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例报告:患儿.女.5岁。四双眼先天视力障碍于1996-07-22入院。查体:体温、脉搏.呼吸正常。头颅呈方颅状.毛发稀少.面部正面观为不规则三角形.上尖下宽,口唇青紫色,鸡胸。心脏听诊于心尖区和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粗糙杂音,以胸骨左缘2、3肋间为著(V级)。眼部检查: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 患儿女,8岁。因运动性心悸气短5年于2003-05-20入院。查体:发育较差,无紫绀和杵状指,颈静脉轻度怒张。血压100/50 mmHg。心前区隆起,心界增大,心率110/min。节律整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有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心尖部有Ⅱ/Ⅳ级收缩期返流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分裂。两肺呼吸音粗糙,有干  相似文献   

3.
经导管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堵闭治疗 ,近年来在器械装置的设置上有了很大的改进。 1998年 5月我们应用新推出的Amplatzer蘑菇伞成功堵闭了 2例PDA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 1,男 ,17岁 ,体检发现心前区杂音 3个月 ,平时无任何自觉症状 ,能参加体育活动及各种劳动。体格检查 ,胸骨左缘 2~ 3肋间触及震颤 ,心浊音界明显向左下扩大 ,胸骨左缘 2~ 3肋间可及连续机器样杂音 ,向左上部放射 ,两肺呼吸音无异常 ,周围血管征阴性 ,全身未发现其它畸形。辅助检查 ,心电图 :左心室肥厚 ;超声心动图 :左心房 4 4mm ,…  相似文献   

4.
某女,18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7年而以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入院.该患平素易感冒,活动不受限,耐力稍差,无紫绀史,晕厥史及心衰史;查体:血压16/9kPa,心前区轻度隆起,胸骨左缘第Ⅰ、Ⅱ肋间可触及双期连续性震颤,并可(?)及双期连续性机械样杂音,周围血管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室高电压;心脏像所见:肺血增多,主动脉结正常,肺动脉段凸,左心缘圆隆,心胸比率0.49;心动超声检查:降主动脉与左肺动脉间可见一管状交通,7×8mm;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年龄100天,因反复发热肺部感染多次住院治疗。入院查体:体重4.5Kg,上肢血压11.3/5.6Kpa,下肢血压13.1/6.0 Kpa,哭闹未见口唇紫绀,胸骨左缘3、4肋间触及震颤,心率122次/分,节律整齐,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Ⅲ/6级吹风样杂音.P2亢进,无杵状指。心脏彩超:先天性心脏病,室间膈缺损,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6.
张鸿  曹辛  洪伟  高云鹏 《云南医药》2014,(6):740-740
病例患儿男性,年龄11月,体重9kg;三月前因呼吸道感染在当地医院就诊时发现心杂音,遂至我院就诊,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收治入院。查体:营养状况一般,面色、口周无青紫,心尖搏动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触及,胸骨右缘第3-4肋间可及3-4/6级收缩期杂音。入院后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心脏大部位于右侧胸腔,心房反位,心尖指向右侧,腹主动脉位于脊柱右前方,下腔静脉位于脊柱左前方,右位主动脉弓,  相似文献   

7.
病例 男性,18岁。因“胸闷、心悸5个月”入院。入院前曾于某医院就诊,行冠状动脉造影示:主动脉窦瘤破裂。入院后查体:血压95/60mmHg。一般情况可。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叩诊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心率82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4肋间均可闻及连续性杂音,余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彩超提示:冠状动脉畸形,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或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可能。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27岁,歼-7飞行员,总飞行时间450 h。于2009-12在笔者所在医院年度大体检,无不适。查体:胸廓扁平,心前区无隆起,无异常搏动,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 cm处,搏动直径约1.5 cm,未触及震颤,心界无扩大,心率53次/min,律齐,心音正常,未闻及额外心音,A2>P2,平卧位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前倾位活动后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杂音,且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2岁,因反复咳嗽,气喘半月余来院就诊。既往有3年风湿性心脏病史。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心界不大,心尖区闻及Ⅳ-Ⅴ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及Ⅲ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  相似文献   

10.
体、肺动静脉瘘为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因心前区杂音,常与某些心脏血管疾病相混淆。患者男性,27岁,1984年1月2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常感心慌、心悸。检查: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闻Ⅱ~Ⅲ级柔和的表浅性、连续性杂音,门诊拟为冠状动-静脉瘘收住院。心电图正常。X线俭查正常。右心导管结果来见异常。逆行性升主动脉造影可见胸骨后  相似文献   

