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伟  任霖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1):1002-1003
目的探讨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对2型糖尿病人血脂异常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血压正常、血糖控制稳定的伴高脂血症的2型糖尿病人35例,给予微粒化非诺贝特200mg,每晚睡前服用1次,共3个月。于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BM I)等指标。结果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前后病人的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CRP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有确切调脂及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杰  刘遂心  沈玄霖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2):117-119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患者胰岛素抵抗(IR)和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及非诺贝特对其影响。方法入选30例MS患者,给予非诺贝特治疗12周,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比色法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清胰岛素和FFA水平及空腹血糖、血脂,计算IR指数。另选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MS患者HOMA—IRI和FFA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分别〈0.01和〈0.05)。经非诺贝特干预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P〈0.01),甘油三酯、IR指数、FFA均明显下降(P分别〈0.01,〈0.01及〈0.05)。结论非诺贝特能够明显降低MS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改善IR,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FFA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格华止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商品名:格华止)对2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格华止治疗,每次0.5g,一日2次;安慰剂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安慰剂,疗程为24周,结果:(1)第4周时,格华止对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明显疗效;(2)24周后,格华止使患者体重,血清胰岛素水平下降,红细胞胰岛素受体,膜流动性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增加,结论:格华止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的关系,以及非诺贝特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检测60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血糖、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肌酐、尿素氮及GPT,并计算胰岛素敏性指数。冠心病组服非诺贝特6周后复查上述指标。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冠心病组空腹血浆胰岛素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降低(P〈0.01)。服非诺贝特6周后,空腹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粒化非诺贝特对原发性高血压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和血压影响。方法:随机将78例原发性高血压并高甘油三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波依定应用基础上加用微粒化非诺贝特,对照组仅给予波依定降压治疗,治疗期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超声、血压、血脂、肾功、肝功变化。结果:治疗组12个月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变薄,IMT/内径(D)比率与治疗前相比降低(P〈0.05),同时患者舒张压水平进一步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呈显著性差异。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并高甘油三脂患者在降压治疗同时加用非诺贝特可逆转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增长,并且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可能对患者舒张压有额外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老年人血脂的疗效。方法:用微粒化非诺贝特200mg,每晚一次,共用8周。结果 :治疗4周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分别降至20.5%和60.4%(P〈0.01)。治疗8周后高密度脂蛋白(HDL-C)上升33.3%(P〈0.05)。结论:微粒化非诺贝特是老年高脂血症的有效降脂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甘油三酯血症者进行降甘油三酯治疗对其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7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甘油三酯血症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36例)。在进行低盐低脂饮食及抗高血压治疗的同时,观察治疗组用微粒化力平脂(0.2g/d)前及12周后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及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降脂治疗后甘油三酯下降42%,胆固醇下降1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2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了23%,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血脂水平及ISI无明显改变。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甘油三酯血症者用微粒化力平脂治疗不仅可降脂,而且可显著改善其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联合吡格列酮在初诊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S)治疗中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按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关于MS防治建议诊断标准,选择含高血脂、高血糖组分的初诊患者42例,应用非诺贝特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半年,随访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腰围、体重指数。结果血脂、血糖恢复正常患者情况:治疗半年后占90%(38/42),停药半年后占83%(35/42),停药1年后占76%(32/42),漏服药率〈2%。