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氏棒加多节段椎板下钢丝治疗脊柱侧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单纯哈氏棒加多节段椎板下钢丝治疗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 在脊柱凹侧用哈氏棒撑开配合多节段椎板下钢丝固定治疗脊柱侧凸 32例。结果 随访 4个月~ 7 6年。术前侧凸平均Cobb角 6 7 1° ,术后 39° ,矫正率 47%。 1例上钩脱位 ,1例出现深部感染。结论 该方法手术过程简单 ,固定牢固 ,可减少骨折、脱钩等并发症 ,提高了矫正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哈氏压缩棍治疗青年性脊柱后凸的手术方法.方法:自后路行多间隙关节突间截骨,用哈氏压缩棍固定,治疗青年性脊柱后凸.结果:本方法经过30例青年性脊柱后凸患者的临床应用,收到满意效果.结论:哈氏压缩棍是治疗青年性脊柱后凸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利用传感器及电测技术,采用新鲜人体胸腰段脊柱标本,评价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器Steffee钢板、前路Kaneda器械、前路Kaneda与后路CD棒联合应用及后路节段性椎板下钢丝固定哈氏撑开棒四种手术在植骨状态下,治疗脊柱完全性三柱损伤提供的生物力学稳定能力。Steffee、Kaneda器械及节段性椎板下钢丝固定的哈氏撑开棒手术在这种严重损伤类型各有力学弱点,Steffee后伸、Kaneda前屈、节段性椎板下钢丝固定的哈氏撑开棒旋转明显失稳,前后路联合手术在轴压、前屈、后伸、侧弯、旋转五种运动方式皆能提供良好的稳定性。以此方法治疗1例腰椎半椎体切除与1例腰椎肿瘤全切除,随访1年,脊柱稳定,植骨融合满意。作者建议,在脊柱三柱损伤时宜采用前后路联合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4.
1986年8月至1988年8月,我们先后为19例Luque手术后患者做了钢线拔除。19例患者中,脊柱侧凸16例,脊柱骨折3例。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11人,先天性脊柱侧凸5人。全部患者都曾于脊柱侧凸凹侧放置鲁氏棒。在脊柱不同平面,双股1.5mm钢丝经椎板下,穿过硬膜外腔,保留在椎管内,以椎板为支点固定鲁氏棒。一般每个患者需要3~5根钢丝,钢丝在椎管内保留时间最长3年,最短7个月. 手术方法 术前拍脊柱正侧位X线片,了解鲁氏棒及推板下保留在椎管内钢丝部位及数目。侧卧,经原手术切口显露,禁用电刀。确认骨性融合部位,通过锐性剥离充分暴露鲁氏棒和位于椎板表…  相似文献   

5.
Luque棒经椎板下穿钢丝矫形固定融合治疗脊柱骨折、脊柱侧凸或后凸是脊柱外科传统的手术方法之一。脊柱融合后 ,椎板下钢丝取出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及风险。我科于 1986年 8月~ 2 0 0 0年 12月期间将 15 8例手术后椎板下钢丝取出。现总结报告如下。本组男 81例 ,女 77例。脊柱骨折6 3例 ,其中颈椎骨折 16例 ,胸椎骨折 2 1例 ,腰椎骨折 2 6例 ;脊柱侧凸 73例 ,脊柱后凸 2 2例。椎板下钢丝共 10 82根 ,最多一例患者取出 12根 ,最少有 4根。取钢丝距脊柱手术后时间 1 5~ 7年。均采用全麻 ,并应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患者侧卧位 ,经原手术切…  相似文献   

6.
1986年8月至1989年12月,我们为29例病人取出椎板内固定钢丝.其中原脊柱侧弯13例,脊柱骨折16例.脊柱侧弯均于凹侧放置鲁氏棒及椎板下钢丝3~5节段、最多9节段.脊柱骨折病人于减压平面上、下各2个节段行椎板下钢丝固定.取出椎板下钢丝123根.棘突根部钢丝49根,共172根.无1例损伤硬脊膜和神经.术前由于内植物引起局部明显触痛18例.脊柱活动受限11例,钢丝取出术后症状均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1998年以来,我院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57例,其中45例获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6~22个月)。结果 本孕除4例单侧螺钉松动外,无严重并发症,X线片随访,脊柱成角及压缩畸形均获较好矫正。结论笔者认为对于腰椎譬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较传统哈氏棒,具有三维矫形、固定牢固、固定节段少、损伤小、易于取出等优  相似文献   

