作年限的保教人员对此问题的掌握情况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教人员缺乏常见的儿童急救知识,对其开展及普及儿童常见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廊坊市大学生运动损伤急救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高兴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442-4443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急救知识掌握情况,为有效开展、普及运动损伤急救知识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运动损伤急救知识调查问卷,按不记名方式由学生独立填写,现场完成。[结果]学生所答25道关于运动损伤急救知识试题中,平均答对11.2道题,标准差为4.2,答对率仅为44.8%。所调查运动损伤预防知识的15道题中,平均答对8.4道题,标准差为1.9,回答正确率为56%。[结论]大学生运动损伤急救知识非常缺乏,而运动损伤的预防知识也较为欠缺。对此,高校应注重加强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的传授和急救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理工科大学生心肺复苏和现场急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现状及需求,为高等院校开展相关教育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 对某高校325名在校理工科大学生开展急救知识教育调查,并进行现场急救和心肺复苏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于培训教育后再次调查,并将2次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被测试大学生的心肺复苏和现场急救知识技能水平堪忧.经培训,学生的心肺复苏及其他急救知识水平提高明显,急救相关知识知晓率从学习前的29.7%上升至培训教育后的69.0%(P<0.01).结论 对大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技能培训和急救知识教育十分必要,建议在全国高等院校普遍实施.  相似文献   

14.
许婷  许勤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9):1127-1128
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交通运输多样化等因素使各种突发事件不断涌现,加上自然灾害,要求全民有必要参与急救体系的建设[1].有医学专家指出向民众普及急救知识,可以使心脏病、危急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从而将猝死对生命的威胁降到最低限度[2].大学生急救知识掌握的情况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公众急救水平[3].研究显示,我国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机会少,受训不规范、不完整,导致大学生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缺乏[4].高职高专学生占我国大学生总数的50%以上,本研究运用Delphi法筛选出高职高专学生需要掌握的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指标,为高职院校开展院前急救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医科大学生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医科大学生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医学生饮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武汉地区5所医学院校95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武汉地区医科大学生饮酒率为19.6%,影响医科大学生饮酒的主要因素有对饮酒的态度、性格、性别、年级、家庭状况、父母及朋友的饮酒行为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结论控制医科大学生饮酒应从交友、家庭等因亲人手,加强教育,提高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长沙市本科生急救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不记名方式对长沙市6所大学的213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急救电话知晓率为95.9%,急救知识知晓率为5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本科批次、专业、年级、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是否对急救感兴趣、以前是否培训过等7个因素与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相关(均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是否为医学专业、是否对急救感兴趣以及是否参加过培训对学生急救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长沙市本科生急救知识总体水平不高,应加大对非医学专业及一般本科院校学生的急救知识普及力度,加强青少年的急救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汕头市普通民众对急救知识知晓及接受情况,为探索以医学生为主体对普通民众的急救普及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组织汕大医学院学生于2004-2010年间对汕头市金平区普通市民开展以现场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为主的急救知识调查及宣传教育;并选取其中1 526人分批进行技能培训并考核,分析结果.结果 仅8.5%的被调查者接受过CPR培训;经宣教后93.0%表示学会日常急救知识,85.0%表示学会CPR,76.0%表示愿意在他人需要时参与救助.所有参训者经培训后进行CPR操作考核,高中生通过率最高(91.0%),显著高于社会人员和初中生,P< 0.01;初中生通过率均显著低于其他人员,P< 0.01.结论 汕头市金平区普通市民急救知识普遍缺乏,但学习急救知识的主观愿望强、积极性高;医学生对普通市民进行急救知识宣教和培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生自杀意念率,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问卷调查法对医科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使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科大学生有自杀意念者97人,占30.1%。其中,女生自杀意念率高于男生(女生35.7%,男生24.0%,χ2=5.215,P﹤0.05)。有自杀意念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等心理问题高于无自杀意念者。[结论]医科大学生的自杀意念率较高,有抑郁、焦虑和躯体化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容易产生自杀意念。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减少自杀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广州市大学生急救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开展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和提高急救意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通过匿名自填问卷对广州市4所高校的1 01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急救知识的平均得分为(5.9±1.8)分,大学生对急救电话号码、生活常见伤处理等知晓率均超过60%,而对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止血带使用等知晓率较低,分别为46.7%和24.5%;不同年级、专业、生源地,亲友是否患病和3年内是否参加急救培训等不同特征的大学生的急救知识及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急救知识实际掌握情况与急救能力自评结果无相关性(P0.05);急救态度平均得分为(23.44±3.21)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急救知识、急救行为、急救能力自评得分、家庭经济状况和自觉健康状况是其影响因素;急救行为平均得分为(22.19±3.46)分,急救态度得分、亲友从事医药行业、最近3年是否参加急救培训是其影响因素;大学生中未参加急救培训的最主要原因是学校相关课程开展少(48.2%)。结论广州市大学生急救态度和行为积极,但急救知识掌握不理想,高校应探索多种普及方式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大学生急救知识储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急救意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大中专医学生到农村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论证将大中专医学生培养成农村艾滋病健康教育主体的可行性。方法采取普查方法,以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在校大中专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艾滋病社区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组织医学生利用假期下农村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并开展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了解其对农村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结果经过医学生开展农村艾滋病健康教育,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答率由24.4%提高到89.3%,认为应允许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继续工作和学习的人数由22.4%提高到90.5%,表示愿意与患艾滋病亲友交往的人数由64.7%提高到90.8%,差别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组织医学生利用假期下农村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农民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大中专医学生可培养成农村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