结论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MS的根本危险因素,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是MS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非诺贝特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初诊青少年MS依从性好,近期及远期疗效好,值得推荐为初诊的初始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和非诺贝特对2型糖尿病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体脂成分、血压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根据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匹配,将门诊初诊的患者156例分三组,单纯高血糖患者组,用罗格列酮治疗;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组,用非诺贝特治疗;高血糖加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组,联合应用非诺贝特和罗格列酮治疗;干预时间为三个月。干预前后测定各组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血压、脂肪含量水平。正常对照:查体中心健康查体者,根据年龄、性别、空腹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脂肪含量和体重指数进行筛选,取52人作正常对照。作各组间干预后比较和各组治疗前后比较。结果非诺贝特组干预后,体重、体重指数、脂肪含量、脂肪体积均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TG水平降低;罗格列酮组干预后,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收缩压降低,TG、体重、BMI、脂肪含量百分比、脂肪体积没有明显差异;非诺贝特加罗格列酮组干预后,血糖、TG、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将低,体重、BMI、脂肪含量百分比、脂肪体积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非诺贝特和罗格列酮都可以增强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非诺贝特可以降低脂肪含量,罗格列酮可以降低血压,联合应用其对胰岛素敏感性、血压和体脂的影响没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微粒化非诺贝特和洛伐他汀对低HDL-ch和高LDL-ch的疗效,将80例低HDL伴高LDL的老年唤者随机分为非诺贝特组和洛代他汀组,每组各40例,分别予服用微粒化非诺贝特和洛代他汀,疗程为12周。结果发现非诺贝特组于治疗后8周即可有显著的升高HDL-ch,且疗效随疗程的增加而增加,而洛伐他汀组仅有轻度升高HDL-ch作用,尚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二组疗效相比,具有显著性意义(P=0.0271)。非洛贝特组和洛伐他汀组于治疗后4周都可以显著降低LDL(P<0.05),且疗效都随着疗程的增加而增加,二组疗效相比,尚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785)。因此,微粒化非诺贝特可升高老年患者的HDL-ch,降低LDL-ch水平,而洛伐他们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LDL-ch水平,对于同时伴有低HDL-ch和高LDL-ch老年患者,应首先考虑选择非诺贝特进行降脂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在高甘油三酯血症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简单随机化方法分对照组44例和非诺贝特组46例,对照组予以调脂常规方法治疗,非诺贝特组则予以常规药物联合非诺贝特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甘油三酯降低至正常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甘油三酯监测水平、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非诺贝特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非诺贝特组甘油三酯降低至正常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甘油三酯监测水平、生活质量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非诺贝特组甘油三酯监测水平、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非诺贝特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非诺贝特方案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甘油三酯监测水平、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晓苗  李源  李锋  谢永宏 《医学争鸣》2007,28(15):1425-1427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和非诺贝特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外周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单纯性肥胖症伴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而糖耐量正常的患者分成二甲双胍和非诺贝特治疗组及二甲双胍治疗组,治疗24 wk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BMI)及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二甲双胍和非诺贝特对伴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具有明显的降压、降脂作用,患者的BMI、 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餐后胰岛素改变明显(P<0.05);而二甲双胍治疗组虽然血压、三酰甘油和BMI也有明显下降(P<0.05),但空腹胰岛素和餐后胰岛素的改变不及二甲双胍和非诺贝特治疗组明显(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非诺贝特可增加伴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恢复β细胞功能;二甲双胍和非诺贝特联合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微粒化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尿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高甘油三酯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脂及尿酸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共入选116例高甘油三酯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每日顿服微粒化非诺贝特胶囊200 mg,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主要血脂参数、血尿酸(UA)、24小时尿尿酸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4周:(1)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下降最为显著,与基线相比较下降5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19%,此外,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分别为10%和12%)。(2)患者血尿酸水平由(462.8±73.5) μmol/L降至(320.1±83.0) μmol/L,下降幅度为28.3%,其中男性患者血尿酸水平下降29.8%,女性患者下降2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并且血尿酸水平降低与基线值无关。