11.
苏伟  高春恒 《江苏医药》2007,33(3):226-226,F0003
患者,男,17岁,体检胸骨旁二、三肋间闻及4/6全收缩期机器样杂音,患者无明显胸闷,气急,胸痛等不适,测上下肢体动脉血压无明显升高及差异.超声心动图示:大动脉短轴切面肺动脉主干近左肺动脉起始处与降主动脉之间见导管沟通,最窄处7mm;胸骨上窝切面见动脉导管上方,左锁骨下动脉下方主动脉局部扭曲皱折,其远端降主动脉稍扩张为26mm,CW估测该狭窄处压差约42mmHg,超声心动图提示:(1)动脉导管未闭,左向右分流;(2)假性主动脉缩窄不除外,建议进一步检查(见封三图1).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岁。查体:口唇无发绀,胸廓无畸形,心前区无隆起,心前区可扪及震颤,心界扩大,胸骨左缘闻及2~3级连续性杂音,肺部听诊正常,心律齐,肝脾不大。心电图示:电轴左偏,左室大。胸片示:心影明显增大,心尖向左下延伸。  相似文献   

13.
1病历摘要 患者男,69岁,藏族,干部,前头部及胸背部剧烈疼痛1天,伴呕吐、右侧肢体发麻就诊。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BP:150/90mmHg,心率不齐,于胸骨左缘二,三肋间可闻及连续性吹风样杂音,余未见异常体征。入院第二天超声心动图检查。  相似文献   

14.
彭超  王朝富  方颖 《贵州医药》2011,35(3):267-268
患儿男,10岁,因"发现心脏杂音9年"入院。平时剧烈活动时感心悸、胸闷、气促不适,无喘息、发绀。查体:血压104/71 mmHg(1 mmHg=0.133kPa),口唇无发绀,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5次/min,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Ⅳ/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82年以来,经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3例,报告如下,并对本病的病理、诊断和手术治疗问题略作讨论。病例报告例1:男,12岁,于1982年4月4日入院,自幼体弱,1岁时发现“心脏病”,易感冒、发热、咳嗽、鼻衄,活动后心跳、气短。8岁时剧烈运动中突然发生心前区疼痛。体检:发育营养中等,心前区稍隆起,胸骨左缘第二、三、四肋间可扪及双期震颤,闻及表浅响亮的连续性隆隆样杂音,传导广泛,心率  相似文献   

16.
生理性杂音,又叫无害性,或功能性杂音,它是指心血管系统无疾病存在或心脏内外无解剖及功能异常时所听到的杂音,健康小儿约半数有此杂音。临床上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完全无害性杂音,二是相对无害性杂音。本文就完全无害性杂音做一简略介绍: 1 临床常见完全无害性杂音 1.1 乐音样收缩期杂音常见于3~7岁。青春期后多自然消失,特点:①部位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心尖部或胸骨左缘与心尖之间。②占收缩期的前半部或  相似文献   

17.
鲁登巴氏综合征(Lutembachr′s Syndrome)是先天性复合畸形或先、后天混合畸形的一种罕见心脏病。我们在临床确诊的1例报告如下,重点分析超声心动图改变。病历摘要患者庄阿风,女,21岁,农民。活动后心慌气急史4年,近一年症状加重。体格检查:发育营养中等,无紫绀及杵状指(趾);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尖搏动左锁骨中线外2~3cm,心前区抬举搏动感,P_2分裂、亢进,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Ⅲ~Ⅳ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向心尖区及肩胛下传导,胸骨左缘4、5肋间可闻Ⅱ级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心尖区可闻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及Ⅰ级局限短促之舒张期杂音;肝肋下2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4克%,红细胞压积43%,血沉9mm/h,抗溶血性链球菌索“O”500单位以下。x线: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此例具有以下特点:(1)自幼心脏有杂音,活动后心慌胸闷,无发绀;(2)7月前突然头昏发晕后心慌胸闷加剧,活动后气喘,腹胀纳差,下肢浮肿;(3)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双期震颤和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以舒张期为主,舒张期杂音向胸骨右缘与剑突下传导,有周围血管体征;(4)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肝颈返流阳性,下肢呈可凹陷性浮肿;(5)X 线胸片提示左右心室增大,左心房正常,主动脉结与肺动脉段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39岁。因心悸、发热2个月,心前区疼痛4天,于1985年12月4日入院。3年前经检查发现患者有“先心病”。检查:T37。9℃,P90次,R24次,Bp100/50。贫血貌,唇无紫绀,颈静脉不怒张,心界轻度向左扩大,心率90次,律齐,胸骨左缘第Ⅱ~Ⅲ肋间闻及Ⅲ~Ⅳ级连续性机器声样杂音伴有震颤,  相似文献   

20.
假性膜部室间隔瘤Ventricular SeptalPseudoaneurysm,简称VSPA)系室间隔膜部呈囊状向右侧心腔突出,其形成与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密切相关。我们1991~1992年用Sigma 1 AC 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诊断、并经手术证实VSPA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例女,9岁,出生后即发现心脏杂音。体检心前区无震颤,胸骨左缘3~5肋间闻及柔和的Ⅲ级收缩期杂音(SM)。另1例男,42岁,无明显诱因胸闷、乏力。体检心前区无震颤,胸骨左缘3~5肋间闻及较粗糙的Ⅳ级SM。此2例外院超声心动图(UCG)均诊断为乏氏窦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