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内直视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儿童医院SICU的143例心内直视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8h的先心病婴幼儿的病历资料。将143例婴幼儿分为两组:发生VAP的59例为VAP组,未发生VAP的84例为对照组。以性别、疾病类型、生长发育情况、贫血、血清球蛋白水平、术前抗生素应用情况、生长发育、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H2受体抑制剂或制酸剂应用等为预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明确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与VAP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婴幼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术后VAP的发生率为41.3%。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抗生素使用、体外循环(CPB)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H2受体抑制剂或制酸剂应用、术后低心排、术后合并败血症这7个因素与VAP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抗生素使用、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H2受体抑制剂或制酸剂应用是婴幼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术后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婴幼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术后VAP发生率高,术前抗生素使用、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H2受体抑制剂或制酸剂应用是婴幼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术后VAP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VAP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2.
老年病人心脏直视术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病人心脏直视术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危险因素和病原学特点.方法 对我院外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SICU) 2008 年10月至2010 年3 月间收治的心脏直视手术后机械通气超过48 h 的41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生VAP与否将其分为非VAP组及VAP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筛选VAP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病人VAP总发生率为2.1%,死亡率22.2%,单因素分析:两组病人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围术期输血量,SICU住院天数,氧合指数(PaO2/Fi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体外循环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与VAP 的发生明显相关.VAP组病人痰培养分离出2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3.1%,革兰阳性球菌占7.7%,真菌占19.2%,耐药情况较严重.结论 心脏术后VAP的发生率高,死亡率也较高,必须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根据病原学和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才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心脏术后VAP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孙静  宋静华  姜楠 《山东医药》2012,52(20):36-38
目的 分析瓣膜置换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48 h)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我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5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时间延长(≥48 h)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 h的患者72例,发生率13.9%.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年龄、心功能分级、术前血浆BNP水平、射血分数、肺动脉收缩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置换瓣膜的数量、术后使用多巴胺≥10 μg/( kg·min)以及术后使用肾上腺素与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相关(P<0.05或P<0.01),上述因素进入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肺动脉收缩压和术后使用多巴胺≥10μg/(kg·min)与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独立相关(P<0.05或P<0.01).结论 瓣膜置换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肺动脉收缩压和术后使用多巴胺≥10μg/(kg·min)是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心脏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该院成人心脏术后使用呼吸机超过48 h的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以发生VAP者作为病例组,未发生者作为对照组。单因素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VAP发病率为9.32%,手术时间延长、体外循环、机械通气时间延长、APACHE-Ⅱ评分高、二次开胸手术是成人心脏手术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VAP是心脏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与围术期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应充分重视加强评估与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ICU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间2232例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术后ICU时间延长组(166例,时间延长定义为ICU时间≥3d)和ICU时间未延长组(2066例).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患者55项因素的结果显示,其中23项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管病史,血培养阳性,术前左房直径≥5.0cm、左室舒张末内径≥7.0cm、左室收缩末内径≥5.0cm、最后一次血肌酐≥135μmol/L,二次手术,体外循环时间≥3h,住院期间再次气管插管,累计呼吸机辅助时间≥48h为术后ICU时间延长的主要危险因素[Wald=4.63~133.86,P<0.05或<0.01].结论: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采取更多的有针对性防治措施,有助于缩短ICU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产儿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后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后导致VAP的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对筛选出独立性较好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导致早产儿VAP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与无VAP患儿比较,VAP患儿胎龄较低、出生体质量较低、机械通气时间较长、留置胃管时间较长、气管插管次数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6.93,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出生体质量越重,VAP发生率越低,机械通气时间越长,气管插管次数越多,VAP发生率越高(x2=8.49,P值均<0.05).结论 胎龄、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时间、气管插管次数是早产儿VA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70岁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风险及相关病原学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48h且年龄>70岁的老年患者33例,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及非VAP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筛选术后VAP的危险因素、致病菌及相应敏感药物。结果 33例患者中共16例患者发生VAP。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之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与VAP发生明显相关。分离病原菌19株,多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84.2%),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是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发生率较低,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抗菌活性为100%。结论 老年患者心脏术后VAP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需提高手术技术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尽早拔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改善老年患者心脏术后VAP预后。  相似文献   

8.
