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电磁辐射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采用实验资料的不同,或是研究结果统计学方法的不同,电磁辐射对T淋巴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FN-γ、IL-2、IL-4和IL-10等是否有影响的研究结果也不一致。线性统计学方法表明电磁辐射对T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既有阳性结果又有阴性结果,而采用非线性统计学方法则表明电磁辐射对T淋巴细胞及Thl特征性细胞因子IFN-γ和IL-2产生了不利影响,提示电磁辐射可能对机体细胞免疫有影响而对体液免疫无明显作用.此结果对电磁辐射作用机制和辐射防护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雷帕霉素(Rapa)对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用不同浓度的Rapa与T淋巴细胞作用。采用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FCM检测T淋巴细胞CD152+和CD28+的表达,RT-PCR测定IFN-γ和IL-1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Rapa可明显抑制健康人的T淋巴细胞增殖(P〈0.05),对健康人的CD3+CD152+细胞以及CD3+CD28+细胞无显著影响,Rapa可抑制健康人T淋巴细胞IFN-γ和IL-10 mRNA表达(P〈0.05),并且随着Rapa浓度增加其免疫抑制作用也增强。结论 Rapa对健康人T淋巴细胞有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和相关的细胞因子的mRNA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在早期识别嗜血细胞综合征(HP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确诊嗜血细胞综合征为HPS组(30例),对照组为同期因发热住院非HPS患儿30例,健康组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比较3组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2(IL-2)水平。结果3组IFN-γ与IL-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97、291.49,P<0.01)。HPS不同病程IFN-γ与IL-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91、4.14,P<0.05);3组CD4^+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0.36、10.23,P<0.01);HPS不同病程CD4^+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38、7.03,P<0.01);HPS与IFN-γ和IL-2水平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73、-0.66,P<0.01),而与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亦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74、-0.57,P<0.01)。结论外周血IFN-γ和IL-2水平联合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嗜血细胞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h1、Th2、Th17及Treg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IL-2、IL-4、IL-6、IL-10、IL-17和IFN-γ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EV1、FEV1/FVC和FEV1预计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幅度更大(P 0.05)。2组患者的Th1、Th17比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h2、Treg比例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治疗组各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善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IL-2、IL-17和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下降,IL-4、IL-6和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各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能够有效纠正哮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调节细胞因子释放,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 h亚群相关细胞因子与牙周炎感染机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 -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根据牙周炎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慢性牙周炎组及重度慢性牙周炎组,每组40例;另选择40例牙周健康者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检测法检测各组外周血中 T h1、T h2、T h17细胞比例,对各组牙龈组织进行HE染色及IL-17、IFN-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根据McCarty的H-score评分法对IL-17、IFN-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牙周炎组外周血中T h1、T h2、T h17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中度慢性牙周炎组外周血中T h1、T h17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重度慢性牙周炎组患者,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黏膜固有层存在淋巴细胞浸润情况,随着炎症程度的加重,淋巴细胞数量有逐渐增加趋势;IL-17、IFN-γ阳性染色在慢性牙周炎组患者的牙龈组织中,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着色也明显较对照组深;牙周炎组牙周组织IL-17、IFN-γ细胞的 H-scorc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牙周炎患者体内存在 T h细胞数量升高的现象,推测各个亚群可能参与了慢性牙周炎局部的炎症反应,IL-17、IFN-γ可能是牙周炎发生的重要促炎症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2组儿童免疫球蛋白IgG、IgA、IgM;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的CD3~+、CD4~+及CD4~+/CD8~+指标值、免疫球蛋白IgA及IgM水平、血清IFN-γ、IL-4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儿童CD8~+指标、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多种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因子明显异常,导致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检测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状况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1(T help cell 1,Th1)细胞因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及其交互作用与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法,选择来自广西地区720例新发肝癌患者和784例非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TaqMan探针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全部研究对象Th1细胞因子基因4个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应用Logistic 回归模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肝癌患病风险的关系,并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NP交互作用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结果 Th1细胞因子白介素-2(interleukin 2,IL-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 beta,IL-1β)基因4个位点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单个SNP位点与肝癌的患病风险无统计学关联,而携带4个Th1细胞因子危险基因型个体是携带0~1个危险基因型个体罹患肝癌风险的1.65倍.IL-2基因-330位点和IFN-γ基因-1615位点存在SNP-SNP交互作用,可增加肝癌的患病风险(OR=1.08,95% CI:1.02~1.14).