8.
哈氏棒节段椎板下钢丝固定与肋段切除治疗脊柱侧凸(摘要)侯明张新力朱本科张备基我院自1994年3月~1997年10月,应用Harrington棒和节段椎板下钢丝加肋段切除治疗26例脊柱侧弯伴胸廓后凸畸形,取得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  相似文献   

9.
鲁克氏棒治疗脊柱骨折由于它能达到节段性固定,不需外固定,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操作简便,价格低,所以在基层医院仍应用广泛。我院从88年2月至94年6月共行脊柱骨折脱位鲁克氏棒内固定术85例,经过6月至5年的随访,其中8例出现了钢丝断裂,脱杆等并发症,现就并发症原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经椎弓根脊柱侧凸体外矫正并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椎弓根脊柱侧凸体外矫正并4例报告蒋化龙1刘海鹰1冯传汉1后路脊柱侧凸矫正术的共同特点是在术中一次完成侧凸矫正,但存在脊髓牵拉伤的危险,且内固定物存留体内可能引起并发症,多需要第二次手术取出。作者在1988年采用自行设计的经椎弓根钉撑开棍内固定治疗脊...  相似文献   

11.
脊柱侧凸Harrington矫形术后断棍的力学因素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2例脊柱侧凸Harrington矫形术后断棍患者采用套管术治疗,经1年3个月~9年3个月的随访,除1例于套管术后半年发生套管内再断裂和1例于套管术后5年11个月因后背疼痛取出内固定外,其余病例均无不适反应和侧弯纠正度数的丢失。通过对Harrington棍的实验测量,发现其棘轮段与光滑段交界处横截面积比光滑段减少43.7%,结合Harrington棍植入体内所受应力分析,认为应力不均、应力集中和重复性的交变负荷所致的金属疲劳断裂是断棍的主要原因。指出套管术是治疗和预防断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4年7月~1997年7月对11例小儿脊柱侧突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前后的整体护理下,克服各种不利状况,畸形大部矫正。无心、肺、脊髓和内固定器并发症。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1例,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9~16岁,平均年龄12岁,采用哈氏棒撑开矫正植骨者4例,哈氏棒撑开矫正驼峰切除者5例,半椎体植骨AF系统固定矫正侧突和哈—鲁氏棒固定脊柱融合术各1例。其中第2、3次手术撑开者共3例。入院检查肺功能5例,发现肺功能潮气量均低于60%。经吹瓶、深呼吸练习20~30d,肺功能潮气量改善达到60%~70%之间方施行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柱畸形矫形术后深部感染的发生率及其相应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脊柱畸形矫形术治疗881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判断是否发生深部感染。将初次手术后3个月之内发生的感染定义为早发性感染,初次手术3个月后发生的感染定义为迟发性感染。所有感染患者行清创灌洗、术后引流冲洗,并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若感染无法根除,如手术后时间不足2年,暂予伤口换药保留内固定;如手术后时间达到2年,评估融合情况满意后可在伤口清创的同时取出内固定。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冠状面和矢状面参数,评估取出内固定者矫正丢失情况。结果共有60例(0.68%,60/8818)术后发生深部感染,早发性感染11例(发生率为0.12%,11/8818),迟发性感染49例(发生率为0.56%,49/8818)。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入路及融合节段数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5年是深部感染发生的高峰期。特发性脊柱侧凸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最低,综合征性及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初次培养阴性率较高,早发性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居多;迟发性感染中痤疮丙酸杆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比明显增高。经治疗后早发性感染组中9例保留内固定,2例换药至术后2年取出内固定。迟发性感染组中5例保留内固定,10例换药至术后2年取出内固定,34例手术时间超过2年直接取出内固定;其中1例患者取出内固定后1个月重新植入内固定;另有1例患者因矫正丢失在取出内固定3年后重新植入内固定。末次随访时取出内固定的患者出现了明显的冠状面矫正丢失。结论脊柱畸形矫形术后深部感染的发生率为0.68%,早发性感染发生率较低,迟发性感染较高;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与综合征性脊柱侧凸患者有着较高的感染风险。