周俊荣 《山东医药》2010,50(35):76-77
目的 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26例在本院RICU接受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NVAP组,对与VAP发病可能相关的12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Ⅲ(APACHEⅢ)、机械通气前48 h应用抗生素、非感染慢性肺部疾病、留置胃管肠饲营养和重复气管插管与VAP发病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Ⅲ评分和机械通气前48 h应用抗生素为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ICU中VAP发病与多种临床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与重点监控,以预防和减少VAP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154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影响V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VAP发生与性别关系不大,而原发疾病病种、病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高龄、H2受体阻断剂的使用、留置胃管和肠道营养、经鼻气管插管、上机时间、未采用PHY+PEEP通气模式、再插管为其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疾病病种、病情严重程度、H2受体阻断剂的使用、机械通气时间、未采用PHY+PEEP通气模式、再插管为其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原发疾病病种、病情严重程度、H2受体阻断剂的使用、机械通气时间、未采用PHY+最佳PEEP通气模式、再插管可能为其独立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VAP发病率病死率,应尽量避免医源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院心脏术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征。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患者VAP出现37例,发生率35. 2%,分离出51株病原菌,分别为:革兰阴性菌28株占54. 9%、革兰阳性菌19株占37. 3%、真菌4株占7. 8%。心脏病术后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发生VAP与年龄、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有无基础病、延迟关胸、术后有无合并肺不张、不合理应用抗生密切相关;与患者性别,手术种类无相关。结论:VAP的发生率与病原菌分布地区差异较大,有效的缩短体外循环及机械通气时间、预防术后胸腔积液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减少心脏术后VAP发生率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 It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that early hyperbilirubinemia or transient jaundice could occur after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surgery. According to earlier studies, overall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hyperbilirubinemia ranges from about 8.6% 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衰竭(ARF)透析治疗的高危因素。方法将年龄>65岁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ARF需要透析的43例患者作为透析组,另选年龄同上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无需透析的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ARF需透析治疗的高危因素。结果透析组患者术前NYHA分级、LVEF、肌酐、尿素水平、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24h内输入库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体外循环时间与术后ARF需要透析的关系最为密切。结论年龄不是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ARF需透析治疗的高危因素,其发生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体外循环时间关系最为密切,积极防范和应对可以减少这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于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经胸腔镜体外循环施行心脏瓣膜手术279例.包括二尖瓣换瓣201例,二尖瓣整形78例.合并三尖瓣整形98例,三尖瓣换瓣3例,清除左心房血栓19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修补5例,卵圆孔封闭术3例.使用30°胸腔镜及配套手术器械,股动脉插供血管,股静脉和(或)上腔静脉插引流管行体外循环,胸腔内操作均在胸腔镜下进行,以30°胸腔镜显示屏为手术野.结果 本组279例患者手术成功276例,成功率98.9%,术中转为正中开胸2例,术后行正中开胸止血1例.体外循环时间(144.3±44.4)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92.4±30.7)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1(2~88)h,术后住院时间(8.2±4.6)d,术后24 h胸腔闭式引流量100(20~800) mL.全部患者无死亡.38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3.6%;包括术中转正中开胸2例,术后二次止血14例,右侧气胸2例,肺炎9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消化道出血1例,心脏骤停1例,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伤口感染1例,伤口愈合不良2例,出现股静脉穿刺处血栓1例.术后随访复查心脏B超,时间为2~25个月,57例出现轻度二尖瓣反流(反流面积<4 cm2),5例出现中度二尖瓣反流(4 cm2≤反流面积<8 cm2),其中1例伴有二尖瓣中度梗阻.结论 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换瓣或整形术及三尖瓣换瓣或整形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1年10月至2008年11月,采用浅低温、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跳液、心脏跳动下行二尖瓣置换术156例。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体外循环时间(75.2±16.3)min,上、下腔静脉阻断时间(573±13.5)min,呼吸机辅助时间(10.1±5.5)h,术后并发血红蛋白尿11例、低心排综合征9例、灌注肺3例。住院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1例、室颤1例。随访2~82个月,术后抗凝不当脑栓塞2例,无晚期死亡。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跳动中行二尖瓣置换术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减轻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害,既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简单安全易行,又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刘明伟  王忠平  郝丽  卢爽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1):1599-1601
目的评价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80例患者,随机分为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组50例和有创机械通气(IPPV)组30例,动态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刘明伟  王忠平  郝丽  林昕  曲艳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0):1381-1383
目的评价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征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组和有创机械通气(IPPV)组作为对照组,各50例。动态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再插管率等情况。结果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再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征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再插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亚低温血液净化(CBP)在心脏瓣膜病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可行性.方法:将在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LCOS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温治疗组(NT组)36例和亚低温治疗组(HT组)32例,分别统计比较2组入选时、治疗后1、2、3d的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评分、氧输送/氧消耗(DO2/VO2)比值、氧合指数、心指数(CI)、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出血量以及病死率、住ICU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CBP时间、感染发生率、心律失常等.结果:NT组治疗后1、2、3d氧合指数、PAWP、Lac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均P>0.05).HT组治疗后1dDO2/VO2比值、氧合指数、PAWP、Lac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2、3d各指标均明显改善(均P<0.05).HT组的病死率、住ICU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CBP时间均低于NT组(均P<0.05);2组出血量、感染例数、心律失常发生例数无显著差异(均P >0.05).结论:亚低温血液净化能有效改善心脏瓣膜病术后LCOS的氧供需平衡,从而延缓MODS病程进展,缩短机械通气、CBP及住ICU时间,减少病死率;且不增加出血、感染和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某地区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延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延迟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的77例患者研究,住ICU时间延迟(术后ICU时间>5 d)患者作为住ICU延迟组,以住ICU时间无延迟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共收治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77例,其中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延迟患者1 1例,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延迟发生率为14.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液透析、术前肾功能损害、术后呼吸衰竭为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延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是术后呼吸衰竭(OR =27.481,95% CI:2.477~304.89);血液透析(OR =8.438,95% CI:1.020~69.816).结论 术后呼吸衰竭、血液透析是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时间延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