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但由于不典型的病例增多,尤其是老年非典型病例的增多,给诊断造成困难,极易误诊为其它疾病,我科1998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250例SAH患者,误诊20例,误诊率8%。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致死、致残率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直接关系到本病的愈后。但对于老年患者,有时临床表现不典型,头颅CT检查亦有其局限性,易发生误诊,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现就2001年3月-2006年3月我们收治的32例老年SAH患者误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2~2004年收治的138例SAH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其中老年人SAH52例,青壮年SAH86例。结果老年人SAH病因以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为主,临床表现不典型,脑膜刺激征轻,意识障碍常见且明显,并发症多、误诊率、病死率高。结论对以头痛、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老年病例应高度重视,及时行脑脊液、CT等检查,以减少误诊,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4.
唐宇涛 《医学文选》2001,20(4):494-494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我院自 1995年元月至 2 0 0 1年 3月 ,共诊治自发性 SAH病人 6 8例 ,其中 2 4例因首发症状不典型 ,体征不明显 ,就诊早期出现误诊 ,延误治疗 ,甚至造成死亡。现对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 ,男 11例 ,女 13例 ,男女之比约为 1∶ 1.18。年龄最大 81岁 ,最小 2 1岁 ,平均 6 0岁。活动时发病 19例 ,安静时发病 5例 ,急性起病 2 0例 ,缓慢起病 4例 ;病前有高血压病者 12例 ,高脂血症 8例 ,糖尿病 4例 ,颈椎病 3例 ,神经性头痛 2例 ,美尼尔氏病 1例 ,冠心病…  相似文献   

5.
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SAH误诊的原因。方法收集自1998~2008年SAH误诊病例。结果25例误诊疾病分别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等。结论SAH误诊原因复杂,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腰穿仍是SAH的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院收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SAH)病人119例,其中57例误诊,误诊率47.9%,为提高SAH诊断正确率,特报道、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诊断按Ruth Bonita标准.误诊标准为发病超过24小时、2次以上复诊未明确诊断者.  相似文献   

7.
50例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笃霖  宋秀銮 《上海医学》1993,16(5):284-284,252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发病占脑卒中的5%~10%左右。损伤性 SAH 由颅脑外伤引起,非损伤性 SAH 又称自发性 SAH。近十年来,老年人 SAH 的发病呈上升趋势,临床上常易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原因分析。方法:39例均行头颅CT检查,10例报告为SAH。头颅CT检查的时间分别为发病后24h5例,发病后2d14例,4d~7d17例,>7d3例。最后均经腰穿证实为SAH。结果:39例均住院治疗,经卧床休息,应用抗纤溶、降颅压和预防脑血管痉挛等药物,治愈36例,死亡3例。死因为误诊脑梗死,给予抗凝治疗,致再次出血。结论:大多数被误诊的SAH患者多因年龄较大、起病缓慢、病情较轻、临床症状不典型、脑膜刺激征出现较晚。故早期正确诊断非常重要。对临床高度怀疑SAH的患者,宜早行头颅CT及腰穿检查。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常由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易误诊.为了提高对老年人SAH的诊断率,现将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5例老年人SAH误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4例误诊原因进行分析。24例均无剧烈头痛,首诊误诊为高血压脑病9例,脑供血不足4例,脑出血3例,癫痫2例,急性视乳头炎1例,病毒性脑炎2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精神病1例,颈椎病1例,均经腰穿证实为SAH。治愈22例,死亡2例。建议认真询问病史,详细全面体格检查,对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者,应及早作头颅CT及腰穿检查,避免SAH误诊。  相似文献   

11.
蒙宗萍  姚梅英 《实用医技》2008,15(3):371-372
目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原因分析。方法:39例均行头颅CT检查,10例报告为SAH。头颅CT检查的时间分别为发病后24h5例,发病后2d14例,4d~7d17例,〉7d3例。最后均经腰穿证实为SAH。结果:39例均住院治疗,经卧床休息,应用抗纤溶、降颅压和预防脑血管痉挛等药物,治愈36例,死亡3例。死因为误诊脑梗死,给予抗凝治疗,致再次出血。结论:大多数被误诊的SAH患者多因年龄较大、起病缓慢、病情较轻、临床症状不典型、脑膜刺激征出现较晚。故早期正确诊断非常重要。对临床高度怀疑SAH的患者,宜早行头颅CT及腰穿检查。  相似文献   

