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辨证论治加调护治疗脂肪肝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安  王小军 《吉林中医药》2008,28(6):421-422
脂肪肝又称肝内脂肪变性,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脂肪含量超过肝重量的5%(最高可达40%~50%),或在组织学上超过肝实质30%.目前西医对脂肪肝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辨证论治却能起到满意效果.笔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加调护治疗脂肪肝5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 ̄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含量可达40% ̄50%。脂肪肝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引起脂肪肝的原因主要有长期饮酒,摄入高脂饮食或长期大量吃糖、淀粉等糖分,肥胖,缺乏运动,本身患有糖尿病、肝炎,某些药物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损害。1.肥胖、营养过剩性脂肪肝由于长期摄取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饮食,加之运动不足,剩余的热量便会转化为脂肪储存,从而引起肝内脂肪来源过多,如果不能及时降解,将形成脂肪肝。据资料统计:肥胖者肝脏活检中,50…  相似文献   

3.
人们正常肝脏的脂肪为肝湿重的5%,各种因素造成肝内脂肪存积,其脂肪含量可高达40%~50%,患了脂肪肝,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腹泻,肝区不适或隐痛,严重时会发生黄疸、腹水、肝功能衰竭、肝脾肿大或脑病。  相似文献   

4.
脂肪肝是指由多种因素或疾病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病理表现为肝组织内脂肪含量超过肝湿质量的5%或组织学上单位面积中有1/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1].临床常见的脂肪肝类型有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化学损伤性脂肪肝和糖尿病性脂肪肝等多种[2].  相似文献   

5.
自拟降脂汤治疗脂肪肝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玉珍 《光明中医》2007,22(9):85-85
脂肪肝是肝脏本身或肝外原因引起的过量脂肪在肝内持久积聚所致的代谢性肝病.严重者可出现低钾和低钠血症,腹水和下肢浮肿.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患脂肪肝的越来越多.而西药治疗脂肪肝又有很多不良反应.笔者在2000-2005治疗脂肪肝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肝脂汤治疗39例非酒精性脂肪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是指人体肝脏内的脂类蓄积超过自身肝脏湿重的5%以上,或组织学上肝实质脂肪化超过5%以上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一般人群的发病率为10%~24%.轻度脂肪肝常无临床表现,中度以上脂肪肝常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甚至右上腹剧烈疼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增高等临床表现.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是其形成的主要机制.目前尚无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特效药,我院脂肪肝中西医结合治疗小组认为,此类脂肪肝为本虚标实之证,肝血不足、痰湿阻络为其发病机理,我们以补肝化湿、通络除脂为法,应用肝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9例,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脂肪类(主要是甘油三酯)在肝内蓄积超过肝湿质量的10%或组织学上的5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1],现有资料证明,脂肪肝可引起脂肪肝肝炎和肝硬化[2],目前尚无疗效满意的药物。王国三为全国名老中医,  相似文献   

8.
脂肪肝是一种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的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以肝组织中蓄积大量脂肪(大多是甘油三酯),肝细胞发生显著脂肪变性为特点,可导致肝细胞坏死,进一步演变为肝纤维化、肝硬化,部分病人可并发糖耐量异常、高血压、冠心病等.在祖国医学中,脂肪肝属于"积聚"范围.近年来,笔得采用自拟益气化瘀汤治疗本病1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红玉  杨新玲 《养生月刊》2008,29(2):105-107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有合成、利用和转运脂肪的功能.当脂肪来源过多,合成增加而利用和释放减少时,即可导致脂肪肝.根据肝内脂质含量占肝湿重的比率可将脂肪肝分为轻度(含脂肪5%~10%)、中度(含脂肪11%~25%)、重度(含脂肪25%以上)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法治疗脂肪肝35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是由于肝脏本身或肝外原因所引起的过量脂肪在肝内持久积聚所致的代谢性肝病。正常肝内脂肪含量仅占肝湿重的3%~5%,在脂肪堆积时可高达肝重的40%~50%。国外学者做肝活检标本证明其发病率占26.5%。近年来,我国的脂肪肝患者也有逐渐增多趋势。我科在调整患者饮食结构的同时,应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法治疗脂肪肝35例,收效颇佳,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5例,年龄32~56岁,平均46.7岁;男32例,女3例;其中28例超重,24例有常年饮酒史;合并高血脂症18例,HBsAg阳性2例,肝功受损5例。以上病例均经B超及实验室血浆蛋白含量、肝功和血脂检测确…  相似文献   