结论 单个Th1细胞因子基因SNP位点可能与广西地区人群肝癌患病风险无关联,而Th1细胞因子基因的联合作用及SNP-SNP的交互作用可增加肝癌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多能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肺部感染/肿瘤患者及同期来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辅助性T细胞1(Th1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2(IL-2)的分泌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 ESAT-6刺激单个核细胞后,每106个细胞的SFU为84.4±18.1;而CFP-10刺激为54.2±10.8。50例活动性结核病样本中,36例(72.0%)对ESAT-6和CFP-10有反应,14例(28.0%)仅对1种肽有反应。CD4+Th1细胞和CD8+CTL分泌的TNF-α、IFN-γ和IL-2三种细胞因子特征类似。活动性结核病组CD4+Th1细胞分泌TNF-α低于肺部感染/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IFN-γ、TNF-α+IL-2、TNF-α+IFN-γ+IL-2均高于肺部感染/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活动性结核病组CD8+CTL分泌的TNF-α低于肺部感染/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IFN-γ、IL-2、TNF-α+IL-2、TNF-α+IFN-γ+IL-2均高于肺部感染/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多能T淋巴细胞(CD4+Th1和CD8+CTL)分泌的IFN-γ+TNF-α+IL-2对于鉴别活动性结核病、肺部感染/肿瘤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脾气虚证(脾虚证)模型动物Th1、Th2细胞因子变化以及四君子汤对其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脾虚模型大鼠以及运用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治疗后T淋巴细胞上清IFN-γ、IL-4 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脾虚模型大鼠IFN-γ明显降低(P<0.05),IL-4明显升高(P<0.05).用四君子汤治疗后,IFN-γ上升,IL-4则下降,与正常组相比较,两者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而经柴胡疏肝散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较,IFN-γ、IL-4 的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脾虚证模型大鼠Th1/Th2细胞因子处于失衡状态,Th细胞向Th2向偏移;四君子汤可以上调IFN-γ以及下调IL-4的表达,纠正脾虚证模型大鼠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改变.方法 设立发生ALI组23例和未发生ALI为对照组53例;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4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发生ALI组血清IFN-γ浓度及IFN-γ/IL-4比值均明显低下,而IL-4浓度则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后ALI患者存在Th2类细胞因子优势状态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M)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7(IL-37)、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0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OEM患者102例为OEM组,同期因输卵管阻塞行腹腔镜检查术且盆腔结果正常的患者68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与腹腔液中Th1/Th2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IL-2、IL-4、IL-6、IL-37、HE4水平。结果:OEM组血清IFN-γ、IFN-γ/IL-4低于对照组,IL-4、IL-6、IL-37、HE4高于对照组,腹腔液IFN-γ、IL-2、IFN-γ/IL-4低于对照组,IL-4、IL-6、IL-37、HE4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分期高的OEM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IFN-γ、IL-2、IFN-γ/IL-4均低于分期早期患者,IL-4、IL-6、IL-37、HE4水平均高于早期患者(均P0.05)。结论:OEM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Th1细胞因子低表达而Th2细胞因子、IL-37、HE4高表达,且随OEM疾病分期升高变化增大;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及IL-37、HE4过表达可能参与了OEM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中视黄酸受体(RAR)特异性激动剂四氢-四甲基萘丙烯苯甲酸(TTNPB)对脐血T淋巴细胞IFN-γ和IL-4产生的影响,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为脐血运用于今后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体系,从足月正常分娩新生儿脐血中分离T淋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TTNPB(10-4 mol/L,100 mol/L,10-6 mol/L,10-7 mol/L,10-8 mol/L和空白对照组)体外培养,提取上清液,用EUSA法测定IFN-γ、IL-4的OD值,用单因素方差检验分析各剂量对IFN-γ、IL-4产生的影响.[结果]TTNPB在10-4 mol/L,IFN-γ的浓度为(12.11±5.57)pg/ml(P<0.05),IL-4的浓度为(2.937 1±0.076 6)pg/ml(P<0.05).[结论]TTNPB在10-4 mol/L下对IFN-γ有明显抑制作用,对IL-4有明显促进作用,这种调节可能是通过RAR选径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h明显促进细胞增殖.10、50 μmol/L DEHP作用激活的淋巴细胞72 h显著增加了细胞上清液中LDH活力.50 μmol/L DEHP作用淋巴细胞72 h能明显降低IL-2蛋白含量;1、10、50 μmol/L DEHP 72 h则显著降低IFN-γ及IL-4含量.而DEHP对IL-6蛋白影响不显著.10、50 μmol/L DEHP 96 h均明显降低了Th1/Th2比值.