12.
赵渝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1):1278-1279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的临床特点。方法:76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按照年龄段分组并将患者临床表现、并发症、误诊、漏诊以及预后等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等典型的SAH症状均不如青壮组明显(P<0.05或0.01);总误诊率30.6%,明显高于青壮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77.8%,明显低于青壮组(P<0.05)。结论:老年SAH临床症状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漏诊,预后不如青壮年,临床诊治老年SAH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防止误诊、漏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正>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急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我院神经内科1995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79例SAH患者,其中老年人38例,占同期SAH的48.1%。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患者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在60~76岁之间,平均67±3岁。其中60~69岁27例,占71.1%,70岁以上11例,占28.9%。平均住院日19天。发病前有高血压病史28例,高血压心脏病史6例,冠心病史6例,糖尿病3例。既往患过SAH的病人3例。38例SAH中误诊12例,其中误诊为脑出血3例,高血压2例,感冒2例,血管性头痛2例,脑梗塞2例,青光眼1例,误诊率31.6%。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的SAH病例35例行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其中27例行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以DSA和手术结果为标准,本组35例患者中CTA正确诊断动脉瘤24例27个,动静脉畸形4例,阴性4例;误诊1例,漏诊2例。CTA对SAH病因诊断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是80.00%。CTA对SAH病因诊断结果与DS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SAH诊断安全、快速、准确,可用作SAH病人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典型的非损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容易确定,不典型者早期易误诊。1990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有18例不典型原发性SAH在首诊时误诊,做如下回顾和分析。 临床资料:18例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16~68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表现不典型时,易发生误诊,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现结合我院2003~2006年误诊27例SAH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神经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且老年人SAH占有一定比例。其起病多不典型,意识障碍常较重,病情演变复杂,临床上极易被误诊或延误诊断。本文就我科收治的45例老年人自发性SAH作一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56例非老年人SAH进行比较,兹作报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0~1997年,我科共收治自发性SAH 101例,年龄13~78岁。其中>60岁45例,男27例,女18例;<59岁56例,男35例,女21例;男女比例约1.5∶1。有76例于活动中发病,25例于睡眠中或安静状态下发病。有80例起病突然,21例起病相对缓慢。全部病例均经脑CT扫描和腰穿检查证实为SAH,其中有44例行头颅MRI检查,45例行脑血管造影,共发现脑动脉瘤28例,脑血管畸形23例,脑血管痉挛35例。 1.2 临床症状、体征及其特征 在非老年人组中,大多数患者均以突然性剧烈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符合自发性SAH的首发表现;而在老年人组中,患者多以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癫痫发作等为首发症状,仅部分病例表现为头痛不适,且头痛程度轻,较少出现呕吐。 1.3 结果 45例老年人SAH,痊愈21例(无任何后遗症状);好转15例(出院时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后遗症状);9例死亡(因再复发和脑血管痉挛而出现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两组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比较见表1。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CT分型、伴随改变和不典型表现的鉴别诊断。方法:对82例SAH患者(外伤性54例,自发性28例)头颅CT行回顾性研究。结果:SAH分为单纯型和复合型,多累及2个脑池以上;自发性SAH多伴脑室积血、脑积水和脑组织血肿,外伤性SAH颅内其他改变以硬膜下血肿、脑组织血肿和脑挫裂伤为主。结论:认识SAH的CT表面和分型,有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诊断不难,但部分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复杂,经常误诊。现就我院1996年12月至2003年3月诊治的15例SAH误诊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翔  李罗清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0):111-111,113
目的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自发性SAH患者106例做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106例SAH行DSA检查,发现脑动脉瘤83例(78.3%),发现脑血管畸形2例(1.8%),烟雾病1例(0.9%),阴性23例(21.7%)。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因多样,DSA检查是极为重要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