11.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至今尚无完全有效的药物治疗,基础治疗主要是控制饮食和减轻体重。  相似文献   

12.
常智 《天津中医药》2001,18(5):19-19
正常肝脏含脂肪约5%,因各种原因导致肝内脂肪含量增多,称为脂肪肝.脂肪充盈于肝细胞内可减弱其功能,易受亲肝性毒物所损害,甚至发展为肝硬化.近年来,临床上脂肪肝病例比较多见,笔者自拟舒肝降脂散治疗脂肪肝48例,疗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脂肪肝是指由多种因素或疾病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病理表现为肝组织内脂肪含量超过肝湿质量的5%或组织学上单位面积中有1/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临床常见的脂肪肝类型有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化学损伤性脂肪肝和糖尿病性脂肪肝等多种。  相似文献   

14.
正常人肝脏的脂肪只占肝重的5%,内含磷脂、甘油三脂、脂酸等。如果肝内脂肪含量超过了15%或在组织学上超过50%时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都可以诊断为脂肪肝。堆积在肝内的脂肪主要含甘油酯和脂酸。由于肝内甘油三酯合成过多,或脂蛋白分泌过少,导致肝内脂肪堆积所致。  相似文献   

15.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发生障碍,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从而造成脂肪在肝组织细胞内蓄积的一种病理状态.此病以右胁疼痛、不适、倦怠乏力等为主要临床特征[1].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病,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为5%[2].血脂升高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3]据曹海根报道[4],脂肪占正常肝脏湿重的5%,而脂肪肝占40%~45%.临床上脂肪肝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一种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与遗传-环境-代谢相关联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肝脏病变[5],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性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其中NASH 患者10~15 年内肝硬化发生率高达15%~25%[6].  相似文献   

16.
脂肪肝中医治疗概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病变,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脂质代谢异常、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免疫反应、缺氧及肝循环障碍、环境及遗传因素等等。近年来,由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脂肪肝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另外,肝炎病毒或其他病原体感染、肥胖症、糖尿病、食物及药物中毒、妊娠等都可导致脂肪肝的发生。脂肪肝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病变,但资料表明,部分脂肪肝患者可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可以认为脂肪肝是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前期病变[1、2]。近年来,中医治疗脂肪肝取得了较好…  相似文献   

17.
肝脂平治疗脂肪肝156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殷鑫  侯宝峰  刘小燕 《陕西中医》2005,26(9):877-878
目的:观察祛痰利湿、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采用肝脂平(柴胡、珍珠粉、丹参、泽泻、生山楂、决明子、白茅根等)治疗脂肪肝156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4.9%。并可降低血脂,改善脂肪肝时的主要症状。提示:本方法具有疏肝健脾,祛痰利湿、活血化瘀的作用,达到共同祛除肝脂内蓄积的脂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脂肪肝是由于多种疾病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摄入脂肪过量、脂肪组织释放游离脂肪酸过多、肝细胞内游离脂肪酸清除减少,均可导致脂肪肝,最主要的是肝细胞氧化功能减低.笔者临床应用自拟调脂保肝汤治疗脂肪肝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荣港 《吉林中医药》2003,23(10):52-54
脂肪肝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肝脏脂肪代谢障碍 ,致使脂类物质的动态调节平衡失调 ,脂肪在肝组织细胞内贮积所致。自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种病因引起的脂肪肝肝纤维化发生率高达 2 5 % ,约有 1 5 %~ 8 0 %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1] 。故早期治疗脂肪肝非常重要。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研究报道颇多 ,并取得显著进展。现将其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许钰波[2 ] 认为脂肪肝可归属中医学的“痰证”。其病因多为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或嗜酒成性、情志失调…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内脂质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学状态,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重的5%或组织学上1/3以上的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1].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脂肪肝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现代医学对脂肪肝发病机理了解尚未明了,治疗上除了饮食和运动疗法以外,药物以降低血脂、保护肝功能、抗氧化为主,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中医药以其整体思维和辨证论治在治疗脂肪肝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