结论 不同激活条件下,DEHP对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不同,并能影响Th1/Th2平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D11b、CD18、白细胞介素8(IL-8)及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寻常型、脓庖型、关节病型和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55例为病例组,同时选择40例健康正常者做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对CD11b、CD18进行检测;用全自动酶标仪对IL-8、IFN-γ进行检测。结果银屑病患者的CD11b、CD18、IL-8及IFN-γ表达上调(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11b、CD18、IL-8及IFN-γ的过度表达,可能提示在银屑病患者免疫病理机制中的T淋巴细胞活化模式,对银屑病患者的免疫机制和指导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成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细胞免疫应答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人体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细胞免疫的动态变化,了解疫苗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与体液免疫应答的关联。方法8例成人按0、1、2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于首针免疫后3、8、21、34和65 d采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PBMC进行细胞分选,获得纯度95%以上的CIM~ 和CD8~ T淋巴细胞,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测定PBMC、CD4~ 和CD8~ T淋巴细胞体外刺激后所产生的细胞因子IFN-γ、IL-2和IL-4的斑点数(SFC),并收集乙肝疫苗免疫前(0 d)和免疫后3、8、21、30、34、60、65和150 d血样,测定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同时设立阴、阳性对照各2例。结果人接种乙肝疫苗后,CD4~ 、CD8~ T淋巴细胞产生不同细胞因子趋势和强度不同: IFN-γ(由CD8~ 、CIM~ T淋巴细胞产生)出现较早,且较为稳定,而CD4~ T淋巴细胞产生的IL-2和IL-4出现较晚,但其升高与第2、3针乙肝疫苗免疫有关;免疫后IL-4阳转率与抗-HBs阳转率呈显著正相关,IL-2、IL-4的SFC与抗-HBs滴度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可早期检测出以IFN-γ为主的细胞免疫,IL-4和IL-2阳转与抗-HBs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王桂兰  付嘉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9):2554-2555
目的:IL-18是一个现在公认的一个有力的诱导IFN-γ生成的细胞因子,但在不同条件下,它对哮喘的调节作用不同,该文旨在探讨IL-18对体外培养支气管哮喘患者的PBMC双向调节作用。方法:分别用IL-18、IL-12+IL-18、IL-18+IL-2以不同时间、不同剂量诱导PBMC细胞,用酶联免疫(E lisa)方法检测刺激后的细胞上清液中IFN-γ与IL-13的水平。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IL-18在不同的细胞因子协同作用对PBMC刺激产生的作用不同,在IL-12存在的情况下它主要诱导IFN-γ的生成,在IL-2存在的情况下它可以诱导IL-13的生成。结论:IL-18在不同的细胞因子环境对PBMC细胞产生的作用不同,证明了IL-18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PBMC有着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小鼠体重、脏器指数以及IFN-γ/IL-4比值等,检测葛根素对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免疫抑制模型小鼠体重、脏器指数以及IFN-γ/IL-4比值都显著下降。葛根素Ⅰ、Ⅱ、Ⅲ组小鼠体重、脏器指数以及IFN-γ/IL-4比值都显著升高。结论:葛根素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和促进脾脏T淋巴细胞增值,纠正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比例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IL-2、TNF-α、sEas、IFN-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 [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 选取同期的32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后将两组人员的血清IL-2、TNF-α、sFas、IFN-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 [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L-2、TNF-α、IFN-γ及CD3+高于对照组,sFas、CD3+、CD4+及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或P<0.01,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且急性患者的变化幅度较慢性患者更大.[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IL-2、TNF-α、sFas、IFN-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且与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及术后发生感染时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以指导术后临床药物的使用。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妇科宫颈癌ⅠA~ⅡA期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50例,其中33例术后无感染患者为手术Ⅰ组,17例合并术后感染患者为手术Ⅱ组;另选取20名健康女性为对照Ⅰ组及20例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对照Ⅱ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IFN-γ+CD4+、IL-2+CD4+和TNF-α+CD4+等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手术Ⅰ、Ⅱ组的宫颈癌患者IFN-γ+CD4+、IL-2+CD4+和TNF-α+CD4+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IFN-γ、IL-2和TNF-α水平在术前显著低于对照Ⅰ、Ⅱ组(P<0.05);手术Ⅰ、Ⅱ组的以上各项免疫指标在术后显著升高(P<0.05),且术后合并感染的手术Ⅱ组明显高于未合并感染的手术Ⅰ组(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功能受抑制;术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恢复趋势,而感染进一步增强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Th1/Th2和Tc1/Tc2漂移对肾癌的影响。方法:对参与研究人员的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进行检测,检测其分泌的IFN-γ、TNF-α、IL-2、IL-4、IL-6、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无任何临床症状的肾癌患者,其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局限型、局部进展型以及转移型患者细胞因子分泌的Th1、Tc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IL-2较对照组出现明显降低(P0.05);但Th2、Tc2类细胞因子IL-4以及IL-6较对照组出现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肾癌患者体内外周血Th1/Th2和Tc1/Tc2细胞因子发生偏移时,会对晚期肾肿瘤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