(3)患者尿尿酸排出明显增多,由(2 874.2±503.4) μmol/L增加至(3 604.2±769.7) μmol/L,升高36.0%,其中男性患者尿尿酸水平升高41.1%,女性患者升高33.4%(P值均小于0.01),而且非诺贝特治疗后所有患者尿酸清除分数均明显升高,提示非诺贝特治疗促进了尿酸的排泄。结论:微粒化非诺贝特能同时有效改善高甘油三酯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脂及尿酸代谢异常,明显促进尿尿酸排泄,且该作用不受基线水平的影响,与性别无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伴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96例高脂血症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口服,Qd;另一组给予非诺贝特100mg,口服,Tid。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能降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辛伐他汀组与非诺贝特组治疗后比较其降低TC、LDL—C以及升高HDL—C更显著(P〈0.01),而非诺贝特降低TG水平较辛伐他汀更显著(P〈0.01),辛伐他汀治疗前后比较及与非诺贝特治疗后比较显示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二者FBG、ALT、Cr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均是有效的降脂药物,辛伐他汀在治疗高脂血症伴胰岛素抵抗患者中具有更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张长春  周爱新 《浙江实用医学》2007,12(2):103-103,117
目的评价非诺贝特治疗肥胖患者糖耐量异常的疗效。方法对初诊为肥胖伴糖耐量异常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经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治疗组38例在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基础上给予非诺贝特0.2g/d,均疗程2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BMI、FPG、2hPG、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胰岛素水平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甘油三酯,总胆固醇,BMI均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各个指标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非诺贝特可用于肥胖伴糖耐量异常的干预治疗,疗效优于单独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且安全性能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降之(辛伐他汀)、力平脂(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对96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舒降之5-30mg,每晚1次口服,连用3个月,对混合性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在常规应用舒降之1月后,如甘油三酯(TG)仍≥2.5mmol/L,加服力平脂200mg,每晚1次,与舒降之一同于3月末停药。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了解治疗前和用药后的血脂变化。结果用药后胆固醇(TC)、TG降低,高密度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对果糖诱导的代谢综合征大鼠心脏重构的影响.方法 用高果糖饮食饲养SD大鼠构建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成模后大鼠继续用高果糖饮食喂养,并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非诺贝特组,吡格列酮组,非诺贝特加吡格列酮组,分别加用相应药物干预4周.比较干预后组间大鼠心脏肥厚指数及心肌结构上的差异.结果 高果糖饮食可成功诱导具有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等特征的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该大鼠模型心肌肥厚指数较对照组大鼠增加[(3.93±0.26)vs(3.12±0.24)mg/g,P<0.01)],心肌细胞肥大,结构紊乱.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较,非诺贝特组、吡格列酮组及非诺贝特加吡格列酮组大鼠心肌肥厚指数均降低[(3.61±0.28)vs(3.93±0.26)mg/g,P<0.05; (3.53±0.21)vs(3.93±0.26)mg/g,P<0.01;(3.30±0.18)vs(3.93±0.26)mg/g,P<0.01],心肌结构有所改善;与非诺贝特组大鼠比较,非诺贝特加吡格列酮组大鼠心肌肥厚指数进一步降低[(3.30±0.18)vs(3.61±0.28)mg/g,P<0.01],心肌结构明显改善.结论 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干预均可抑制代谢综合征大鼠心肌的病理性重构,合用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和微粒化非诺贝特对老年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方法:49例混合型高血脂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7例服用普伐他汀,22例服用微粒化非诺贝特。于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查血脂及脂蛋白。结果:普伐他汀组HDL-C升高14.3%(P>0.05),LDL-C下降28.9%(P<0.01);微粒化非诺贝特组HDL-C升高33.3%(P<0.01),LDL-C下降7.3%(P>0.05),但两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普伐他汀降低LDL-C强于微粒化非诺贝特,而升高HDL-C微粒化非诺贝特优于普伐他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高甘油三脂血症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65倒2型糖尿病伴高甘油三酯(TG)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同时给予糖尿病饮食+运动和口服降糖药,治疗组同时给予微粒化力平之0.2QD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测定血腊、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IAI明显降低且与TG、LDL-C、Lp(a)呈明显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治疗组血TG下降28%,LDL-C下降25%,Lp(a)下降45%,HDL-C升高24%,胰岛敏感指数IAI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IAI无显著变化。结论:脂代谢异常与IR有明显的关系,2型糖尿病调脂治疗可明显改善IR。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调脂作用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76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给予微粒化非诺贝特200mg,1次/d,疗程8周。结果:治疗8周后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或P〈0.05),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P〈0.05)。结论:微粒化非诺贝特能有效降低高血脂,对降低纤维蛋白原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