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AMI)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是影响AMI预后的主要因素和AMI后患者猝死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本院于2003年5月-2009年8月应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AMI后室性心律失常5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住院病死率极高,是心肌梗死急性期死亡、猝死的主要原因.监护室护士是主要观察和抢救措施实施者,需了解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因素和重点监护内容,以及早识别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这对于成功抢救患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09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评价急救与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 23例临床治愈,13例明显好转,4例因大面积梗死抢救无效死亡.其中3例在入院72 h内死亡,有2例死于心律失常,1例死于心源性体克,1例于入院18 d时合并肺部感染死亡.AMI并发心律失常与年龄并无明显相关性,AMI并发心律失常并不受年龄因素影响.结论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持续监护能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早期干预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室应变功能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9例AMI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其常规超声参数及右室游离壁整体纵向峰值应变(RV-GLS)。于AMI后每个月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监测出现室性心律失常为随访终点,共随访12个月。根据AMI后是否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或因心律失常而入院或死亡,将患者分为发生事件组121例和未发生事件组318例。采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RV-GLS对AMI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事件组年龄和Killip分级均大于未发生事件组,而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RV-GLS及左室射血分数均低于未发生事件组(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RV-GLS是AMI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的独立预测指标(OR=1.13,95%CI:1.01~1.86,P=0.005)。结论 RV-GLS是AMI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独立预测指标,准确评估AMI患者右室功能有助于临床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测量42例AMI患者心电图的QTd,对有室性心律失常组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进行比较。结果AMI有室性心律失常组的QTd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的QTd。结论A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与QTd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期心电不稳定,易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2006年<室性心律失常诊疗和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1]>将24 h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速或室颤,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紧急临床处理的临床症候群称交感电风暴.正确评估和处理AMI后室性心律失常,加强临床观察与严密监护,及早发现,及时救治,可有效地提高AMI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磺脲类药物(SU)对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住院死亡、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6年10月因AMI住院的24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不同SU均不是影响住院死亡率的独立因素(P>0.05);不同SU组间总心律失常发生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SU对2型糖尿病AMI的近期预后影响既无差异,也不增加心血管危险。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交感神经活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交感神经活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 70例AMI患者及 60例正常人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 (E)、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MI早期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 ,交感神经活性占优势 ,高危室早组NE、E、PRA、AngⅡ明显高于低危室早组 (P <0 .0 1) ,2 4小时内死亡者均发生在高危室早组。结论AMI早期的交感神经活性升高是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主要死因是室性心律失常和泵衰竭。随心肌梗塞面积增大,室性心律失常和泵衰竭发生率也增高。虽然冠心病监护技术和有效的防治措施使室性心律失常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泵衰竭的死亡率却变化不大,抢救缺血心肌可降低AMI  相似文献   

10.
梁勇  覃为理 《临床荟萃》1996,11(13):F003-F003
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且是引起室速、室颤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本文测定70例AMI心电图(ECG)的QT间期离散度(QTd),目的是分析体表ECG的QTd增加与AMI早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卫青艳 《护理研究》2012,26(21):1968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所产生的心肌严重缺血和坏死。多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AMI主要死因是室性心律失常。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方法,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  相似文献   

12.
观察 76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早期心电图QT离散度 (QTd)的变化 ,以探讨AMI患者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AMI患者QTd值越大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 ,故QTd可作为预测AMI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病率随着冠心病的增多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律失常与AMI急性期死亡的关系,已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对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收治的54例AMI病例做一回顾性分析,以期对AMI后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一些规律以及如何更加严密、有效地对AMI患者进行监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胡敏芝  苏若琼 《护理研究》2012,26(8):714-715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心律失常的特点及监测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5例AMI发生部位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对不同部位AMI病人并发心律失常进行监测,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的表现,采取相应的抢救及护理措施.[结果]65例不同部位AMI病人并发心律失常恢复实性心律为96.92%,仅2例病人死亡.[结论]对不同部位AMI病人并发心律失常进行有效的监测护理,有利于病人的早期救治,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92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30例,未发生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62例,分析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因素,探讨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死位置(下壁)、病变位置(右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0级)、发病至急诊PCI时间(≤6 h)为影响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梗死前心绞痛为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 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对应干预措施,以减少预后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住院早、后期心律失常特点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5 3例AMI患者 ,住院早期连续心电监护 ;住院后期动态心电图监测 ;平均随访 1年。分析比较住院早、后期心律失常的特点及与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住院早期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住院后期 ,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虽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但住院后期复杂室上性心律失常明显高于住院早期 (P <0 .0 5 )。多部位梗死、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室壁瘤及Holter记录有ST段压低者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AMI后复杂心律失常与AMI的不同时期及与患者的临床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观察分析81例AMI患者QTd,QTcd睾室性世箜失常竺苎至磊况:并写对照组比较。结果:AMI组的QTa、QTcd均较对照组延长,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MI早期QT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预测AMI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死亡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急诊PCI治疗AMI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急诊PCI治疗的AMI死亡患者16例,对其临床特点、PCI策略、死亡原因等进行深入探讨.结果 急诊PCI围术期病死率为5.97%.急诊PCI术中死亡2例;术后<24h死亡8例;术后24 ~72 h死亡2例;>72 h死亡4例,最长死亡时间为术后第14天.多数患者在24h内死亡.术中死亡患者主要死于血管再通后无复流及顽固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术后72 h内死亡主要原因为顽固性心源性休克及室性心律失常等AMI并发症.超过72 h死因多为造影剂肾病致急性肾损伤、致命性内脏出血、急性肺栓塞、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结论 急诊PCI治疗AMI的主要死亡危险因素为老龄、心源性休克、基础疾病尤其糖尿病、再发AMI、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致命性出血并发症等.为减少AMI病死率,应进一步提高PCI操作技术,重视合并症及综合治疗,合理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等.  相似文献   

19.
杨艳芳  陈素 《新医学》2014,(2):116-118
目的:探讨AMI患者QT离散度(QTd)、T波峰末间期(Tp-e)和Tp-e/QT的临床意义。方法AMI 患者(AMI 组)和健康成人(对照组)100名,AMI 患者又分室性心律失常组(38例)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62例),对比分析AMI组和对照组及有、无室性心律失常组的QTd、Tp-e和Tp-e/QT。结果AMI 组的 Tp-e、Tp-e/QT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MI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组Tp-e、Tp-e/QT均明显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Td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Tp-e、Tp-e/QT比健康对照组延长,且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肖爱英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2163-216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1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并将观察组患者在急性期有无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分为两组.测量正常健康者体检时及AMI患者入院24 h内第1份12导联心电图的Tp-Te间期,计算12导联平均Tp-Te间期,对测量结果分组、分导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12导联及12导联平均Tp-Te间期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 〈0.01).观察组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较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12导联Tp-Te间期明显延长,两组间比较除Ⅰ、aVL导联外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12导联平均Tp-Te间期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01).[结论]体表心电图Tp-Te间期能够反映AMI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变化,AMI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较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Tp-Te间期明显延长,Tp-Te间期有望成为预测A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