如果感染在反复清创后无法根除,推荐在术后2年骨融合后取出内固定,但仍存在矫正丢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从1986年4月至1991年3月我们在使用鲁克氏棒治疗脊柱骨折的基础上,将鲁克氏棒改制为脊柱固定环治疗不稳定性脊柱骨折32例,内固定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16~67岁,平均30.8岁。骨折椎体位于T_4~L_3,伴完全性瘫痪者16例,伴不全性瘫痪者7例,伤后至手术时间7~61d,伴瘫痪的23例均作脊髓探查减压术,全部病例均在脊柱固定环安置后作关节突间与横突间植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以来,我院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57例,其中45例获随访,平均16个月(6~22个月)。结果本组除4例单侧螺钉松动外,无严重并发症,X线片随访,脊柱成角及压缩畸形均获较好矫正。结论作者认为对于腰椎段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较传统哈氏棒具有三维矫形,固定牢固,固定节段少,损伤小,易于取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脊柱侧凸手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脊柱侧凸的手术方法随着各种新器械的诞生而得以迅猛发展。本文旨在综述脊柱侧凸手术技术的进展,讨论各种器械的优缺点,并概述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脊柱侧凸手术器械的进展 60年代开始应用和推广的Harrington器械[1]已成为脊柱侧凸手术中最常见的矫形和内固定方法,它同时又成了评价其他器械的标准。哈氏系统经过25年临床检验,证明是有效的。 矢状面的总体平衡(即生理弧度)极为重要[2,3];腰椎前凸对外观与预防疼痛,对步行时能量消耗的减低都很重要。圆头哈氏棒在矫正侧凸时无法保留胸谁的生理后凸和腰椎的生理前凸,出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哈氏棒手术中应用椎板三角形截骨方法,提高哈氏棒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减小手术难度和使内固定系统的安置更易进行,使棒钩的弯曲与椎板的接触面贴合合理、紧密。方法:总结哈氏棒手术的经验,设计椎板三角形截骨。结果:本组80例采用椎板三角形截骨,减少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内固定系统的效用,有避免术后断棒、脱钩和减小脊柱旋转的作用。结论:椎板三角形截骨是增强内固定系统与脊柱相融性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良好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男,59岁,2年前摔倒致左髌骨骨折,在我院行左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术后恢复良好,膝关节功能康复正常,决定不取出内固定物,出院后未按医嘱定期复查。3个月前自觉膝关节活动不适,再次就诊于我院。X线检查显示左髌骨骨折术后骨折愈合,钢丝断裂,克氏针、钢丝进入膝关节腔,见图1。入院后行内固定物取出术。充分显露钢丝张力带,取出膝关节表面张力带钢丝后屈曲膝关节切开髌  相似文献   

19.
脊柱侧凸矫正术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为一严重并发症,观察不及时和处理不当,将造成急性胃扩张,不全性肠梗阻或肠梗阻而危及病人的生命。我院1991年4月至1993年4月开展脊柱侧凸矫正术23例,2例术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经过早期的严密观察,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现将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病例介绍例1 女,17岁,1992年10月24日在局麻加强化下行脊柱侧凸矫正(腰段明显)、植骨哈氏棒椎板下钢丝内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6小时开始进流质饮食。术后第3天自诉恶心,但未呕吐,查体发现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我科自1990年1月至1996年1月为46例脊柱侧凸内固定术后882扣钢丝取出的体会,应用我们设计的取出程序取钢丝,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30例,女16例,年龄10至26岁。先天性脊柱侧凸症5例,特发性脊柱侧凸28例,麻痹性脊柱侧凸12例,神经纤维瘤病1例。应用双记忆合金棒20例,双鲁氏棒2例。术前Cobb角45度至115度,平均78度,术后Cobb角10度至75度,平均30度;取钢丝距手术后的时间1.5至10年,2年以内者5例,3至4年者21例,大于5年者20例。 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